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摘要:家校合作是指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目的,家庭和學校兩種力量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協(xié)調的教育互動活動。為了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需綜合發(fā)揮各種教育力量的功能性作用。特別是家庭與學校之間的合作,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良好的家校合作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
關鍵詞:小學家校合作;問題;對策
1.小學教育中家校合作現(xiàn)狀
1.1合作水平較低
我國的小學家校合作中,學校與家庭之間表現(xiàn)合作的方式是學校單方面的灌輸,學校方面以自身為中心,缺乏與家庭的交流互動。直接指定家長輔助學生的學習計劃,缺少對家長方面的考慮。家長為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只能被動地接受學校方面的安排。
1.2合作方式單一
英國北愛爾蘭大學教授摩根將家校合作的方式按家長參與的層次分為三類。第一、低層次參與,合作方式有訪問學校、參加家長會、開放日、學生作業(yè)展覽等活動;第二、高層次的參與,合作方式有:經(jīng)常性的家訪、家長參與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幫助制作教具、為學校募捐資金等;第三、正式的組織上的參與,這種層次的合作方式有:家長咨詢委員會等。從摩根的分類中,可見,我國的家校合作方式仍然停留在第一層次,而且合作方式單一,主要以家長會和校迅通的形式出現(xiàn),缺乏必要的管理,隨意性、偶然性較強而計劃性、系統(tǒng)性較差。
1.3合作內容不足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及家庭方面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或者是學校方面單向重視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但家庭方面持不關注態(tài)度。學生在學校習到的德育知識,在家庭將得不到有效應用,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德育無用”的不良心理,將導致學生生命教育、道德教育、心靈教育等方面的理性缺失。
2.促進家校合作的措施
2.1家長應重視家校合作
所謂家校共育,并不只是簡單的家庭教育加學校教育。如果兩者不能協(xié)同,家長不能參與到學生的教育與管理中,不能配合學校為學生營造一個健康有序的教育環(huán)境,而學校也只管埋頭教書,不關心學生各自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不干涉家庭教育,兩者各行其是,各自為政,這樣的教育模式并不能達到我們的預期效果。家長應該重視家校之間的合作,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的管理工作中。在班級教育中,家長應承擔重要責任,家長的積極參與是對學生進行良好教育的前提。與家長進行和諧溝通,在教師與家長之間建立起溝通的橋梁,形成家庭與學校之間教育的合力,從而推動學生的教育向著良好的方向發(fā)展,進而產(chǎn)生良性循環(huán)。學校方面應組織一些活動讓家長積極參與,通過活動使家長認識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以更好更正確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如學校在進行運動會時家長可以幫助維持秩序,學校開展各項文藝活動時,家長可以主動參與其中,幫助排練節(jié)目等。
2.2學校應重視家校合作
學校應該要重視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將家校合作作為學校日常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作為家庭與學校交流的重要途徑,家長會在家校合作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家長會能促使學校、教師與家長間的相互溝通和了解,使家長通過家長會了解班級的管理情況,協(xié)助教師共同教育學生。據(jù)調查,了解到家長會是比較受歡迎的家校合作方式之一。因此,學校可以組織多種形式的家長會。例如,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家長會,學校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成績、日常的綜合表現(xiàn)以及紀律、衛(wèi)生情況等,將家長分為不同的小組進行家長會,這樣的方式能夠更有針對性地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并針對不同的情況實施不同的策略。同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詳盡的點評,為每個家長提出比較有建設性的家庭教育意見,進而更好地解決學生家庭教育方面的問題。
2.3采取家校合作新方式,保障小學家校合作實效
隨著家校合作溝通的渠道越來越廣泛,家校合作的方式也日漸多樣化。例如親子交流會、開發(fā)家長課程、發(fā)放家長手冊、利用網(wǎng)絡平臺、建立家庭互助組、開辦家長俱樂部等。保障和提升這些家校合作方式,增強家校合作的互動性與實效性是家校合作的努力方向,兩者只有攜手合作,積極配合,才能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2.4勤交流、頻溝通
要想做好家校共育,家長和學校的溝通交流并不能少。只有溝通交流,家長才能知道孩子在學校的真實表現(xiàn),教師也能通過家長了解到孩子在離開學校之后的言行舉止,只有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家長和老師才能夠通力協(xié)作,盡早摒棄孩子的不足。溝通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種,最傳統(tǒng)的方式莫過于家長會。在家長會前,班主任需要做一系列細致的準備工作。了解家長的文化程度,工作性質,家庭情況等等,通過這些了解到的情況,你的發(fā)言才能引發(fā)家長的共鳴。當然,僅僅一次的感動并不能支持需要長久堅持的行為。縱觀家長們由于各方面的局限,對孩子們學習的關心也容易產(chǎn)生兩天打漁三天曬網(wǎng)的情況,這不是一次家長會,一次感動流淚就能解決的問題。教師這個時候需要做的就是走進他們的生活,加深學校與孩子家庭的聯(lián)系,這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家訪了。
2.5成立家長委員會,促進家長與學校的溝通
學校可以成立家長委員會,在各班有目的地選取部分家長加入家長委員會,以此為中介進行學校與家庭的交流。一方面,學校可以通過家長委員會成員將學校的有關信息傳遞給大部分的家長,另一方面,也通過這些家委代表聽取更多家長的意見,使之在學生的教育和培養(yǎng)上發(fā)揮重要作用。
3.結語
學校與家長之間交流合作的途徑并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方面、多渠道、多角度的。因此要根據(jù)不同的情況以及學校、學生、家庭的不同需求,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并有針對性的,選擇合適的合作渠道促成家校合作,為學生的教育服務,使教育達到應有的效果。一朵花從種子到開花要經(jīng)歷長期的過程,一個孩子的成長也是同理。教育孩子,培養(yǎng)孩子,任重而道遠。我堅信,只要家校攜手共育,彼此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一定會促使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家校合作一定會譜寫出和諧教育的新篇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