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恩巧
摘 要:計算教學不容忽視,計算能力應從小學培養,中學的運算能力差還是小學階段沒有打下良好的計算基礎。
關鍵詞:正確;迅速;靈活;合理
由于先進而簡便的計算工具日益普及,社會生活對計算技能的要求正在逐步降低,因此,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的計算能力比以前下降了,主要表現在計算正確率下降、速度減慢等等。
因此,計算教學決不容忽視。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讓學生“正確、迅速、靈活、合理”地進行計算呢?這個問題存在于中小學的各個階段。中學的運算能力差主要還是小學階段沒有打下良好的計算基礎,因此,中小學運算能力的提高還應從小學培養。在教學工作中,針對以上問題,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幾點心得如下:
一、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做到對癥下藥
一般地說,學生在練習時產生的錯誤,都具有相通性,又具有普遍性,在教師指導下,有些比較容易糾正和克服,有些則糾正起來就比較困難,特別是這種錯誤在頭腦中已經生根。所以我在平日教學中善于及時了解、收集筆算中存在的問題,有預見性、有針對性地選擇常見的典型錯例,與學生一起分析、交流,通過集體“會診”,達到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對于那些形近而易錯的試題,則組織對比練習,克服思維定勢的消極作用,培養學生比較鑒別的能力。
糾錯題型上的練習我通常這樣設計對學生的要求:判斷對錯→找出錯誤處→分析錯誤原因→改正→總結出預防同類錯誤的方法。在練習形式上安排有多種形式:可做單項練習,也可以做綜合練習;可以把各類錯題印在作業紙上,課上發給學生改,也可以讓學生拿出自己的作業本、錯題本,對自己作業中的錯題重新分析訂正等。
二、加強理論、法則學習來提高計算能力
正確的運算必須在透徹地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生的頭腦中算理清楚,法則記得牢固,做四則計算題時,就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在整數乘法中出現的錯例24×5=100,很典型的反映了學生在學習算理的過程中,沒有很透徹地理解乘法算理,過于粗心大意,關于乘法進位的數字該怎么處理學生是比較模糊的。再者除數是小數的除法中的兩個錯例:1.44÷1.8=8,11.2÷0.05=22.4。再如在用簡便方法計算題:967-399=967-400=567也說明了學生對于加法的算理理解不夠深刻。
要明白順序和運算定律的意義,運算順序是指同級運算從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加、減,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有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小學教材中主要講了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減法的一個性質:“從一個數里減去兩個數的和等于從這個數里依次減去兩個加數。”以及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這幾個定律對于整數、小數和分數的運算同時適用,用途是很廣泛的。兩個錯例中[427-(27+75)=475,87×2÷87×2=1,都說明了學生對于計算法則和運算定律的錯誤認識。
計算法則是計算方法的程序化和規則化。不懂算理,光靠機械訓練也能掌握,但無法適應千變萬化的具體情況,更不談靈活運用了。因此,在學習一種新的計算方法對時,要特別注意講清算理及法則的導出,力求做到直觀、具體、透徹,以達到使學生充分理解的目的。要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在教學中講清算理、掌握法則、懂得理論是十分重要的。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計算中出現的錯誤,大多數是粗心大意、馬虎、字跡潦草等不良習慣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計算能力的保證。在計算訓練時,要求學生一定做到:一認真看、二仔細想、三細心算、四耐心查。
(一)認真看:就是認真對數。題目都抄錯了,結果又怎么能正確呢?所以,要求學生在抄題和每步計算時,都應當及時與原題或上一步算式進行核對,以免抄錯數或運算符號。要做到三點:①抄好題后與原題核對;②豎式上數字與橫式上的數字核對;③橫式上的得數與豎式上的得數核對。
(二)仔細想:就是認真審題。引導學生在做計算題時,不應拿起筆來就下手算,必須先審題,弄清這道題應該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沒有簡便的計算方法,然后才能動筆算。另外,計算必須先求準,再求快。
(三)細心算:1、就是認真書寫、計算。作業、練習的書寫都要工整。2、養成估算和自覺驗算的習慣。教給他們驗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將驗算作為計算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進行嚴格要求,提倡利用估算進行檢驗答案的正確性。3、要善于有打草稿的習慣。學生在計算時,不喜愛打草稿,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
(四)耐心查:就是認真檢查。1、計算完,要檢查計算方法是不是合理;2、檢查數字、符號會不會抄錯,小數點會不會錯寫或漏寫;3、對計算中途得到的每一個得數和最后的結果都要進行檢查和演算.4、在做好自查的基礎上,對作業進行互查,然后上交學習小組長復查,對于出現的問題隨時指出,對于普遍或典型問題,及時統計、匯總、上報,進行統一分析講。
四、培養學生養成驗算的習慣
掌握驗算方法,在進行題目求解的運算的過程中或結束時還須對運算的過程和結果進行檢驗,以便及時糾正運算過程或結果中出現的錯誤。
總之,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應該貫徹在整個中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既要加強對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同時也要注重對學生的針對性訓練,做把握好“少則得,多則惑”的原則。只要認真鉆研,工作中不斷進行總結和完善,認真挖掘計算題中的能力因素,學生的計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春.淺析如何有效提高中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2):182.
[2]黃柏林.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方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