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學
摘 要:風險和利益在并存,沒有零風險的利益,也沒有無利益的風險。企業要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必須面對大風險、識別大風險、分析大風險、化解大風險。在企業面臨的各類風險中,法律風險歷來是常見的、高頻發的風險。本文主要通過對化工生產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常規法律風險的分析,力爭找出解決這些風險的對策。
關鍵詞:法律風險;企業法律風險;法律風險管理
目前,國內對法律風險的通說,一般認為是指基于法律規定、監管要求或合同約定,由于企業外部環境及其變化,或企業及其利益相關者的作為或不作為,對企業目標產生的影響。這種影響包含有形損失(經營性損失、行政處罰、資產損失等)和無形損失(商業信譽)。
1.化工企業法律風險的特征
化工行業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類別,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法律風險,既有普通企業法律風險的一般特征,也包含有自身的特性。
1.1對行政許可的高度依賴性
化工行業由于其自身的高危特點,國家在市場準入方面設置了相當高的門檻,特別是關于危化品的,從生產到流通、經營、運輸等環節都需要行政許可另一方面。可以說,離開了行政許可,化工行業就會發生不可預見的危險。
1.2 風險領域的多發性
點多、線長、面廣是化工企業法律風險的一個比較普遍的特點,從橫向來看,各個職能部門在行使各自監督管理職權的過程中都可能誘發法律風險;從縱向來看,每個項目從始至終都存在著法律風險,如在合同的談判、簽訂、履行以及質保期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會發生法律風險。
1.3 巨大的社會危害性
化工行業作為易燃、易爆、高危的特殊行業,如果發生安全環保方面的法律風險,不僅會給企業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而且還會污染環境,使企業面臨巨額的環境治理費,企業形象作為無形資產將受到影響。如2015年8月13日的天津濱海物流爆炸事故,特不但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財產損失,而且影響了企業形象甚至是行業的整體形象,無形的損失同樣是巨大的。
2.化工企業法律風險的表現形式
2.1合法合規經營風險
依法合規經營是市場經濟對企業最基本的要求。實踐表明,外部監管越嚴,發生法律風險的可能性越大。近幾年,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逐漸完善,法治建設的進程不斷加快,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加快了法律法規的淘汰、修訂和新建,使得化工企業面臨更加嚴格的法律風險環境。
2.2安全、環保風險
化工企業生產過程涉及高溫高壓和易燃易爆及有毒介質,是國際上公認的高風險生產領域,極易造成安全風險;國家在環保方面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如2014年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2015年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和2017年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都較原法有了更為具體的規定和更為嚴厲的處罰;2017年底發布的《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對企業的環境監管逐步從企業細化深入到監管每個具體排放口,從主要管四項污染物轉向多污染物協同管控,從以污染物濃度管控為主轉向污染物濃度與排污總量雙管控,環保壓力、風險加大。化工企業因其連軸轉、除大檢修外晝夜不停生產的作業特性,一旦發生安全環保事故,造成的人員傷害和經濟損失巨大。
2.3 人力資源管理風險
人力資源作為一種“活”的資源,與物力資源、財力資源等資源相比,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化工行業動輒是成百或上千、上萬的職工規模,除了勞動合同的簽訂及履行方面的法律風險外,近幾年化工行業人員流動性加快,其中不乏進廠不久突然離職的人員,以及擁有高知識技能的老職工突然請辭的情況。頻繁的人員流動性增加了化工企業保密、競業限制等協議執行的難度,且續花費巨額的培訓費用,加大了企業所面臨的法律風險。
2.4 合同管理風險
企業對外交易都是通過簽訂合同的途徑實現,合同管理風險是經營風險的一部分,也是化工企業法律風險防控的重點。在合同準備中忽視對對方的資信調查,盲目簽約;在合同訂立過程中合同內容不完備或約定不明確,或者出現“事后補辦合同”的情形,在發生履約糾紛時,因為合同未生效、有效的紙質證據不存在等不利因素,導致解決糾紛的復雜度加大。
3.對化工企業應對法律風險的建議
“企業的任何一種行為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律風險,而任何企業哪怕是再強大的企業如果沒有健全的法律風險防范機制,法律風險一旦發生,企業自身往往難以掌控。”做好法律風險方面的防范工作,建立有效的法律風險防范體系,將會為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和持續盈利打下堅實的基礎。
3.1自覺形成風險管理的意識,做到依法治企,實現合規管理
對于提高法律風險防范識別意識的問題,要明確全體員工是基礎、領導是重點、管理人員是關鍵的原則。普法工作中加入法律風險意識的內容,對主要的風險責任人進行集中的法律風險培訓,重點宣貫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合法合規運營以及職工保護等法律法規。自查企業的規章制度是否合法合規、一些制度設計和運營模式是否與新頒布的法律法規不相符。
3.3強化安全管理;加快企業提標改造,實現環保達標
化工企業應識別出潛在的健康安全風險,制定防控措施,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內部安全體系建設、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應急救援體系等,加強健康安全宣傳和培訓教育,提高員工健康安全意識,建立健康安全責任制,強化設備安全管理,切實落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嚴格事故處理和責任追究制度,強化各級領導和部門職責。化工企業應正確對待企業發展中的環境保護問題,建立完善的環保應急救援機制,以應付污染突發事故。研究改良工藝技術,加大污染治理項目的投入,加速現有不達標裝置的提標升級改造,合法處置、轉運危險廢物,全流程跟蹤、監管危險廢物的處理,落實環保隱患治理,確保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成效。
3.4 嚴格人力資源管理
在招聘新人員的時候,將企業的實際工作情況等非機密性事實告知受聘人員;在對員工的各培訓、管理、服務中,增進與員工之間的溝通,從而能夠更好的了解員工的表現、需求和心理狀態,降低職工突然離職的風險。對于一些生產經營管理方面和技術方面的商業秘密,建議和知悉秘密的直接責任人員簽訂保密協議并約定一定數額的違約金。
3.5 加強合同全過程管理
合同準備階段重視對企業的資信調查;合同訂立階段,仔細推敲合同的每一條、每一字,避免發生歧義,做到程序合規、內容合法、可操作可執行。
嚴格合同履行管理,重點監管合同是否按合同約定時間(包括但不限于交提貨、開工、中交、交付技術成果的時間等)、約定的質量(包括但不限于貨物質量、工程質量、維修質量、技術成果質量、服務質量等)、約定的付款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付款時間、付款金額、付款方式等)履行、履行合同是否違反法律法規或企業內部規章制度規定、異常履行合同是否按規定采取相應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備案、審批、簽訂補充協議等)以及合同履行是否有違反廉潔從業規定的其他情形,防范“重審核輕履行”。
4.結語
建立高效健全的法律風險防控機制是企業持續盈利的有力保證。這就需要化工企業不但要認真做好法律風險的識別工作,更應該思索法律風險的化解之策,實現企業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小海.企業法律風險控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6
2 ?朱承君[1].企業合同管理模式與體系建設若干問題探討[J].寧波經濟:三江論壇,2014(2):39-42.
3 ?王垠方,王家鈞.淺談國有企業法律風險與防范[J].神州,2017,0(28):225-228.
4 ?林琳.國有企業法律風險與防范[J].現代企業文化,2017,0(32):19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