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璧麟 袁姣 葉霖
中圖分類號 R95;G255.5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1-0408(2019)02-0160-0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19.02.04
摘 要 目的:探索我國藥品集中采購領域的研究現狀和研究熱點,從中發現該領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為進一步完善我國藥品集中采購工作提供參考。方法:從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和維普數據庫中檢索2000年-2018年6月我國藥品集中采購領域的研究文獻,利用可視化分析軟件CiteSpace,對獲得文獻的發表時間、發文作者、研究機構及關鍵詞等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共有3 455篇文獻納入研究。我國藥品集中采購領域的研究文獻數量從2009年起呈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但作者和研究機構合作網絡較為分散,且研究團隊以高校和研究所為主,鮮有公立醫院的研究團隊。2009年前,該領域主要關注的問題是藥品集中采購政策在我國實施的可行性分析和對藥品集中采購制度分析及模式介紹;2009年進行“新醫改”后研究者則更加關注基本藥物集中采購實施效果評價和公立醫院的合理用藥;近年來新爆發的關鍵詞有“藥品價格改革”“價格談判”“醫保支付”“藥品短缺”“三醫聯動”“帶量采購”“供應保障”等,這也是最新的研究熱點。結論:藥品集中采購的研究重點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而不斷改變,目前該領域的研究重點轉向了藥品帶量采購模式及藥品帶量采購政策實施現狀研究、醫保支付標準改革研究、公立醫院藥品價格談判和藥品價格改革,以及在“三醫聯動”背景下完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的策略,探索緩解藥品短缺和不合理用藥的解決措施。未來在該領域應加強合作與學術交流,使多中心、多學科的合作模式成為主流;同時,公立醫院應提升自身主體地位,積極參與相關課題的研究,從而促進建立健全藥品供應保障體系,減輕人民群眾醫療負擔。
關鍵詞 藥品集中采購;文獻計量學;可視化分析;可視化知識圖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ituation and research hotspots of drug centralized procurement study, and to find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fiel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improving drug centralized procurement in China. METHODS: The literatures were retrieved from CNKI, Wanfang and VIP database during 2000-Jun. 2018. CiteSpace software, which was a visualization software, was used to analyze statistically the publication time, author, research institution and keywords. RESULTS: A total of 3 455 literature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number of literatures in this field ha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since 2009. The author and institution cooperation network were scattered relatively. The research teams were mainly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few of which were public hospitals. Before 2009,the scholars focused on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drug centralized procurement policy in China, analysis of centralized drug procurement system and model introduction. After New Medical Reform in 2009, great importance was attached to effect evaluation of essential medicine centralized procurement and rational drug use in public hospital. In recent year, the latest outbreak of the keywords were “drug pricing reform”“price negotiation”“medical insurance payment”“drug shortage”“tripartite linkage of medical institutions”“drug purchasing with quantity”“supply guarantee” and so on, which were the newest research hotspots. CONCLUSIONS: The research focus of drug centralized procurement is changing with the adjustment of national policy. At present, the focus of research in this field has shifted to the research on the mode and situation of drug purchasing with quantity, the reform of medical insurance payment standard, the negotiation of drug price in public hospitals and the reform of drug pri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ripartite Linkage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the strategy of drug supply guarantee system was improv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explored to alleviate drug shortage and irrational drug use. In the future, cooperation and academic exchang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this field so as to make the multi-center and 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mode should become the mainstream. At the same time, public hospitals should enhance their main position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research on related topics, so as to promote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drug supply guarantee system and reduce the medical burden of the public.
