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宏君
摘 要:計量經濟學是教育部確定的專業核心課程,在經濟學類各專業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論文充分考慮了計量經濟學的課程特點,分析了傳統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對國貿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狀況進行了探討。研究表明,通過計量經濟學教學方式改革,教學方法創新,能夠有效提升國貿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水平。本研究旨在將計量經濟學教學從教師講授型向學生深度參與型轉變。
關鍵詞:計量經濟學;國貿;論文
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將“計量經濟學”確定為經濟學類各專業的8門核心課程之一。計量經濟學作為一種研究方法課程, 其授課目標也與其他經濟類專業基礎課程有所差異,在經管學院的教學中具有重要地位。掌握計量經濟學是國際貿易專業學生提升量化分析經濟問題能力的重要標志,對促進國貿專業畢業論文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一、目前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理工院校的國際貿易專業的定位中,很重要的目標是要求學生掌握現代西方經濟學基本理論,并能利用相關理論分析現實經濟問題。而計量經濟學是分析現實經濟問題的重要工具,對實現該目標起著重要支撐作用。近年來,高校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已經取得了明顯提升,但是,計量經濟學教學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尤其是在對本科畢業論文的支撐方面仍然存在重要不足。
一是,計量經濟學教學與學生畢業論文脫鉤。目前的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仍然以基本的計量經濟理論教學和基于理論的上機實驗為主,與畢業論文寫作脫鉤,與專業理論脫鉤等現象較為明顯。在日常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寫作論文及理論應用的系統訓練。計量經濟學是一門教學難度較大的學科。在授課中,教師不僅需要注重學生對計量經濟學基本理論的理解和掌握,更需要引導學生利用掌握的經濟學理論分析經濟問題,并能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得到體現。調查發現計量經濟學學習程度的好壞與畢業論文中是否使用計量經濟模型并未有正相關。計量理論掌握較好的同學,在畢業論文中的水平并沒有得到合理的體現。
二是,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深度參與。根據以往觀察發現,國貿專業本科生在計量課程學習后難以提高學術水平。其中關鍵的因素是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較低,學習以被動掌握為主。具體表現在:(1)學生沒有參加數據收集和數據處理過程。(2)學生沒有參與計量經濟模型的建立過程。(3) 作為課程主要考核內容的計量經濟學實驗報告在考核結束后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支持,失去了發展成為學術成果的可能。(4)在案例的選擇中,忽視了計量經濟學與授課對象專業方向的聯系,往往是一個案例針對所有經濟專業的學生,不能體現各專業的差異。
二、國貿專業學生本科畢業論文現狀分析
本科生畢業論文是學生在大學階段完成的最后一個任務,是學生是否掌握本專業能力的重要評價指標,也是對學生大學四年學習的重要展示,在本科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通過對以往本科論文的梳理,發現高水平的畢業論文仍然偏少,能用計量模型正確處理數據分析問題的論文仍然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畢業論文中使用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比例偏低。從最近幾年國貿專業的畢業論文答辯可以看出,使用計量模型分析問題的論文數量在逐步提升,但是使用計量經濟模型對論文進行實證分析的比例仍然偏低。計量經濟學教學對國貿專業學生本科論文水平的支撐仍然不夠,缺乏針對性。研究發現,學生們普遍缺乏寫作論文所需要的計量經濟學功底,數據的查找和處理能力不足。對計量經濟學模型使用具有畏難情緒,應付心態較為嚴重。
二是,在已使用計量模型的論文中,模型的使用也存在諸多問題。例如模型使用不規范,模型設定形式與變量選擇不妥等。這其中主要原因并不是學生沒有掌握計量經濟學理論,而是在于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度較低,以及學生平時缺乏論文的寫作訓練,在使用模型的過程中缺乏與老師的積極溝通。
三、提升學生畢業論文質量背景下改進計量經濟學教學的思考
以提高學生需求為導向、創新改革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對專業理論的靈活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畢業論文質量為目的。讓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更加能夠解決學生學習的實際問題,提出本科論文質量的教學改革建議包括:
(一)教學內容與國貿專業緊密結合。
建立使用計量模型分析國際貿易理論的系統方案。首先,在案例的選擇中,更加貼近國貿專業課程。案例選擇應該緊緊與國際貿易理論與實踐相關。包括如何在古典貿易理論、新古典貿易理論、要素稟賦理論中使用計量經濟模型。其次,建立與授課學生的專業方向相關聯的案例庫。計量經濟學在所有經濟學專業中開設,建立與國際貿易專業密切相關的案例庫,使學生更便于分析國際貿易實際問題。
(二)教學模式向學生深度參與轉變。
從課堂講授向學生深度參與轉變,教會學生如何規范正確使用計量模型分析畢業論文的研究內容。探索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的新模式。教學與專業密切結合,引入問題導向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經典案例教學法。通過對計量經濟學的學習,使學生能夠迅速的掌握計量經濟模型,并能獨立的、規范的、正確的去選題、查找數據、建立模型,然后分析實際問題。最終提升學生的本科畢業論文質量。
(三)建立互動式的計量經濟學網絡平臺。
網絡平臺的建設是對課堂講授的有益補充,通過網絡平臺的建設能夠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和增加學生的學習實踐,并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網絡平臺的建設實現了學生學習方式向自主性、研究性、合作性學習的轉變。學生在課余時間能夠非常便捷的在宿舍、教室登陸網絡平臺學習計量經濟學課程。
(四)完善課程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應能夠較為準確地衡量學生完成課程學習后所獲得的綜合知識水平和能力,并引導學生注重動手、應用能力的培養。采用出勤、課題討論、平時作業、課程小論文、期末考試相結合的考核方式。
總之,本研究旨在將計量經濟學教學從老師講授型向學生深度參與型轉變。讓學生學會如何將計量模型與國際貿易理論結合分析現實問題,從而利用計量經濟模型提升國貿專業本科論文水平。
參考文獻:
[1]梁爽.探究式學習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教學刊,2019(19):106-108+111.
[2]陸宇嘉,劉春梅,賀天,陳錕.“計量經濟學”本科教學常見問題及改革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19,36(21):58-60.
[3]馬越越.高校管理科學專業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16):78-80.
[4]黃成亮.計量經濟學實驗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經貿實踐,2018(04):353-354.
基金項目:
本文系2017年度天津工業大學校級教改項目資助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