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
摘 要:文化館總分館制度是我國實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極其重要的一環,本文以揚中市實施文化館總分館制度為探討對象,并從建設文化館總分館制度的必要性、揚中文化館總分館制度現狀和出現的問題、如何深化文化館總分館制度三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公共文化;文化館;文化服務
一 揚中市建設文化館總分館制度的必要性
(一)文化館總分館制度是打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最后一公里”重要環節
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難點在于能否有效覆蓋到基層的每個角落,長久以來,基層的公共文化服務如何做到有效供給一直是個難題,基層的問題得不到解決,那么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矩陣網絡就存在很大隱患。文化館總分館制度的建立就是為了能夠有效覆蓋“縣一鎮一村”三個層級,將公共文化服務的范圍一直延伸到最基層的鄉鎮,有效化解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后一公里”難題,實現文化資源的全覆蓋,保障基層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這種舉措既是社會公平正義和文明進步的體現,也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應有之義。
(二)實現文化資源共享,優化資源配置
《關于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總館對于分館的管理重在業務指導和資源調配”[1],其中關鍵就在于通過建設文化館總分館制度來整合地區文化資源,使老百姓能夠享受到最優質的文化惠民服務。目前,揚中市屬于縣級市,下屬四個鎮、兩個街道、兩個開發區(高新區和經開區),由于各個地區存在發展差異、文化差異,因此在文化資源上也存在先天差別。針對各個地區在文化資源上的差異,實施文化館總分館制度對于促進文化資源的合理配置有著很大的作用,有了總分館制度,許多活動和培訓項目就有了落實,文化總館與分館的一些閑置的資源也得到了有效利用,不僅有利于加強文化館與各個文化站、文化街道的業務往來,而且有利于整個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提高。
二 揚中文化館總分館制度建設的現狀與問題
(一)揚中文化館總分館制度建設的現狀
揚中文化館總分館制度規劃設計上,結合本地經濟、人口和社會發展狀況,制定文化館和分館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及服務目錄,統籌本地區群眾文化活動,為分館提供支持。在對外開放上,免費開放多功能廳、展覽廳、培訓教室、排練廳,免費為分館提供文化藝術輔導,公益性群眾文化活動,每周開放時間不少于42小時。在群眾文化活動上,統籌本地區群眾文化活動,每年組織大型群眾文化活動不少于12次,公益性培訓不少于12次,成立總管藝術團,擁有相對穩定并經常開展活動的文藝團隊不少于8支,業務文藝團隊下基層演出不少于20場。截止到當前,揚中市千人擁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面積新增7平米,建成省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14個,農村文化禮堂29個,各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100%建成文化館分館,每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人員編制3名以上,每個村(社區)至少配備1名公共財政補貼的文化管理員。
揚中文化館積極推行總分館制度以來,下鄉服務次數近百次,協作各分館做好“農民(社區)文化藝術節”、“鄉村行送文藝下鄉活動”、“藝術教育進社區活動”、“法潤江洲”法治宣傳巡演活動,服務演出活動九十余場。真正將惠民工作落到實處。這些活動走鄉村,進基層,迎酷暑,斗風寒,把黨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把文明的新風吹送田野鄉村,把文藝的甘霖灑進人們的心田,演出所到之處,總能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2018年由我館與油坊鎮聯合創作排演的小錫劇《阿旺的救贖》勇獲鎮江市群眾文藝政府獎金獎、第十三屆“江蘇省五星工程獎”。兒童故事《小青蛙搬家》榮獲鎮江市第三十屆少兒故事創作二等獎。
(二)揚中文化館總分館制度建設中發現的問題
1.公共文化服務人才隊伍建設與管理
實現文化館總分館制度以來,發現公共文化服務人才隊伍的培養與管理是決定文化館總分館制度的成敗所在。當前揚中市文化館總分館的文化人才隊伍存在三個問題,分別是人才結構不合理、人才素質不全面、人才培訓不得力。造成這三個問題的原因既有文化系統外部的體制因素影響,如政府之前重經濟輕文化政策導向的慣性效應影響;也有文化系統自身在管理機制上不足所造成,如對專業技術人員缺少獎懲制度的約束和系統規范的業務培訓。
2.公共文化服務方式陳舊
在有些公共文化活動中,我們會發現群眾的參與熱情不足,文化設施的利用率不高,究其原因,是因為公共文化服務方式陳舊,沒有滿足群眾對文化需求的多樣化、多層次化要求,忽視了對文化表現形式和傳播手段的創新,導致公共文化服務的總體能力在舊有基礎水平上提升有限,文化供需之間存在的巨大結構性缺陷。因此,我們要重視廣大群眾參與文化活動意愿,理解他們期望成為基層文化的主角的心態,善于利用各種手段來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積極引導人民群眾在參與過程中實現自我服務、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傊?,要千方百計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讓公共文化服務充滿民生溫度
三 深化文化館總分館制度建設的相關建議
針對文化館總分館制度在主體定位上的模糊現狀,要找準定位,積極創新。在當今時代改革開放理念的影響和促進下,轉變文化館總分館相對獨立的個體,將區域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人員、經費、設施和平臺等資源進行統一配置,藝術生產、文藝活動、文化服務等運作實踐統一規劃,構建起一個統一管理,形成一個整體運營的新型文化館總分館體系。要由縣區政府牽頭,理清各個層級隸屬,不但在形式上形成重構,更要在機制上進行重置。要建立好政策保障機制,切實履行總分館職責。各級黨委、政府作為責任主體,為文化館總分館體系建設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經費保障、組織保障,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永恒. 促進資源和服務下移, 提升基層文化服務能力——《關于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解讀[J]. 圖書館雜志, 2017(0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