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日起,國家稅務總局制定的《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正式施行,住房租金等6項支出可以抵扣個稅。
其中,租客申請通過房租抵扣個稅是否會導致房東漲租金的話題引發熱議。
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反映,自己向房東索要其身份信息,但遭到拒絕,房東以提交信息后可能被征稅為由,規勸租客不要申報個稅租金抵扣,甚至有房東還表示如果繼續申報就要租客退房。
網絡中一篇題為《房東跟租客說:你要是申報租房抵扣個稅,房子就不租給你了!》的文章中稱,房東算了一筆賬:你拿我的信息去申報個稅抵扣,過不了幾天稅務部門就會通知我去“開發票”,單房產稅一項就需要交納360元(全額租金3000元乘以12%),這還沒算增值稅和附加稅等。你申請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能省100元,我至少要墊進去500元。
記者了解到,這一說法并不準確。中國稅務學會理事、中山大學財稅教授楊衛華表示,個人出租住房需要繳納的稅目較多,稅務部門為了簡化計算,會設定一個綜合稅率。不同省市和地區的差異較大。
北京市稅務局12366納稅服務熱線工作人員表示,北京個人出租住房需繳納房租的綜合征收率為5%。
也就是說,如果在北京以月租3000元的價格出租房屋,應交稅款為150元。網絡文章中所稱12%的稅率和房東應交稅額存在夸大嫌疑,并不準確。
租客填報信息是否會增加房主繳稅?是否會轉化為更高租金?
個人所得稅APP顯示,要享受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需要填報主要工作城市、租賃住房地址、出租人姓名及身份證件類型和號碼,或者出租方單位名稱及納稅人識別號(社會統一信用代碼)、租賃起止時間等信息。在北京西城區租房的租戶齊先生表示,填報信息中并沒有租金金額等詳細信息。
一位不愿具名的財稅專家告訴記者,現在擔心稅務機關會不會根據租客填寫的申報材料讓房東補稅、房東會不會因此轉嫁成本提高房租,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
一方面,目前相關工作還處在填報和收集信息的階段,由于申報量很大,“門牌號填錯一個數”,都可能對核對工作造成一定困擾,就人力和物力成本而言,稅務部門去找房東一一核對并不現實。
另一方面,新規只是要求留存房租合同等備查,并沒有要求提供完稅發票和付款記錄,同時抵扣基數不是租金額度而是定額,這就表明本身政策已經釋放了一定的制度善意,就是為了方便租客能順利享受到租金扣除,房東以此作為漲租金的理由并不合理。
12366工作人員表示,稅務部門會不會根據填寫內容讓房東補稅,目前并沒有明確的口徑。
(綜合新華網、中國之聲、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