KEYWORDS Drug centralized procurement; Bibliometrics; Visualization analysis; Visual knowledge map
在2000年之前,我國醫療機構的藥品采購以分散采購為主要形式,部分地區開始自發性地探索醫療機構的藥品集中采購[1-2]。經過近20年的發展,我國的藥品集中采購政策經歷了從以地市為單位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到以省為單位的網上藥品集中采購,然后到“雙信封”制的基本藥物采購機制,再到目前的藥品分類采購的新格局[3]。藥品集中采購制度發生了質的變化,同時在該領域的研究者也緊隨政策進行了大量研究,但目前尚無對藥品集中采購領域學術論文進行計量學分析的相關研究。本研究通過對2000年-2018年6月國內發表的關于藥品集中采購領域的研究文獻進行計量學分析,以期探索該領域的研究現狀和研究熱點,同時從中發現該領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為進一步完善我國藥品集中采購工作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本研究數據來源于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和維普數據庫,檢索方式為“主題詞”或“題名與關鍵詞”,檢索詞為“藥品集中采購”或“藥品集中招標采購”或“藥品采購”或“基本藥物集中采購”,檢索年份設置為2000-2018年,檢索時間為2018年6月17日。利用可視化分析軟件CiteSpace(版本號5.3.R4),對檢索獲得文獻的發表時間、發文作者、研究機構及關鍵詞等進行統計分析。分析參數:時間范圍設置為2000-2018年,時間分割設置為1年,選擇標準為“Top N=100”(即每一個時間段中被引頻次最高的前100個節點的數據),爆發強度(Burst)為默認值(爆發強度表示短期內大量增長的強度,其值越大,表示該事物在短期內出現的數量越多[4-5])。
2 結果
2.1 發表時間
共檢索得到3 999篇文獻,剔除通知、聲明、啟事、會議綜述、醫院機構介紹及無作者署名的文獻等,共納入3 455篇文獻。該領域年平均發文量為182篇,從2009年起發表文獻數量總體呈現增長趨勢。發文量最高的是2015年(231篇),最低的是2018年(83篇,但由于只有半年數據,因此有待后續關注)。單篇被引用次數最高的是傅衛等[6]在2004年發表的《農村鄉鎮衛生院合理用藥及其管理措施分析》,累計被引用次數為84次;單篇下載次數最高的是于培明等[7]在2010年發表的《我國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存在的制度缺陷》,累計被下載次數為3 054次。2000年-2018年6月藥品集中采購領域學術論文發表量分布見圖1。
2.2 發文作者
以發文作者為研究網絡節點,由CiteSpace軟件分析獲得2000年-2018年6月藥品集中采購領域文獻的合作作者可視化知識圖譜見圖2,其中累計發文量超過5篇的第一作者見表1。由圖2可見,作者網絡整體分布較為分散,目前還沒有形成明顯的合作網絡。由表1可見,發文量超過10篇的第一作者有丁錦希(16篇)、李偉(15篇)、李憲法(14篇)、傅鴻鵬(14篇)、劉衛紅(13篇)、史錄文(12篇)等。其中,以丁錦希和李偉為代表形成一個研究團隊,以史錄文、管曉東、韓晟等形成一個團隊,但缺乏較大團隊之間的合作。從發文時間來看,李憲法從2004年開始發表藥品集中采購領域的論文,在2004-2008年形成爆發式增長,爆發強度為6.4;朱恒鵬從2010年開始發表藥品集中采購領域的論文,并且在2010-2012年出現爆發式增長,爆發強度為4.2,但之后再未檢索到該作者在此領域公開發文;史錄文團隊從2007年開始發表藥品集中采購領域的論文,在2015年出現爆發式增長,爆發強度為4.8;丁錦希和李偉等形成的團隊是從2015年開始在國內期刊上發表藥品集中采購領域的論文,2016年開始出現爆發式增長,爆發強度為6.7;傅鴻鵬從2010年開始發表藥品集中采購領域的論文,2015年出現爆發式增長,爆發強度為4.3。
2.3 研究機構
以研究機構為研究網絡節點,分析獲得2000年-2018年6月藥品集中采購領域的合作機構可視化知識圖譜見圖3,其中累計發文量超過5篇的第一機構見表2。由圖3可見,該領域合作機構網絡非常分散,尚未形成較大的合作網絡。由表2可見,發文量排前3位的機構分別是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52篇)、中國藥科大學(23篇)和沈陽藥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21篇)。2015年來發文量呈現爆發式增長的機構有北京大學藥學院(爆發強度為6.0)、中國藥科大學(爆發強度為5.5)、北京大學醫藥管理國際研究中心(爆發強度為5.4)和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爆發強度為3.4)等。公立醫院是我國醫療服務的主體,占全部醫療機構數量的90%以上,是最大的藥品集中采購方[8]。而現有的藥品集中采購領域研究團隊卻主要來自高校和研究所,鮮有公立醫院的研究團隊在該領域發表相關論文。這提示公立醫院雖然是藥品的實際采購和使用主體,但對藥品集中采購領域的研究遠遠不足。
