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慧哲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增強,我國與各國的聯系日益緊密,無論是貿易往來,還是文化交流都日趨頻繁。在這種大環境下,培養一批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顯得十分重要,這一目標也應成為高中英語教育的重點內容之一。就目前高中英語教學現狀來說,也沒有對中西方文化進行對比,使母語的負遷移作用較為明顯。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增加文化導入環節,能有效加強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開拓視野,提高學習興趣,從而克服文化差異帶來的語言障礙,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英語教育;文化導入;教學質量
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進行文化導入的重要性
1、提高學生的對外交流能力。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之間的交流也在逐漸加深,可以說跨國上的交流其實就是跨文化上的交流。尤其是在中西方文化不同的影響下,想要避免在交流中出現錯誤,教師就可以傳授學生一些文化差異上的知識,讓學生明確在與西方國家人交流的過程中不適合使用的語言等,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只有讓學生將所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才能實現英語教學的目標。
2、有利于提高高中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教學模式陳舊落后,沒有與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相結合。在課堂上,教師占絕對主導地位,教學內容以詞匯、語法、語篇閱讀等基礎知識為主,不僅師生互動少,課堂氣氛也比較乏味。文化導入能夠使學生進一步深入了解西方國家人民的生活習慣、宗教信仰和政治體系等,從而更好地理解文化差異所導致的觀念差異,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更好地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的靈魂。如今,中國很多優秀傳統文化正在慢慢消失。當前國際上各國間合作競爭關系并存,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將其傳承下去、發揚光大,充分發揮我國文化的軟實力作用,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二、高中英語課堂中進行文化導入的策略與方法
1、巧用文化對比,大力實施情景教學。在英語課堂中進行文化導入時,教師要善于從中西方文化的異同點出發,對其生活習慣、風土民情、行為差異等進行比較,增加學生的好奇心。例如,可以就中西方重要節日的來歷和風俗進行對比,對圣誕節、萬圣節、復活節等節日習俗進行重點講解,再對中國的春節、端午節、清明節等進行比較,讓學生找出異同,尊重西方文化,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其次,可以通過交際失誤來導入文化常識。如在與外國人進行社交時,我們常常會發生失誤或笑話,我們習以為常的Howoldareyou?和Whatisyoursalaryatpresent?對于外國人來說是侵犯隱私,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在教學中以反例來加深學生的文化學習印象。同時,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使文化導入發揮更大的作用,教師為學生設定情境、布置任務,讓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在此過程中,學生進行表演和對話,讓其他同學幫助找到錯誤和不足,這樣不僅能加強文化認同,也有利于英語綜合素質的提高,進而順利進入到職業技術類的開展環節。
2、提升教師自身專業素養,加強文化導入意識。高中英語教師在信息時代,應與時俱進加強自身業務修養水平,正確對待課堂及英語教育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如:在設計提高專業素養課程內容時,可根據課程進行時段的人文社科信息加以利用,在圣誕節時,將中國的春節與圣誕節的內涵文化進行對比,了解節日的性質、功能、相關人物帶來的文化信息,以及文化地位和作用。在課堂上為學生導入這些文化信息,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潛能。提升個人素質時,可以利用新媒體素材的英語電影、圖片、音樂、PPT、文學等文化資源,運用科學手段引入課堂之中,展示英語文化的多樣性和內容的趣味性。以此作為基礎,加大對教師自身修養力度培訓,不能單純依靠教師自身力量進行教育試行改革。應通過教師反饋,及時更新教材內容,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導入文化與英語語言教學同步進行。
3、各級教育部門給予重視和支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中華文化融入英語教學,不論是國家教育機構,還是學校,都應該行動起來。教育部門在制定高中英語教學大綱時,應注重增加中華傳統文化在教學中的比例。學校要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充分認識到本國文化的重要性。同時,高中學校的基礎教育系部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加強師資培訓,幫助英語教師彌補自身缺失的傳統文化知識,提高教師在教學中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樹立教師的文化自信。
4、認清社會發展趨勢,正確樹立學習目標。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因此,教育不應該追求高分而放棄對文化信息的接受和存貯。擺正學習目姿態,為走入社會實踐能用而學,以學習目的的主觀學習可以激勵學生客觀學習的能動性。如:國際化經濟發展帶給我國的商機很多,順應時代發展需求,高中英語的學習可以為日后工作中,與外商外企的合作交流打下基礎。因此,了解并尊重對方風俗習慣、文化語言溝通禁忌等方面的內容,可以為商務交際中的合作成功打下良好基礎。可見認清社會發展趨勢,正確樹立學習目標,不能把英語只作為考試項目,應將其作為跨文化交際的工具進行學習。
5、采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對于文化導入環節具有較強的輔助作用,教師可以利用其進行收集圖片、音頻、視頻等,制作成精美的課件供學生觀看。也可以在課余時間為學生播放經典英文原聲電影,使學生更直觀地接觸地道的教學材料和真實的語言環境,加深對西方文化的理解與認同,糾正發音,提高英語學習的積極性。高中的英語教學難度并不大,但是內容一定要貼合現實生活,所以多媒體的使用能讓學生具有身臨其境之感。
綜上所述,高中教學的核心理念是培養學生的行業應用能力,對于英語教學而言,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文化與語言二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缺乏文化導入的英語教學必然是失敗的。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文化導入環節并沒有得到高度的重視,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高中要采用積極措施改善教學理念,充分認識到文化導入對學生就業的積極意義,達到改善教學現狀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勇,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重要性[J].天津外國語高中學報,2003,10(1):76-80.
[2]周冠英,楊春暉淺談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重要性[J].讀與寫:教盲教學刊,2007,4(4):13.
[3]馬曉晶.英語專業精讀教學中的文化導入[J].戲劇之家,2016(24):214-215.
[4]岳宏艷.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必要性與注意事項[J].新西部,2017(27):140,159.
[5]馮宇玲.解構視角下成人高等教育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J].成人教育,2017,37(11):80-82.
[6]蘇巖.高中英語文化導入教學及對策探析[J].科教導刊-電子版(中旬),2014(9).
[7]王爭偉.應用語言學視角下的英語文化導入教學[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1).
(作者單位;遼寧省開原市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