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雨 張也
摘 要:立德樹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中心環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高校才能完成好新時代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面對新時代變化了的客觀環境和社會條件,新時代的大學生在思想道德素質方面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同時,也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因此,提升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就顯得非常重要。鑒于此,本文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新時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對策。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和政治理論水平的重要渠道。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而立德樹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中心環節,素質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任務之一。在新時代,由于受到諸多因素和環境的影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出現了許多問題,認真研究這些問題并分析其原因所在,才能提出合理、實用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對策,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立德樹人功能、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和展現。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在剛進入大學時就已經開始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然而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政治理論水平并沒有達到新時代社會發展所要求的高度,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夠重視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課程,是全體高校大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在高校也是作為一門公共課來講授的。然而,多數大學生卻認為公共課與自己的專業無關,對自己將來的就業用處不大,不需要像專業課一樣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進行專門學習。另外,大學生對待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態度也不端正,“上課不帶書,下課拷課件”,課堂上不認真聽講不做筆記,課后抄同學的筆記,認為期末考試教師會劃重點,只需要等期末復習時背下來不掛科就行。甚至一些學生連按時上下課都無法保證,經常無故缺課、逃課,這也就無法引起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足夠重視。
2、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氛圍不是很活躍
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是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場所,是師生進行交流互動的重要平臺,課堂氛圍活躍程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高低。當前,在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上,普遍存在著課堂氛圍不活躍的現象。教師一人在講臺上講得繪聲繪色,而學生多數在講臺下“忙”得如癡如醉,對教師的提問置之不理,對講課內容全然不知,課堂氛圍沉悶。學生不積極主動參與思政課課堂,教師上課的信心也就提不來,教師信心不足反過來又會影響思政課的教學質量和課堂氛圍,從而又影響到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出現了惡性循環。
3、思政課教師駕馭課堂能力不夠高
新時代的大學生思維活躍,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對許多問題和事物都有自己的解決辦法、見解和取向。在某些情況下,思政課教師由于自身知識理論水平的限制,對于學生在課堂上提出來的一些問題,無法給出令學生滿意的答案,無法解除學生的疑慮,在學生的再次追問下,會陷入尷尬、被動狀態,影響了接下來的講課效果。另外,對于個別擾亂課堂秩序的學生,少數思政課教師不能采取恰當合理的方式及時制止其行為,甚至有時會使矛盾激化引發課堂沖突,無法維持正常的課堂秩序。
二、影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原因
1、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不夠全面
新時代下,隨著網絡信息化、信息社會化的進一步加強,時政熱點和社會熱點更新的速度也大大加快,然而一些與思想政治教育有關的熱點信息并不能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中得到展現。一方面,在思政課課堂上,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那些具有時效性的學生關注的熱點話題并不會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即使有也只是簡單提及,一帶而過,導致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高,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減弱,課堂氛圍不夠活躍。另一方面,由于編寫修訂更新教材的周期長,一些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關的時政熱點在思政教材得不到充分展現,尤其是形勢與政策課教材,從而導致大學生對教師講課的內容不感興趣,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教師不講,這也就無法調動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主性。
2、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比較單一
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僅限于課堂,報告,講座等方式,而一個人思想道德素質的養成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僅僅依靠單一的教學方式很難滿足新時代大學生對思想道德素質的多方面需求。新時代的大學生基本都是“90后”,是伴隨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群體,也是受互聯網影響最大的群體。他們對網絡上的新奇事物和熱門話題具有敏銳的洞察力,而且獲取信息的速度也比以往的大學生要快。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很難對他們形成足夠的吸引力,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導致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內容不感興趣,課堂行為表現差,刷手機、看課外書成為他們課堂打發時間的主要手段,大大降低了對課堂的參與度。
3、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素質不夠高
思政課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高低,各方面素質都較高的教師能夠積極地調動課堂氣氛,吸引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力,并且能夠及時處理和解決課堂上的突發事件,使課堂處于自己的掌控范圍內。由于思想政治理論課與時政熱點聯系緊密,如果思政課教師不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不加強專業培訓學習,就無法適應新時代大學生思想的變化,無法為大學生提供滿足其需求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另外,如果思政課教師思想道德素質不高,理想信念不堅定,政治立場發生動搖,那勢必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質量,甚至不能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產生消極的影響,扭曲大學生的心理。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對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關系到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養成,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育人成效,關系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實現進程。因此,面對新時代提出的新要求,必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質量。
1、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
我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改在經歷“85方案”、“98方案”、“05方案”和“08專題會議”四次改革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深度和廣度上都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改革中出現的問題也日益凸顯。這也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的進一步完善提出了新要求,滿足新時代條件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質量、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需要。首先,進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內容。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規律的基礎上,相關教材編寫和修訂部門要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方針政策更多的融入教材中,與時俱進,為高校教師和大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參考和學習教材。其次,增加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內容。高校教師需要及時關注當下熱點話題,將當下的熱點話題引入課堂教學中,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擴展課本內容以外的、與課堂內容相關的時政熱點和社會熱點。拓寬大學生的視野,引發大學生對當下熱點話題的關注,提高他們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讓全體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討論中來,發揮他們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促使廣大學生加強對黨的十九大內容和精神的學習,更好地把握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使十九大精神進入大學生的日常學習中,入腦入心,并在實踐中自覺踐行十九大精神。
2、創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
課堂是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文化知識的主要渠道,長期以來的實踐證明課堂教學容易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所以依靠課堂教學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不能夠滿足新時代大學生對的需求的,必須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進行創新。首先,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應該抓住“互聯網+”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帶來的新機遇,將互聯網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進行高度融合,創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微媒體等手段,采用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增加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時代感和吸引力,使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氛圍更加活躍,提高大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真正被大學生吸收消化。其次,進一步推動實踐教學。新時代的大學生在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方面比以往大學生都普遍提高,高校應順應新時代大學生的變化特點,依托當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學生科技創新園等場所,進一步推動實踐教學,深入開展社會實踐調研、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社會志愿者服務等實踐教育,滿足大學生的社會實踐需求,進一步增強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使更多的大學生在實踐中增長知識,增強思想觀念,規范自己的道德行為。
3、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師隊伍建設
高校教師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領路人和引導者,高校思想政治教師隊伍的素質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師隊伍建設對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至關重要。一方面,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強化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建設。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保持正確的政治立場不動搖,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強化自己的政治意識,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傳播者,“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幫助新時代的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另一方面,要加大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專業培訓力度,提高教師專業知識水平。各高校要加大對教師專業知識和理論水平的培訓輔導,鼓勵本校教師與其他學校教師進行學術交流和研討,支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師赴境外研修交流,增強高校教師滿足新時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需求和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的能力。形成個性鮮明、條理清晰、新穎獨特的講課風格和特點,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真正為廣大學生喜愛推崇,從而增強廣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的認同度和喜愛度,從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張玉冰.現實的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本原維度[J].山西檔案,2017(06):186-188.
[3]張磊.道德推理: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新思路[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8(01):73-77.
[4]袁久紅,盧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提升的方法論自覺[J].思想理論教育,2017(08):69-74.
[5]王秀閣,張虹.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新使命新任務新作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5):9-13.
作者簡介:
姚晨雨(1994-),女,漢族,山西省長治市,碩士研究生在讀,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張也(1990-),女,漢族,遼寧本溪,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單位: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