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榮濤
摘 要:隨著我國的教育體制不斷完善,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加強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是重中之重。閱讀可以使人進步,讓人怡然自得,心曠神怡,在初中教學任務中處于靈魂的位置,對學生來說也是學好語文的關鍵。因此本文在新課改下,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思考與分析,并提出相關有效策略,以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改革;策略
隨著我國的的不斷發展,閱讀的重要性已受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關注。對于初中生而言,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可以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為日后學好語文奠定堅實的基礎。但在實際教學中,情況并不樂觀,在語文教學中出現一些現狀,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帶來一定阻礙。因此,本文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對如何有效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進行相關闡述。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部分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較深,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根據教案大綱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方式進行教學,對文章的內容、結構、修辭方式等進行講解,促使學生感受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失去學習的興趣,進而不能對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時,教師在課堂上過于強調自身的主動地位,采用“一問一答”的方式與學生互動,使課堂呈現“表面上”的活躍氣氛,不能真正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另外,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傳授學生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忽略了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對文章的分析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從而導致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較差。因此,在新課改下,教師應轉變觀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開拓學生思維能力,是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二、新課改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1、營造閱讀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良好的閱讀情境,促使學生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進行學習,緩解緊張的情緒,進而提高學生閱讀效率。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有一定閱讀基礎,只要有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閱讀的積極性,教師稍加引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肯定有明顯提高。例如,教師在講《夸父逐日》這篇文章時,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關于《夸父》動漫故事的課件,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夸父為了自己的目標,有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促使學生在這種精神的影響下,在課堂上有積極的表現,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也能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況下理解文章,進而提高語文閱讀理解能力。
2、以學生為主導,提高學生閱讀分析能力和創造力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在課堂上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進行教學,可以大大提高教學質量。這樣不僅可以傳授學生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對文章的分析能力,進而避免教師在課堂上形成“滿堂灌”的現象。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預習文章,讓學生對文章內容有大致了解,在課堂上充分利用時間。然后教師通過對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整理,設計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帶著疑問進行小組討論,促使學生們有自我思考時間,進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最后由教師進行歸納和點評,不斷挖掘文章的內涵,從而讓學生對文章有更深的理解,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背影》這篇文章時,為學生設計相應問題,課文寫了哪些事?本文主要事件是什么?發生在什么背景下?讓學生們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并進行小組討論,最后由教師總結,讓學生體會在艱難的環境下父愛子,子愛父的真摯情感。
3、重視課外知識拓展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所以,教師應重視對學生課外閱讀的培養,在課堂上所學知識畢竟有限,要想讓學生學好語文,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是重要條件之一。因此,在初中語文閱讀實際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延伸教學內容,積極展開課外閱讀教學活動,不斷開闊學生閱讀視野,為提高學生語文水平提供有利條件。例如,當課本上的知識滿足不了學生的學習需求時,教師通過對學生的細心觀察,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需求,為學生推進適當的書籍,從而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豐富學習內容。如有的學生喜歡古詩,可以讓學生多讀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詩人的詩集;如有的學生對文學感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讀我國的四大名著等??傊?,學海無涯,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是教師的職責所在。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標準的提出,不斷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與時俱進,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創立自己獨特的教學模式,及他人所長,補自己縮短,盡自己最大努力培養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
參考文件:
[1]付蓓.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學習單設計策略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
[2]徐瀟.初中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發展研究[D].蘇州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