2.4 共現關鍵詞
以發表文獻的關鍵詞為網絡節點,分析獲得2000年-2018年6月藥品集中采購領域共現關鍵詞可視化知識圖譜見圖4,其中文獻共現頻次排前20位的關鍵詞見表3。由表3可見,排前3位的共現關鍵詞分別是“藥品”(639次)、“藥品采購”(623次)、“藥品集中招標采購”(371次)。從2000年起,我國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政策歷經多次變遷[3],我國研究者關于藥品采購方面的研究也緊隨政策的調整而不斷變化,在研究內容上主要有介紹或者比較國內外藥品采購模式的,也有對政策本身進行評價分析的,還有對藥品集中采購政策實施效果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的。
通過比較關鍵詞發現,2000-2008年研究者一直關注的問題有藥品價格、醫療機構對藥品的管理及藥品流通中存在的各種問題;2009年前,研究者主要關注的問題是藥品集中采購政策在我國實施的可行性分析和對藥品集中采購制度分析及模式介紹;2009年之后,“新醫改”將建立健全藥品供應保障體系作為主要任務之一,并且將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作為藥品供應保障體系的基礎,保障人民群眾合理安全用藥,因此2009年-2018年6月新出現的關鍵詞主要有“基本藥物”“公立醫院”“合理用藥”“問題”“對策”等。這表明這一時期研究者更加關注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實施效果的評價和合理用藥;同時隨著藥品集中采購工作的推進,藥品集中采購政策實施過程中也產生了新的問題,為此研究者提出了相關的解決對策。
從關鍵詞的爆發性增長角度來看,近年來新爆發的關鍵詞有“藥品價格改革”“價格談判”“醫保支付”“藥品短缺”“三醫聯動”“藥事管理”“帶量采購”“供應保障”等,是這一研究領域最受關注的熱點。
3 討論
3.1 我國藥品集中采購領域相關研究的發展概況
在目前醫療費用不斷升高的背景下,為了降低虛高的藥品價格、減輕患者用藥負擔、加快公立醫院的改革進程、推動醫藥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我國從2000年開始建立藥品集中采購政策。藥品集中采購的研究重點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不斷改變:2000年初,我國的藥品集中采購開始試點工作,因此研究者主要分析該政策在我國推行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對其進行綜合定性評價;2006 年以后,我國全面推行省級藥品集中采購政策,研究重點轉向國內外藥品采購模式及我國各地的藥品采購模式的比較分析,積極探索適合在全國推廣的采購模式;2010 年以后,藥品集中采購政策進入深化階段,我國建立了基本藥物制度,創建了基本藥物采購新機制,研究者的研究重點轉向了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制度及基本藥物集中采購政策評價,同時也關注這些政策對藥品集中采購利益相關者和相關領域的影響;從2015年起,國家推行以政府為主導、切實保障藥品質量和供應、合理降低藥品價格的藥品分類采購政策,研究者的研究重點也轉向了藥品帶量采購模式及藥品帶量采購政策實施現狀研究、醫保支付標準改革研究、公立醫院藥品價格談判和藥品價格改革,以及在“三醫聯動”背景下完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的策略,探索緩解藥品短缺和不合理用藥的解決措施。
3.2 我國藥品集中采購研究中的問題
從目前的研究團隊和研究機構來看,每個研究團隊和合作機構基本上都是獨立的封閉網絡,這表明在藥品集中采購領域還沒有形成較大的研究團隊或機構,提示未來在該領域應該加強合作與學術交流,使多中心、多學科的合作模式成為主流。另一方面,該領域缺乏公立醫院相關部門的研究。作為藥品集中采購的最大采購方,公立醫院應該提升自身主體地位,積極參與相關課題的學術研究,并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政策的制定有據可依,更加符合“健康中國”戰略的要求。
