宋飛奔
摘要:區教育局要舉辦一場名為“春華秋實”的教學節活動,我在活動中承擔一節EEPO數學課,通過考慮,我選擇了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第三課時《平移》。
要想從EEPO的角度來備《平移》這節課,首先要搞清楚這幾個問題:1、本節課用什么課型方式來表達?2、課堂用什么裝備方式來呈現?3、教案選用什么備課方式來書寫?考慮這節課的特點以及課標,結合EEPO的操作理念,最終,我確定為課型方式:平臺互動,裝備方式:簡裝Ⅱ型,備課方式:板塊Ⅱ型。
關鍵詞:平移二要素、平移的方法、數學課標、三性合一、三級聯動。
初教《平移》
一開課,我出示課本上的三幅圖,告訴學生國旗的升起,抽屜的推拉,纜車的運動都是平移,并提問: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平移現象?孩子們的回答五花八門:坐升降電梯、向上跳、推拉行李箱、汽車的運動等。這些回答不全對,而在這里我沒有辦法對孩子們的回答進行評價,我就知道這個問題我設置的有問題。
第二個活動,我出示方格紙上的小旗,讓孩子們畫出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的圖形,同學們獨立思考,認真完成,隨后形成四人單元組,在組內互相說一說自己使用的平移方法,接著,我選擇一個最先完成的單元組上講臺進行展示匯報(投影)。第一個學生說:我在小旗上選擇一個點,先將這個點向左平移4格,再畫出剩余圖形;第二個學生說:我在小旗上選擇一條線段,先將這條線段向左平移4格,再畫出剩余圖形;第三個學生說:我拿出一支筆和小旗的旗桿重合,現將這支筆向左平移4格,再畫出剩余圖形;第四個學生說:我和第一個同學的方法一樣。隨后,我進行點講和補講:當我們平移一個圖形時,可以在圖形上選擇一個關鍵點按要求先進行平移,也可以選擇一條關鍵的線段,如果碰到所平移的圖形比較復雜,可以選擇其中的一小部分先完成平移,也可以用手邊的實物模擬平移,最后完成整個圖形的平移。在這里我以平移的方法為關鍵項,以上四種方法為四個向度,搭建了一個倒置型平臺。
第三個活動,提問:笑笑平移后的圖形是這樣的,你同意嗎?學生從這個圖形中找出問題,并抽象出平移距離的概念:平移距離是指關鍵點與對應點之間的距離。
第四個活動,出示課本習題畫出小旗向上平移4格后的圖形,這個活動是對第二個活動的鞏固練習。學生自由選擇老師提供的1-N個平移方法,獨立完成。二人交互,說一說自己使用的方法,對本節課的關鍵項攀升強化次數。
第五個活動,請在方格紙上畫出小船先向左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5格后的圖形。
學生獨立完成,之后同桌二人交互。這道題是完成兩次平移,它設計的目的是學生在會一次平移的基礎上,加深難度。
隨后就是幾道練習題的鞏固知識。是課本上的習題,沒有什么花樣。
區進校數學教研員崔建利老師為我專門評課:給了很多建設性意見:
1、第一個活動設計有問題,在學生還沒有把握平移運動的特點時,讓學生列舉生活中平移的例子,肯定會出現不對的。應先設計活動讓學生了解平移運動的特點。比如用奧運會上國旗升起的視頻作為導入,既生動形象,又進行了愛國教育。
2、在進行第二個活動之前,應先交給學生平移的兩個要素:平移方向和平移距離。并且規定平移方向用箭頭表示,平移距離用數表示。
3、第五個活動是完成兩次平移,能不能在這之后再增加一個題,設計原理是讓學生完成三次甚至三次以上平移,并從中優化出最佳的平移路徑。
4、對于練習題的設計,應該拋開課本上的題,設計出運用平移方法又具有趣味性的題目。比如說可以設計平移后拼出來是一句話或者一個名字等之類的。
再教《平移》
基于崔老師給我的建議,我進行了修改,現將教案設計流程調整如下:
第一個活動,課件出示奧運會升國旗視頻,觀察之前提問:國旗是怎樣運動的?同學們都說:平移。伴隨著莊嚴的國歌,孩子們個個驕傲自豪!
第二個活動,出示課本上的三幅平移圖片,讓學生用手模擬平移運動,初次感知平移。觀察圖片,想一想,平移有什么特點?和同桌說一說。
第三個活動,找到了平移的特點,即平移前后物體形狀大小不變,位置改變。我出示小旗運動,提問:小旗的運動是平移嗎?同學們利用平移的特點判斷這是平移。我繼續追問:小旗的位置發生了怎樣的平移?孩子們再次觀察,發現小旗向上平移了四格。我繼而補講道:在這里向上稱為平移方向,用箭頭表示,四格是平移距離,用數表示。平移方向和平移距離稱為“平移二要素”。
第四、五、六個活動同上的第二、三、五活動。
第七個活動:我設計了一個三角形的平移,提問:三角形從虛線位置到實線位置可以怎樣平移?用不同顏色至少畫出三種路徑。這個活動的設計有兩個目的:一是讓孩子們打開思維,找出不同的路徑,體驗結果的多樣性。二是讓學生能從眾多的結果中找出最優的路徑,體驗優化的過程。
第八個活動,在練習題的設計上,我花了些心思,設計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我從古詩中空出了四個字放在四周,讓孩子們通過平移將這首詩補充完整。孩子們的興趣很高漲。
聽完第二次課崔老師建議:
1、本節課的第四個活動(上節課的第二個活動)中,先不要給定平移方向,讓孩子們質疑,沒有方向能不能完成小旗的平移?平移方向有哪些?這是對平移方向的強化。
2、在課的最后,出示一些由平移運動設計的精美圖案,讓學生們感受到平移不僅是一種運動還可以帶來美的感受,體驗數學美的價值。
三教《平移》
通過前兩次的研磨和修改,我的教案終于出爐啦!部分截圖如下:
這節課在全區得到一致好評,它既體現了數學課標中提出的: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理念,又滲透出EEPO中要求“知識性—個性—創造性”三性合一和“互動—主動—能動”三級聯動的原則!
參考文獻
[1]《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