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金娥
摘要:新生進入大學后,之前的所有人際關系被調整,需要重新建立全新的交往模式。而宿舍人際關系是大學生人際交往最基本的環節。總體而言,大學新生宿舍人際關系較為和諧,但依然存在部分問題,有些學生因為適應不良,不能理性處理宿舍矛盾,正確進行問題歸因。本文以工作中遇到的實際案例為切入點分析原因,提出對策,希望幫助大學新生提高宿舍人際交往能力。
關鍵詞:大學新生;適應;宿舍;人際關系
1 引言
新生從進入大學那天起,就需要重新建立全新的人際交往模式。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正是大學生適應新的校園生活,形成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徑。因此,它是大學生最應該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曾說:一個班,關起門來就是一個大家庭。相比之下,大學宿舍才更是一個小家。宿舍作為高校大學生的第二個家,對大學生的學習與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有些新生第一次離開家,從未經歷過集體生活,在交往中不能理性處理宿舍矛盾,正確進行問題歸因,從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交往不適”癥。本文嘗試用典型案例分析法來對探討新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對策以幫助大學新生提高宿舍人際交往能力
2 案例背景與處理
新生軍訓期間,因工作安排需將獨自在一間寢室的女生小T調整至本專業其他寢室。經過談話,T口頭同意,但卻遲遲不搬寢室,問及原因不愿多說。對此,經過老師多次走進關心她,與之建立了良好的信任關系后,T說出了未調整寢室的原因主要在于她跟寢室其他同學的生活習慣的不同,且自身睡覺打呼嚕會影響他人,另外對方寢室中有人性格強勢,她不喜歡與這樣性格的同學交往。
而通過與其他同學談話又了解到對方寢室的同學也不愿意接納她。他們認為寢室多一人空間會變得狹窄擁擠,最大的原因還在于小T同學說話直來直去,經常在無意中得罪人而不自知,且做事不考慮他人感受,有問題也不從自身找原因,更不懂得如何與人相處。相互之間還因為一些小矛盾吵了幾次架,所以出現了僵局。
在了解了原因之后,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對同學們進行了談話:
一、從學校公共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對學生的管理角度出發,告知學生寢室必須調整。
二、分別分析單獨住宿的不利與集體住宿生活的益處,告知學生寢室調整利大于弊。
三、分析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性,特別是處理好寢室人際關系的重要性。
四、從與人相處的技巧上分別與雙方進行溝通
最終,經過老師的及時干預、調解和跟進,小T與寢室同學之間解除了矛盾,關系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并順利搬進新寢室,且寢室同學之前相處和諧。
3 案例分析
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認為,人類需求是一個層次體系,而且任何需求的出現都以較低層次需求的滿足為前提。而人類各種需要的實現都需要在與他人的交往中獲得,需要人際交往和人際關系產生的原始推動力。而大學新生人際交往的過程,就是使個人需求獲得滿足的過程。新生進校后,需要重新建立全新的交往模式,而宿舍人際關系是其中最基本的環節。同一宿舍的同學來自四面八方,有不同的成長環境、不同的思想觀念,相互之間在許多方面都存在明顯差異。
首先,人生價值觀有差異。有人相信人本善良,有人相信人本邪惡;有人在意能力,有人在意品行;有人志存高遠;有人隨遇而安。因此,在實際問題中,不可避免地出現舍友間因觀點不同發生沖突的現象。
其次,生活方式、習慣和性格特點有不同。比如有人外向,話多愛笑,有人內向,寡語木訥;有人早睡早起,有人貪睡賴床。而生活習慣是長期形成的,如果相互之間不能好好溝通,給予理解,反而相互埋怨,只會越來越煩躁,宿舍關系也只會越來越差。
再次,因為同學相互之間的學習能力相差無幾,在一個宿舍相互之間,誰也不服誰,相互之間的攀比、妒忌也是引發宿舍人際關系問題的誘因。
最后,95后、00后多是獨生子女,獨立自主能力較差,怕吃苦,遇到問題時,第一反應是退縮以保護自己;而且大家都個性張揚,普遍缺乏集體榮譽感,換位思考的意識太弱,以自我為中心,在交往中常常以己度人,如果對方不符合自己理想中的朋友,容易固執地認為是別人不理解自己。再者,95后女生多是在全家的寵愛中長大,大多在自己情緒不好的時候對同學也沒有耐心,而女生大多情感細膩,而且敏感多疑,有些人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也總是首先把原因歸結于他人,從而會產生無端的猜忌,容易引起誤會,出現隔閡。如果不能及時處理,極易引發嚴重的宿舍人際交往問題。
4案例啟示:
在高校宿舍中頻繁出現的各種人際交往矛盾事件,不斷提醒學生管理工作者把目光聚焦到幫助大學生處理宿舍人際關系上來。宿舍成員的生活習慣、性格特征會在肖曉的空間徹底呈現,來自于不同成長環境的同學間難免出現矛盾和摩擦。特別是女大學生宿舍的人際關系較之于男大學生表現得更加復雜化和微妙化,女生的情緒情感特征,也造成了其負面影響要明顯高于男生。如果不能很好的處理,勢必造成不良影響,更有甚者可能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這些問題值得關注并給予必要干預。
第一、加強主題班會教育,提高學生對宿舍人際關系的認知水平。95、00后新生大多是第一次入住學生集體宿舍。這時,當務之急是在輔導員的帶領下適時地開展人際交往技巧、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題班會,也可通過開展講座、報告、心理沙龍、主班會、心理劇表演、心理知識競賽等活動普及人際交往的知識。了解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學習與人相處之道,幫助大家盡快構建和諧的寢室氛圍。
第二、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并且因材施教。輔導員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堅持個性化原則。針對不同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措施。并要充分尊重學生,以朋友的方式引導他們更好地與舍友相處。
第三、適時開展班級宿舍之間的素質拓展活動,加強寢室同學之間的溝通交流。評選出最和諧團結的寢室并予以激勵,以此帶動其他宿舍的和諧氛圍。
第四、積極構建心理咨詢體系,幫助大學生調整人際交際心態。
第五、加強大學生宿舍舍風建設。建立一支由宿舍管理人員、輔導員、學生黨員組成的宿舍管理隊伍,構建“輔導員-黨員-宿舍”工作模式。管理人員要經常深入學生宿舍,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宿舍情況,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建設優良舍風。
第六、加強學生宿舍管理工作規章制度化。如制定《學生寢室管理制度》《宿舍內務評分標準》等管理制度和相應的激勵制度,如建立學生宿舍表現檔案,將舍風作為重要指標納入到學生考評,開展“星級寢室”“文明寢室”“友愛寢室”等評比活動。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使宿舍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大學里對人改變最大、影響最深的,就是朝夕相處的室友。如何在張揚自我個性的同時還能保持融洽的寢室氛圍,解決彼此之間的矛盾,有一個文明、健康、溫馨的生活環境,是每個大學生都應該積極面對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張燕.開展高校新生人際交往輔導研究——案例分析與理論探討.法制與社會[J].2008(05):245-246.
[2] 王宏斐,劉雙霞,姚麗敏.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矛盾化解對策分析[J].管理觀察.2016(427):149-150.
[3] 陳翠娥.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現狀和對策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2017,33(7):128-129.
[4] 尹燕鴿.女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探析[J].高校管理.2014,(0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