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士俠
摘 要: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中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進行培養的重要學科,對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來說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閱讀寫作一體化成為語文重點教學目標,更加需要教師對自己所運用的教學計劃進行合理的設計。本文將針對此方面的教學展開分析,并且試論幾點有效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培養策略
引言:當前時期的閱讀和寫作教學都是語文教學當中的關鍵教學環節,并且,二者都收獲了較大的關注力度。而提出在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教學當中,以閱讀寫作一體化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則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二者相輔相成,對于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有著極大的幫助。
一、合理運用多媒體設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在思想上和認識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對于學習則更是如此。在開展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沿用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發揮出其應有的效果。因此,為了進一步促進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的有效開展,教師還需對教學形式進行相應的改變,以能引導學生在有效的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當中展開學習。多媒體設備在當前時期已經廣泛的投入到教育事業,并且對輔助教師開展教學做出了極多的貢獻,而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便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的諸多特點來展開教學,以帶給學生更加新奇的學習體驗感。
例如,在進行《老人與海鷗》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便可以給學生展示一段關于藍天、大海、海鷗的視頻,并且引導學生對視頻進行觀看。學生興致勃勃的進行觀看后,教師隨即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閱讀,領略課文當中對于老人與海鷗之間故事的描寫。并且引導學生展開續寫活動,對課文中老人與作者接下來的故事展開續寫。
二、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積累豐富寫作素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教授學生文化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掌握閱讀的技巧則更加重要。并且,只有學生掌握了閱讀的技巧,才能更加輕松的進行閱讀學習,最終在閱讀的過程當中積累到更多的寫作素材,能夠輕松、順利的開展寫作活動。而教師所要做的,便是轉變以往教師讀一遍、學生跟讀一遍的閱讀教學內容,通過豐富教學內容來帶給學生更多閱讀的知識和技能,使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并且,通過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也能激發起學生對閱讀資料的共鳴,進而產生寫作的欲望,實現閱讀寫作一體化的有效教學。
例如,在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時,首先,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掌握課文中的核心內容以及意義,并且仔細觀察課文中作者的寫作手法。在學生閱讀完課文后,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總結,掌握文章當中作者寫作的奇妙之處,并且引導學生以賞析的視角來看待課文。在學生也對作者奇妙的構思所吸引后,教師隨即引導學生根據課文進行仿寫,將在課文中總結到的寫作格式以及寫作框架代入到自己的創作當中,以能進一步加強閱讀與寫作一體化的教學。
三、設計語文閱讀寫作教學目標,改創教學模式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首先要將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良,打破以往傳統教學模式當中的僵化情況,結合語文教材的特點將閱讀和寫作教學進行相互融合,通過構建更為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來增強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的實效性,進而實現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共同提升。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性格愛好進行觀察,試析如何設計教學模式能最大程度的提高語文閱讀寫作教學的質量。在制定好相應的計劃后,有序開展語文閱讀寫作教學。
例如,在學習《魯濱孫漂流記》這一課時,教師便引導學生先對課文進行閱讀,并且給學生布置一個小任務,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整理出來課文當中魯濱孫漂流記當中的故事梗概。在學生閱讀完畢后,紛紛對自己在閱讀當中所總結出的文章核心進行闡述,接著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共同展開討論,試析在《魯濱孫漂流記》這部小說當中是否會發生更多有趣的故事。在此過程當中,學生紛紛展開猜想,對課文的后續產生更多的好奇心,但是由于課文當中僅是對此進行簡短的介紹,無法展示全篇小說的內容,我們所能了解到的只是片面的。這時,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根據魯濱孫在漂流當中可能發生的事件為主題,進行自主猜想而創作出一篇文章。在此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所設計的問題即能使學生自主的進行對文章的閱讀,續寫活動還能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了提升,進一步實現了閱讀寫作的一體化教學。
結語:可以說,當前階段的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當中,對閱讀寫作一體化的重要性已經產生了正確的認識,教師也正確的認識到了閱讀與寫作進行一體化教學的杰出效果。因此,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閱讀能力不斷的加強,通過閱讀中獲取到更多的寫作素材,以能更好的運用到寫作學習當中,進而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來實現閱讀與寫作二者的共同的進步。
參考文獻:
[1]王銀芳.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7(7):62.
[2]崔小玉.芻議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培養策略[J].考試周刊,2018(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