另外,隨著藥品集中采購模式的發展,與其緊密關聯的關鍵詞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2009年之前研究者習慣用“藥品集中招標采購”作為研究的關鍵詞,因為在這之前,我國的藥品集中采購的主要方式是政府主導的招標采購;然而在2009年后,尤其是從2015年起,藥品集中采購的方式有招標采購、談判采購、直接掛網采購、定點生產、按國家現行規定采購等5項分類,藥品招標采購已成為藥品集中采購方式之一[9]。因此在相應學術研究領域,與過去10年相比,以“集中招標采購”為關鍵詞的文獻被引頻次不斷降低,而以“集中采購”為關鍵詞的文獻則逐漸成為主流。近年來新爆發的關鍵詞有“藥品價格改革”“價格談判”“醫保支付”“藥品短缺”“三醫聯動”“帶量采購”“供應保障”等,都與我國藥品集中采購政策和其他醫改政策的變化密切相關。我國藥品集中采購政策的實施過程中存在著藥價虛高、藥品短缺、供應不及時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藥品集中采購政策的實施效果,因此也成為我國藥品集中采購方向上的新研究課題。
3.3 我國藥品集中采購研究的發展方向
在“健康中國”戰略下,現階段我國藥品集中采購政策始終堅持以省為單位的集中采購方向,逐步推進分類采購,確保帶量采購政策的有效推進。帶量采購和聯合采購是國際上藥品采購的慣例和通行做法[10-12]。在帶量采購、醫藥分開以及精細化醫院管理背景下,開放的市場化的藥品集中采購模式是藥品采購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且,在未來的藥品價格形成中,醫療保險機構的價格談判將發揮重要作用[13]。因此,新時期下藥品集中采購政策的研究方向應該是:在“三醫聯動”背景下,如何有效推進藥品分類采購,確保帶量采購政策真正落到實處;有效推動醫保支付價格改革,合理降低藥品價格,建立健全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切實緩解人民群眾“看病貴、看病難”問題,減輕其醫療負擔。
參考文獻
[ 1 ] 李琛,劉藝敏,王文杰,等.我國藥品集中采購工作回顧與展望[J].中國醫院管理,2018,38(9):17-19、23.
[ 2 ] 毛宗福,沈曉,王全.我國醫療機構藥品集中采購工作回顧性研究[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4,7(10):5-10.
[ 3 ] 傅鴻鵬.藥品集中采購新意見的深意[J].中國衛生,2015(4):42-46.
[ 4 ] 葉霖,雷樞,何嘉,等.基于文獻計量學的《中國醫院管理》文獻可視化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2017,37(7):59-61.
[ 5 ] 劉光陽. CiteSpace國內應用的傳播軌跡:基于2006-2015年跨庫數據的統計與可視化分析[J].圖書情報知識,2017(2):60-74.
[ 6 ] 傅衛,孫奕,孫軍安,等.農村鄉鎮衛生院合理用藥及其管理措施分析[J].中國衛生經濟,2004,23(6):25-27.
[ 7 ] 于培明,宋麗麗,岳淑梅.我國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存在的制度缺陷[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0(4):51-56.
[ 8 ] 袁姣,左克源,周健丘,等.公立醫院基本藥物集中采購政策實施效果評價[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7,37(9):783-786.
[ 9 ] 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工作的指導意見[EB/OL].(2015-02-28)[2018- 11-1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2/28/co- ntent_9502.htm.
[10] GRAF J. The effects of rebate contracts on the health care system[J]. Eur J Health Econ,2014,15(5):477-487.
[11] QUINTENS L,PAUWELS P,MATTHYSSENS P. Global purchasing strategy: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J]. Ind Market Manag,2006,35(7):881-891.
[12] HAY CR. Purchasing factor concentrates in the 21st century through competitive tendering[J]. Haemophilia,2013,19(5):660-667.
[13] 陳吟,孫靜,劉遠立.藥品醫保支付價格形成機制的國際經驗及啟示[J].中國藥房,2017,28(24):3317-3320.
(收稿日期:2018-07-04 修回日期:2018-11-15)
(編輯:段思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