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璇
摘 要:隨著經濟和科技水平的快速發展,地理信息系統可對空間地理數據進行高效的分析與規劃,地圖制圖可將地理要素進行準確的表達,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可利用結合二者的方式有效避免信息重復,提高地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本文以地理信息生成數據與地圖制圖為主要研究內容,對二者一體化進行深入探究,以供相關行業人員交流借鑒。
關鍵詞:地理信息生成;地圖制圖;一體化
0 引言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帶動了各個行業的技術進步與變革,測繪行業發展迅速,逐步實現了信息化管理,減少測繪時間,極大地提高了人員的工作效率,確保土地資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和規劃,有助于相關部門宏觀調控能力的加強,進一步滿足經濟及社會的發展需求。測繪行業中的一項重要測繪技術就是三維CAD技術。三維CAD技術的應用為測繪行業的發展提供更大的舞臺。相比于傳統的測繪技術,三維CAD技術具有獨特的優勢,精準度和準確性得到極大地提高,測繪的工作質量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因此,三維CAD技術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1 理信息生成于地圖制圖概述
盡管地理信息生成系統與地圖制圖均可看作是空間地理數據的載體,二者所表達的內容是完全一致的,但二者在應用需求上有著很大不同。地理信息生成系統的主要作用在于更加高效便捷地完成空間地理數據的分析、決策和規劃工作,而地圖制圖的目的在于借助統一的各類符號表現不同的地理要素。地理信息生成于地圖制圖一體化既要使用地理信息作為GIS的數據源,還要完成傳統紙質地圖的出版工作。目前,不少軟件都能夠實現上訴需求,但具體方法基本都是將地理信息生成與地圖制圖分成了2個相互獨立的流程,分別使用不同的數據模型來對地理信息和地圖圖形符號數據進行組織與管理,這一方法造成了大量信息的重復,工作效率難以提高,勞動成本也被增加。為將地理信息生成于地圖制圖有效結合起來并建立統一的數據庫,學術界提供了以下解決思路:1)忽略其中一個方面的應用;2)采集2套數據分別供地理分析與制圖。
2 地理信息生成系統數據與地圖制圖數據在轉換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轉換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地圖制圖數據與生成系統數據之間可以相互轉換,但二者差異的存在往往會導致二者在轉換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1)地圖制圖數據轉換為地理信息生成系統數據:地理信息生成系統中主要有語義信息、量度信息和關系結構信息3種基本信息。語義描述模型主要是要素編碼,主要對要素的分類與分級進行描述;數據項承擔描述要素的質量特征、數量特征以及其他附屬信息的作用;數據體則承擔描述要素的空間分布特征和空間相互關系的作用。對于地圖數據而言,其數據結構內部質量極有可能無法滿足空間數據對于轉換的要求。2)地理信息生成系統數據轉換為地圖制圖數據:具有明確信息數量和信息質量的地圖信息通常分為直接信息和間接信息2大類。間接信息的獲得需通過間接分析完成,反映過程也需通過要素的分布和組合實現。
2.2不同之處
從定義上來看,地理信息生成系統中的數據反映的是空間地理實體位置、屬性和拓撲關系,側重點在于空間信息和屬性信息;地圖制圖中的數據最終會以地圖產品輸出,更側重形象、直觀地描述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和社會人文等要素。從表現形式來看,地理信息生成系統的數據表現形式主要為點、線、面3種;地圖制圖主要借助地圖符號、注記、地圖整飾傳達所有信息,具體表現形式有點狀和線狀符號。從數據連續性來看,前者屬性信息往往具有連續性與完整性;但后者則會因美觀要求而人為斷開完整的實體空間。從數據完整性來看,目前,GIS系統中的很大一部分空間數據均接受了二次處理,因此,數據并不完整。
3 地理信息生成與地圖制圖的一體化探究
3.1構建城市地理信息數據庫
進行智慧城市建設是當前城市信息化建設的重要階段,在城市有效地推進數字化信息化的建設是城市不斷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城市發展的具體成果的表現。但是,如果對信息化不能科學合理地利用,將很難建成智慧型城市。在對城市進行智慧型建設過程中,測繪地理信息數據庫將提供很大的幫助,地理信息數據庫中的數據會對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方向性的幫助和預測。為了推進我國踐行數字化城市的建設,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完成了基礎性的測繪地理信息的數據覆蓋,漸漸形成了以點概面從國家到省市的動態地理信息的局面,通過各個部門相互協同合作,我國測繪地理信息的數據精度已經足夠滿足我國智慧城市建設。
3.2云計算的實現
從近幾年開始,我國城鎮化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人們對數字化的要求也越來越嚴苛。根據數據統計可以看出,現在城市人口已經占總人口的50%以上,總人數高達6.7億人,特別是在國家推行二孩政策以后,城鎮人口增長速度更加迅猛。根據相關部門的人口數據統計可以預測出,到2030年,城市人口有可能突破10億人。根據國家的相關政策要求,中國今后要走可持續發展的新型中國特色的道路,那么科學合理地利用基礎測繪地理信息數據將有效促進民生發展,并且不會打擾城市人群的正常生活。互聯網交付式中最重要的一種模式是云計算,通過對虛擬空間的空戰,這種計算方式可以廣泛應用到測繪地理信息中。利用云計算不僅可以對測繪信息的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還可以建立具有良好運行效果的云處理平臺。
4 傳統測繪體系的缺點
傳統的測繪體系是按照一定的規范制作的基礎性的測繪信息,只能反映最基本的地理要素,測繪地理信息的深度還有待提高,因此,當時的地理信息產品會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在地理地貌層面進行識別,在當下大數據時代的要求下,更多的是要對人文、經濟、環境之間相互結合的測繪地理信息服務。
5 結語
地理信息生成與地圖制圖一體化概念模型既要滿足地理信息生成的需求,還要滿足數字地圖制圖系統對制圖的要求,因此,該數據模型不僅要存儲地理信息數據,還要存儲地圖數據。因此,必須對地理信息系統和地圖制圖之間的不統一性進行合理處理,以空間數據分析為目標,建立地理信息數據庫,將數據庫信息轉化成符合地圖制圖需求的數據信息。
參考文獻
[1]任佳,劉巖.簡述計算機地圖制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19):94.
[2]李德仁.關于地理信息理論的若干思考[J].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報,1997(2):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