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穎
摘 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與落實,地理實踐力培養的教學地位在地理課堂中尤顯重要,如何對中學生進行地理實踐力的培養也成為了中學地理教師的重要課題。畢竟“讓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知識”是地理新課標最基本的理念。而地理課程本身又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學科特點也決定了地理實踐活動是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有效載體。所以本文主要就從對中學生進行地理實踐力的培養入手進行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中學生 ?地理實踐力 ?培養研究
所謂地理實踐力就是個體利用地理知識去認識地理環境、解決現實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動作技能、內在品質和認知能力。
地理實踐力作為地理課程標準中地理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地理學科中具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力,則成為一線地理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的課題。
由于地理課程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在真實的情境中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和技能,觀察、感悟、理解地理環境和人地關系狀況,是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體現。學生只要具備了地理實踐能力,就能夠運用適當的地理工具完成既定的實踐活動,對地理探究活動充滿興趣與激情,并學會用地理眼光認識和欣賞地理環境。
下面我就通過一些在一線教學中切實可行的地理實踐活動開展的案例來具體談一談如何進行中學生地理實踐力的培養。
一、觀測探究
這一類活動設計的目的是想讓學生通過親手制作和量測記錄,能使大量抽象的地理知識直觀展示在學生面前,這可以培養他們細致的觀察力和動手實踐能力,進一步加固他們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開展一下地圖測繪、氣象科普、民居拼圖等地理實踐活動來培養和提供學生的實踐力。
例如我們在學完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二節《我們怎樣學地理》一課后,就可以給學生布置畫出校園平面圖或者所居住的小區平面圖的作業,開展一下地圖測繪實踐活動,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繪制地圖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能夠選擇合適的測量方法和工具進行準確測量,能夠通過反思,找出平面圖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完善,增強愛護校園或者居住環境的意識。
在學習完七上第三章第四節《世界的聚落》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下民居拼圖的實踐活動,這個活動開展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體驗自己動手制作拼圖的樂趣;感受民族驕傲和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建筑結構的認識,訓練手眼協調、視覺辨別和精細操作的能力;培養立體空間組合的概念和空間想象力。
在學習完七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一節《天氣與氣候》一課后可以在各個班級門口可以安裝了一個溫度濕度儀,并讓學生分組檢測氣溫和濕度后同步做好觀測記錄,也可開展一下“未來氣象科學家”和“氣象小主播”為主題的比賽活動。
二、調查體驗:
調查體驗方面實踐活動開展的目的是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觀察、感悟、理解地理環境及其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增強社會責任感。
例如:可把學生分成文獻組、問卷組、體驗組、攝影組等,利用節假日期間以小組為單位圍繞某個主題開展一下社會實踐、調查,野外考察、體驗活動,然后進行匯總,共同完成一份調查報告或者考察報告、研究性學習成果或者地理小論文等,都有利于學生地理實踐力的培養。
三、情景模擬:
情景模擬方面的實踐活動主要是在虛擬情境中讓學生體驗、感悟、理解地理環境及其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并應用到生活當中。
教學中可通過野外生存實踐演習、定向越野校園活動、旅游攻略手抄報設計、體驗交通工具繪制圖表;飯菜“溯源”,繪畫食物分布地圖等實踐活動都可以穿插安排到實際教學過程之中 。
例如旅游攻略手抄報設計這一活動的開展,就是考慮到我們的學生每年假期都有和家人外出旅游的機會,那么所去旅游的地方的交通、住宿、美食、景點等必然需要事先了解、規劃一下。所以在學習完第七章第四節歐洲西部之后可以此為契機可布置學生學會設計旅游攻略。
活動的設計可以這樣要求:選擇你所向往的某一國家或城市,人均消費為1萬或者五千RMB,需要根據該國或者該城市的獨特的自然和人文特色,設計出主題鮮明的旅游路線;還需要設計出旅游行程安排;旅游注意事項(要考慮當地的氣候、交通、風俗習慣等),每兩人一組,手抄報形式呈現;
四、展示匯報:
展示匯報類實踐活動的開展可以發揮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翁角色,搭建更多的平臺給學生鍛煉自我,展示自我的機會,同時也提高學生的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例如我們可以通過開展地理課前演講、地理小講堂、繪制思維導圖、學具小制作等活動來培養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例如:地理課前演講這個活動的開展可以在每節課課前給學生3-5分鐘的時間,允許一個人或者兩個人合作,要求學生選擇與地理內容有關的知識,最好是學生自己感興趣的地理知識,或者是學生的家鄉、學生去過的某個地理景點等等。展示方式不限制,鼓勵做圖文并茂的PPT,鼓勵創新!這個活動設計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培養同學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力,同時也能開拓其它同學的地理視野,培養大家的地理思維。
也可以通過地理小課堂活動的開展給學生體驗一下地理課我來講,學當小老師的機會。例如,七年級下冊區域地理的學習內容就非常適合這種方式的學習,教師可在學習到認識大洲和了解地區,走近國家這些部分的內容時,就可以以某個大洲、某個地區、某個國家為例進行講解示范后教會學生的區域地理學習方法,然后再讓學生結合教師提供的學習目標設計教學內容,每節課給20-25分鐘時間;以小組為單位全員參與并要配上板書和板畫講解,讓他們盡情發揮體驗當老師的樂趣的同時也同步提高了她們的實踐能力。最后老師再結合本節課重難點歸納總結評價。
以上我舉了一部分地理實踐活動開展的案例,其目的就是落實好中學地理教育的重要目標:讓學生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運用、感悟、分析、理解人地關系狀況,學以致用。
眾所周知,地理學科本身就是一門以實踐為基礎的綜合性學科,是幾千年來人類與自然相處過程中認識自然、利用自然和改善自然經驗的智慧結晶。因此,我們在地理教學中應時刻樹立學以致用的意識,結合課標要求和教學環境,創造條件,加強對學生的地理實踐力的培養,教給學生學習對生活、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知識和技能。這樣,不論將來他們從事什么行業,都能夠用地理的思維分析解決各種復雜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1999
(4)王嵐.《地理教學中的能力培養》.大連: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5)袁孝亭.王向東.《中學地理素養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袁孝亭.《地理教師的十大教學能力及要求》.中學地理教學參考.1997
(7)陳 澄.《地理教學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8)陳燕.《基于實踐活動的高中生地理實踐能力培養研究》.華中師范大學.2012
(9)許月芹.《試論實踐活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教育教學論壇.2013
(10)羅棋仁.余茜茜.《地理實踐力:概念、內涵和評價》.地理教育.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