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是當下非常受教師歡迎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不僅凸顯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而且還能夠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本文將會以合作學習、仿真物理實驗室以及教材知識為講述內容,深度分析物理實驗的小組合作方法。
關鍵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合作學習;
引言:在現代高中物理教學當中,多元化和開放性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落實方向,也滿足了對傳統物理實驗工作進行調整和優化的需求。所以,在開展物理實驗教學過程當中,合理的利用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對教學課程進行優化作用,也能夠滿足高中物理課改的深度要求。
一、將合作學習融入到實驗教學當中
對于高一的學生來說,正處于從初中物理定性思維向高中物理定量思維跨越階段的特點,而高中規律繁多,且知識點較為復雜,學生一時間難以理解,就會產生厭學心理。因此,如果可以在文字敘述上面顯得更加通俗易懂,將物理的部分知識點通過實驗的方式進行展示,與現實生活聯系等感性的手段,將可以描繪更加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而合作小組的教學方式便是實驗開展的必要手段。
例如:教學《超重和失重》這一章節,超重和失重是牛頓定律解決實際問題的典型問題,為了能夠讓學生們通過立直線運動和牛頓運動定律來進行物理學習,老師可以將教學內容分為三個模塊。第一個模塊:真實體會,分析特點。老師讓學生們觀看錄像片《神舟六號上的超重和失重現象》,并通過分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體驗精力談談自己所感到的超重和失重的狀態,以此來引出:超重是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大于物體所受的重力的現象等相關概念,并且請一位同學上臺做模特,讓她站在體重計上,讓大家記錄下她體重在做下蹲動作時所發生的變化,以此使定義更加的清楚。第二個模塊:實驗展示,挖掘條件。老師需要將班級分為四個人一個小組,通過合作實驗來展示相關的實驗內容①飲料瓶竟懸空中均有水從小孔流出②用手拿飲料瓶從高處加速下落,水流速變慢③飲料瓶從高處自由下落,無水流出。這個實驗體現了物體做加速向下運動物體處于失重狀態,以此類推,物體處于超重狀態的實驗也可以進行相關的展示。通過實驗,學生對于失重和超重的現象可以得到直觀的理解,并且通過對比拋體運動和自由落體運動的異同,使大家意識到只有飲料瓶僅受重力作用,水就不會噴出,與水瓶的運動方向,速度大小無關。第三個板塊是:學生應用,教師引申。在課堂上,老師可以讓學生把關于這節課的課堂知識做出來,并通過分析題目的解法,鼓勵他們大膽地提出疑問,以此來不斷的活躍課堂氣氛。在做完課堂練習以后,老師在將超重和失重的產生條件和實質規律,以樹狀圖的形式總結出來,方便學生們記憶。【1】
二、仿真物理實驗室在合作學習中的應用
仿真物理實驗室的應用需要每個學生了解其相關特點,并且能夠與合作小組進行更加深入的結合。只有通過合作小組來逐漸的將新課程的教學內容,逐步的進行討論和分析,循序漸進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引導學生自己總結特點,活躍課堂,得出各種各樣思維的訓練。
例如:教學《滑動變阻器》這一章節,對于每一位高中老師來說,重點難點是分壓式,即在具體題目中講解變阻器的接法的選取,這個時候所需要的突破方法是在具體題目中,利用現代教學工具――物理仿真實驗室進行教學,以此來提高物理知識點教學的簡單化,避免物理實驗操作過程。首先,老師先通過板書的形式向學生們對滑動變阻器的接觸線結構示意圖,在電路中的符號進行基礎講解,讓學生們明白限流是就是把滑動變阻器串聯祭電路線,改變電路中的總電路,起到限流的作用,通過分壓式的接法將可以把電阻上電壓的調節范圍增大,電壓可以從零開始調節,而滑動變阻器應該選用阻值小的,這樣分壓更加的明顯。然后,老師將學生以五人為一組進行分工,利用動畫制作軟件將有電流通過的那部分電阻線用彩色顯示,讓學生們親眼看到電流的路徑,并通過制作相關的實驗報告,將結論以小組單位呈現出來,以此來檢測學生們課堂上課的基礎情況。最后,老師可以拓展一些課外知識,向學生們敘述滑動變阻器的接法應節約電源電能的原則,把變阻器的應用照入到現實生活當中來,進一步加深學生們學習的印象和能力。
三、物理教材知識與合作實驗的結合
高中物理教材按照新課程的改革要求,有了新的發展,符合現代科學發展的時代潮流,教材已經從理論和實驗兩方面提供了許多課程資料,而對于每一位老師來說,做好演示實驗和分析好閃光照片是關鍵,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只有通過合作分工的形式,從實驗室出發,觀察現象,初步分析,進行猜想,實驗研究,分析論證,得出論證,讓學生們親自體驗物理運動發展規律的新特征。
例如:教學《平拋運動》這一章節,首先,老師需要讓學生們閱讀教材,理解什么是平拋運動,并舉出生活中物體所平拋運動的例子,引出問題:將一個粉筆頭水平拋出,粉筆頭所做的運動能否看作是平拋運動?為什么呢?讓學生們閱讀教材內容,以小組合作討論的形式對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分析,從而引起學生們進一步的深思。接著,老師需要讓學生們演示實驗,水平噴出的水柱顯示了平拋運動的軌跡,讓學生們認真思考和研究這個曲線運動的規律,分組討論,選出每組的代表進行回答,這時,學生用運動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進行研究,將可以進一步的把平拋運動分解成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兩個直線運動,以此來猜測豎直方向分運動可能為自由落體運動,做出更加科學的和大膽的猜測。最后,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形式,引導學生們觀察頻閃照片得出位移規律和速度規律,讓學生們真正理解平拋運動為什么可以分解為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2】
四、結束語
在高中物理教學當中,實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內容,通過實驗教學,能夠讓學生們對相關的物理知識難點進行更加準確的認知,而通過利用小組合作形式,將可以促使物理實驗教學獲得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實驗探究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朱慧玲.基于小組合作學習的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5(39):137-138.
[2]陳杰.高中物理實驗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探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3(8):38.
[3]陳文.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高中數理化,2016(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