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玲
摘 要:在新課改時代背景下,大部分初中學校都開始積極參與教學變革,以獲取突破,然而農村初中學校受到經濟條件、地理位置、師資力量等諸多方面的影響,在這一方面通常會呈現出乏力的狀態,對于初中生學科學習造成較大影響,且容易出現厭學情況。本文將結合實際情況開對改變農村初中生數學厭學情況的具體路徑進行分析,為農村初中生數學狀態改善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數學厭學;對策
在初中教育中,數學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實踐能力等方面都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然而也正是在數學抽象性較強、學習難度大的作用下,現如今初中學生對于數學普遍具有一定的厭學心理,再加上農村初中教育手段較為落后,更是加劇了“學困生”情況。因此,從實際角度出發來深度探索農村出初中生厭學情況改善路徑是十分必要的。
一、農村初中生數學厭學情況的成因
數學學科是學生在小、初、高三個教育階段都需要接受的一項教育內容,而初中數學正處于一個中間位置,既是為高中數學奠定基礎,同時也是對小學數學的深入研究與探討。然而,由于數學學科本身就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思維邏輯,使得學生的學習難度增加,再加上教師指導不夠充分、數學知識枯燥乏味等,都對學生學習、掌握數學知識造成阻礙,進而影響學生的實際數學學習情況。根據現如今農村初中數學教學情況來進行分析,導致學生出現厭學現象的原因大致可以整理成以下幾點:第一,學生自身對于數學科目以及相關知識內容缺乏足夠興趣[1]。由于在農村學校中,教學資源十分有限,教學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單一性,再加上學生本身的數學基礎、思維等方面都相對薄弱,在高難度的學習下,因無法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進而對數學科目枯燥的知識內容產生厭倦心理。第二,教師教學方法有效性不高。目前,有很多農村初中數學教師仍然是將講授法作為主要的教學方式,而學生也只能是較為被動的接收知識灌輸,在興趣方面有一定的影響,更為主要的是學生無法充分理解數學知識,為后續的巧妙運用帶來諸多不利影響。
二、農村初中生數學厭學情況改善的路徑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農村初中生數學厭學情況,主要是受到自身因素、教師教學方法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在今后初中數學教師應不斷強化自身學習,從多個層面來對調整課堂教學,使得學生厭學情況能夠加以改善。
(一)充分發掘教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受到教學條件方面因素的影響,在農村初中的數學教學,教學材料十分有限,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對有限的教學材料進行深度發掘,尤其是教材,作為課堂教學展開的基礎,教師必須要充分利用教材來優化課上教學,從中發現學生可能感興趣的點,結合現下學校的教學條件,以及農村當地的各項資源,將這些重要元素整合在一起,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在講授《走進數學世界》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與學生以期進行調查、實驗、策劃,更好的融入到學生中,而對于書本“正方體的展開圖”這一道題目,教師則是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對正方體進行制作,然后從不同的位置剪開,看最終可以獲得多少個不同形狀的展開圖,借此來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以及三維立體空間觀念,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
(二)創設情境氛圍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往往能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同時與能夠讓學生處于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中,為學生提供一個更為自主的學習平臺,為學生思維拓展創造有力的外部環境。教師在課上應該充分利用好奇心的心理,在課程導入環節,通過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正式進入課堂以后,教師則是可以結合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借助小組討論、合作方式,讓學生的思維能夠根據學習內容進行自主發揮,讓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能夠有所提升。
(三)實施多元教學策略
多元教學策略的實施,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而學生在多樣化教學下,也不容易出現煩躁的情況。這也就需要教師在課前充分做好教學計劃,采用生活化教學、游戲教學、多媒體教學等等方式來進行課堂教學。雖然,農村初中學校的條件十分有限,但是學校應根據現代化教學要求,在學校設置一個多媒體教室,為教師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工作奠定基礎。除此之外,數學教師應該盡可能在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構建聯系,將抽象問題具體化,減少學生的學習難度,避免學生出現厭學情況[2]。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不斷深化的時代背景下,學校的教學手段必須要及時做出更新,而教學目標也應該做出適當調整,在課上重視對學生的引導以及對知識的理解、運用情況,保證課堂教學內容豐富且有趣。因此,農村初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充分發掘教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情境氛圍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實施多元教學策略等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避免厭學情況出現,為學生學習效率提升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喬金芬. 改善學生數學學習中厭學狀況的策略[J]. 新校園(中旬), 2017(3):116-117.
[2]趙洪波. 對農村初中A校數學學困生學習現狀的研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