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作學習是當前教育領域比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模式,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與相互學習,相互激勵,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本文對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班級合作學習小組的建立進行了研究,并提出在新課標要求下如何合理構建班級合作小組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英語;合作學習;班級小組
【作者簡介】楊婷(1986-),女,甘肅蘭州人,蘭州市安寧區十里店小學,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工作。
筆者所在學校作為一所教學質量較高的知名小學,存在班級規模較大的情況,這對于小學英語這門學科的教學效率有較大的影響。本文依托蘭州市個人課題課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開展小組互助合作學習模式的行動研究》以十里店小學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訪談、觀察和文獻學習等方法,對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班級合作學習小組的建立進行了研究,并提出在新課標要求下如何合理構建班級合作小組的建議。
一、小學英語班級小組合作學習實施現狀
1.小組合作學習時間有限。目前的合作學習由于教學任務繁重,合作學習時間嚴重被壓縮。通常在每節課中,能留出5到10分鐘的時間來進行合作學習已屬不易,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如果不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與引導,合作學習往往流于形式。
2.小組合作學習分組不合理,未考慮學生個體差異。在有限的合作學習時間內,通常的分組以學生座位次序為依據采用就近分組模式,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而且座位次序往往在一段事件后會發生變化,這樣就勢必導致合作小組成員經常變化,對于學生熟悉合作伙伴也存在不利因素。《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創設出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教學環境,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與能力,從而促使全體學生能夠在原有基礎上有所發展”。
3.小組合作學習評價形式單一。首先,公式化學習現象嚴重,學生學習總是跟著老師走,學生思維固化,視野被局限,學生語言學習只是進行低層次的模仿,思維得不到拓展。其次,情境性缺乏。在傳統小學英語課堂中,學生學習評價忽視學生對語言學習在情境中的運用,使得學生英語學習缺乏生機和活力。
二、差異化的小學英語班級小組合作學習構建原則
1.充分了解學生個體差異,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不同的學生,勢必在智商水平、基礎知識扎實程度、交流溝通技能以及自身性格方面存在很大差異。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因材施教、有的方式,實現學生獲得符合自身特點的最大程度的發展的根本基礎。這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熱情進行了解和調研。
2.教學目標差異化,依據不同分組進行差異化設計。教學目標通常根據教學大綱為基礎而設定,這樣略顯單一的教學目標,難以滿足每個學生發展的要求。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必然存在差異,講的深了有人不懂,講的淺了好學生不愛聽。在分組合作學習中,通過以不同的分組進行差異化教學目標為指導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同時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應廣泛收集資料,精心設計擴展學習目標來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作到因材施教。
3.評價機制多樣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通過調研訪談,發現目前小學生的內部動機發展還不完全,外部動機占主導指揮學生學習行為。只有較少的一部分學生認為學習英語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自己非常有興趣。不少學生仍然認為學習英語只是自己的一項學習任務,甚至有一部分學生認為學習英語是一種負擔。學生同樣是社會的一部分,同樣受到情感和人類社會性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努力學習是為了獲得家長、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和尊重。通過引入多樣化的評價交流機制,有利于激發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的學習興趣,使枯燥的學習內容通過合作學習活動的形式呈現,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提高學習積極性。
三、針對差異化的小學英語班級小組合作學習構建的幾點建議
1.合作學習小組的合理組建。首先,對于學習小組的組建,在小組規模方面應予以控制,以4-6人為宜,人數過多會有個別學生難以獲得交流發言機會,合作學習淪為個別優秀學生的個人秀。人數過少則容易冷場,不利于課堂討論氛圍。其次,小組成員的確定要考慮學生的差異性,建議根據調研訪談的結果,結合學生英語學習成績進行差異化分組。最后,在小組成員確定后應盡量保持長期穩定,有助于提高組員之間的合作效率。
2.合作學習小組的學習任務和組內分工設計。根據學生差異,教師應設立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并對于每個小組的學習任務進行引導和解釋,確保小組成員充分理解任務目標。同時由于學生的自主分工能力與成人存在一定差距,建議在合作學習推行的初步階段由教師參與指導組內分工,合理分解每個學生的任務,注重每個人在小組中的角色分配,在合作模式基本成型后由學生進行自主分工。
3.合作學習小組的組間合作與成果交流評價機制。合作學習除了學習合作小組內部的合作之外,可以通過組間合作的方式,讓不同的小組對相互之間的合作成果進行交流評價。成果的展示可以由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展示合作學習成果,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同時,教師應當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或者下次課對學生進行測試,檢驗學習效果。
四、結論
通過此次課題研究,深入了解了合作學習在英語課堂中的重要作用。合作學習實現了學生與學生以及學生與教師的差異互補,在教學中引入了競爭與展示的環節,增加了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獲取信息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王嘉欣.基于學生個體差異的小學英語合作學習策略研究[D]. 陜西師范大學,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