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成
【摘要】? 學生要想學好物理知識,特別是高中生學習物理,那么就需要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這是因為物理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復雜性。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使得學生對學習物理知識存在恐懼心理。此時,教師就需要將這些抽象的知識轉變成形象、生動的畫面,這能大大降低學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的難度,同時還能讓課堂氛圍變得十分生動和有趣。
【關鍵詞】? 信息技術 高中物理 作用 整合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33.7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1-173-01
高中物理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認識到信息技術的作用和優勢,將其與教學內容完美融合在一起,制作各式各樣的微課視頻,從互聯網上篩選合適的教學資料和學習資料,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
一、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作用
(一)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高中物理教師在引用信息技術時,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正式上課前,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制作微課視頻,建立學習網站,并將自己制作的微課視頻以及相關的學習資料上傳到這些平臺中。學生需要自行下載這些資料進行學習,并將自己的疑問記錄下來。而教師能根據學生反饋回來的信息,適當地調整教學策略,使得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
(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信息技術不僅能給教師的教學帶來更多的資源,還能拓展學生學習的渠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和學習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物理學科的教學需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實驗教學占據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是有些實驗無法在課堂中進行展示,這時就需要教師能運用信息技術展開教學。此外,學生也能借助信息技術了解更多的實驗,并在生活中將自己的實驗過程錄制下來。
二、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整合設計分析
(一)借助信息技術導入新知識
導入環節將會對學生的學習質量產生直接且深遠的影響。高中物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重視導入環節的設置,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能盡快進入學習狀態。
例如,在教學平拋運動規律的內容時,教師在正式教學前,可以先讓學生玩一個跟平拋運動相關的游戲。在這個游戲中,學生需要充當飛行員的角色,駕駛飛機進行投彈。游戲能在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眼球,在學生玩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提出一些問題:“這個游戲中隱藏著哪些物理規律呢?你能簡單描述一下嗎?”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以此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實現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借助信息技術豐富教學資源
在互聯網上擁有非常多的教學資源和學習資源,能有效拓展學生的物理知識面,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方法。因此,物理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認真篩選互聯網上的資源,選擇符合學生水平、滿足學生需求的資源,并將其整理到數據庫中,學生可以隨時獲取這些資源進行學習。例如,在開展專項訓練時,教師就可以從網絡上搜集專項訓練中的模擬試題、高考真題等,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和學習物理知識。
(三)充分利用微課進行教學
高中物理知識中,很多規律和定理都屬于在非常理想的條件下才能形成的,在現實生活中難以得到準確的結論,如牛頓第一定律。在實際生活中,在地面上滾動的物體最終都會靜止下來,而這就與學生掌握的牛頓第一定律存在較大的不同。此時,教師就可以圍繞著這部分內容制作一個微課視頻,帶領學生了解在理條件下的伽利略斜面實驗。在一個絕對光滑的斜面上,小球從靜止狀態開始往下滾,然后會到達另一個斜面的同等高度,之后會再次滾下。經過來回幾次滾動后會發現,小球始終都會保持在同一高度上。這時,就放平斜面,給小球增加一個初速度,那么小球將會沿著這個絕對光滑的水平面不停地滾動。在播放微課之前,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提出幾個問題:“在實際生活中我們觀察到一些現象,如我們推人力車、自行車時,給車施加推力,車就運動,而且推力越大,車運動的速度越快;如果不給車推力,車就會停下來。但有時我們又觀察到,當車達到一定的速度后,即使不再給車施加力,車也會繼續運動,那么力與運動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關系?”在完成視頻的播放后,教師要比較實際生活中與視頻中的實驗條件,認真、詳細地為學生講解牛頓第一定律的適用范圍,幫助學生真正理解這部分知識。
(四)借助信息技術發散學生的思維
初中物理知識強調的是具體事物和數值,而高中物理知識則重視的是物理量。在具體分析和研究事物的受力分析時,高中物理會將這些事物轉變成一個抽象的物體,如“小木塊”,將事物本身的組成部分和形狀忽視掉,將具體的事物抓變成帶有普遍意義的物理量。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學生難以真正理解抽象物理量的意義,而這就導致學生在進行受力分析或運用物理知識的過程中出現問題。此時,教師就需要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展開教學。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錄制一個慢動作視頻,視頻的內容是學生在踢球后,球體所做的拋物線運動。人受地面摩擦力向前動,踢球時腳受到肌肉的牽引力往前踢。而球會接受到人所給它的力,改變自己的運動狀態飛向遠處;球在飛出去后,會受到自身重力的影響而出現拋物線運動。借助視頻的展示,學生能將具體畫面牢牢記在腦海中,還能發散學生的思維,簡化學生的思維。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能借助信息技術將音頻、圖片、視頻等元素融合在一起,構建出與教學內容息息相關的物理情景,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除了要認真分析和研究教材內容以外,還需要合理運用信息技術,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和作用,最大程度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 參? 考? 文? 獻 ]
[1]蒿仲余.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6):112-113.
[2]李玉青.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課堂中的策略與研究[J].數字通信世界,2019(07):259.
[3]張萬鵬.淺談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整合設計[J].課程教育研究,2019(2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