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仕華
摘 要:在高中體育訓練的過程中,田徑是一項比較受學生歡迎的項目,同時其健身價值同樣不容忽略,所以,強化高中田徑訓練直觀重要。為了強化相關教職人員的認識,本文就高中田徑訓練量和訓練強度的內容展開探究,希望能夠起到一些積極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高中田徑;訓練量;訓練強度;分析
田徑運動不僅僅擁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其在世界各地的普及程度同樣不容小覷,在所用運動項目中,田徑的分量都極為重要。隨著社會運動水平的提升,田徑運動的競賽水平也有了顯著的進步,民眾對于這項活動的認識也變得越來越多元化,一些訓練理念開始同國際進行接軌,所以,在此背景下,如何深化田徑訓練的整體質量,平衡田徑訓練量同訓練強度間的關系,是相關人員需要掌握的重要內容。
1.田徑訓練的特點
在體育訓練中,田徑可以說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訓練時主要是把生物學的內容設定為其發展的基礎,通過利用適宜的訓練量,以及相關的負荷強度,幫助訓練者對其進行適應,從而發掘自身的運動潛能。從本質上來講,田徑訓練就是對運動員身體上的各個器官機體,對于負荷訓練進行消耗、恢復的過程,作為一個系統的訓練項目,教師在幫助學生參與田徑訓練活動的時候,要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強化訓練方法的高效性,同時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展開有效的鞏固,讓他們建立扎實的基本功和優秀的身體素質。
2.田徑訓練量和訓練強度間的關系
在田徑訓練的過程中,訓練強度主要是綜合運動量,還有訓練頻率所得出的內容,而訓練量則主要取決于訓練的時間。在調查中發現,針對訓練量和訓練強度間的關系,一部分教師比較重視學生的訓練強度,忽略了訓練量的內容,導致學生始終無法具備良好的競技狀態;還有一部分教師比較重視學生的訓練量,但是對訓練強度卻并未作出詳細的要求,導致整體的訓練負荷較大,對于高中生的身體發育產生了一些不利影響。針對上述兩種情況,教師在教學訓練的過程中,需要確保訓練量和訓練強度的協調性、可續性,切實強化學生的訓練效果,幫助其獲得有效的競技狀態。
3.體育教學方式對田徑運動產生的影響
在高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影響田徑訓練的因素,主要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第一,家庭因素。盡管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下,對于素質教學的理念大家給予了一定的認同,但是家長衡量一個學生學習能力的標準,仍舊是考試成績,所以對于學生參與體育訓練的活動,多數家長抱有反對的態度,還有不少家長認為這項活動其實就是在浪費孩子的時間,這種心態難免會影響學生的訓練效果;第二,教師因素。在田徑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有著督促和引導的作用,不僅僅要為學生制定合理的訓練計劃,同時還應該監督他們定時定量的完成訓練任務,所以強化教師的作用,也是提升訓練效果的關鍵。
4.平衡高中田徑訓練量和訓練強度的措施
要想確保高中生在田徑訓練的過程中,能夠獲得身體與成績的共同發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為他們制定合理的訓練量,執行科學有效的訓練方法,進一步強化整體的訓練效果。
第一,對于學生的身體狀態,教師要進行充分的了解,這樣才能對學生的訓練強度,作出有效的把握。對于訓練量的內容,要將其控制在一個合適的范圍內,同時對于訓練強度,也應該給予相應的控制,確保訓練強度能夠具備一定的結構性,將日常訓練同體育考試的標準結合起來,這樣訓練的過程才能夠更加的規范。這里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關于訓練量,要保障其合理性。
第二,在教學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白一點,那就是“堅持才能夠獲得勝利”,盡管高中生對這句話并不陌生,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針對田徑教學訓練的內容,教師要幫助學生重視最終的訓練效果,這樣他們的訓練態度才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端正。在執行的過程中,對訓練強度和訓練量,教師要進行妥善的把控,將高強度的訓練,建立在一個合適的訓練量上面,確保學生田徑運動的水平,能夠得到最終的提升。
第三,對于學生的專項訓練,教師也應該給予相應的關注度,利用多元化的訓練方法,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爆發力和意志力,進而提升其訓練的水平。在教學指導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在身體素質上的差異性,對訓練的要求,以及相關的力度、強度進行準確的增減,避免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產生不適應的情況;還有,在課下的時候,教師還應該同學生展開積極的交流,了解其近期的訓練情況,對訓練量、訓練強度是否存在著個人的理解,這些都能夠為后續的訓練指導提供幫助。
第四,在田徑訓練的過程中,不能一味的進行內部訓練,教師還需要為學生提供一些相應的實戰訓練平臺,引導學生參與到各類田徑比賽活動中去,將比賽看作出訓練,這樣才能讓學生對田徑訓練的強度、量進行切實的感知,從而幫助教師挖掘出他們的內在潛力;還有,在外部比賽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重點深化學生的參與感受,讓他們對比賽的節奏進行逐步的適應,這樣在未來的發展中,才能表現出越來越好的成績。
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田徑訓練的過程中,對于訓練量和訓練強度,教師應該展開有效的平衡,深化整體的訓練效果,盡可能激發學生的潛能,利用一些合適的教學訓練方法,為高中體育教學事業,積累更多的寶貴經驗。
參考文獻
[1]宋立國.田徑訓練量與訓練強度的把握研究[J].運動,2016(01):21-22.
[2]李祖添.高中田徑訓練量與訓練強度的思考[J].品牌(下半月),2015(03):271.
[3]孫海濱.淺談如何把握好高中田徑訓練量與訓練強度[J].當代體育科技,2017,7(02):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