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玉

摘要:目的:探究我院靜脈藥物使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的用藥情況,提高臨床用藥安全。方法:統計我院2018年靜脈用藥醫囑情況,參考2015版中國藥典,使用審方軟件進行不合理醫囑審查。結果:經過分析,我院在2018年存在298條不合理的靜脈用藥醫囑,包括34條用法用量不當、107條溶劑選擇不合適、30條藥物濃度使用不當、17條配伍不當。結論:通過對我院靜脈藥物使用進行審查,大多數不合理醫囑可被發現和攔截,從而提高用藥的安全。
關鍵詞:靜脈用藥? 審核? 不合理醫囑
靜脈用藥配置中心是指在符合藥物特性和國際標準的操作環境中,由專業藥學人員按照標準流程和過審的處方,進行藥物的配置。我院在2012年建成配置中心,在2018年引入新的審方系統。下面通過分析我院發現的不合理醫囑情況,進一步強化用藥質量。
1資料與方法
參考2015版中國藥典、各類用藥指南、說明書等,利用審方軟件對我院靜脈用藥醫囑進行嚴格的審核,將各類不當用藥醫囑分類整理,分析易出現不當用藥醫囑的情況。從選擇溶劑、用法、用量、配伍等各方面查找不合理醫囑。
2結果
在2018年共發現并干預不合理靜脈用藥醫囑298條,包括用法、用量不合理、溶劑選擇不合理以及選用濃度不合理等。具體情況見下表。
3討論
3. 1溶劑選擇不合理
溶劑選擇不合理在醫囑不當占據了最大的一部分。醫生在開藥時側重點更多放在了藥物功能和療效上,對于藥物的具體使用細節,例如選擇溶劑等有時會忽略,這就導致了很多藥物的溶劑選擇不當。例如紫杉醇是脂質體,只能溶于5%濃度的葡萄糖溶液,而不能使用氯化鈉或其它溶液稀釋溶解。多烯磷脂酰膽堿只能使用葡萄糖溶液溶解,嚴禁使用含電解質的溶劑等。此外,中藥制劑作為我國醫學發展的特色制劑,為我國醫藥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但中藥制劑同時也存在資料不完全,成分復雜等特點,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丹參注射液內含多種有機物,在用氯化鈉溶液稀釋時易發生輸液反應。
3. 2用法、用量不合理
在藥物使用過程中,應嚴格遵照說明書制定用法、用量,不能隨意更改用藥的劑量和頻次。否則不但可能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還可能會增加耐藥性,影響藥物療效。例如,在靜脈使用阿奇霉素時,臨床開具是一天兩次滴注,但由于阿奇霉素是大環內酯抗生素,半衰期較長,所以一日一次就可以達到療效。在使用頭孢曲松時,臨床處方是一天兩到三次,但頭孢曲松是β-內酰胺類藥物,半衰期為8小時,每天一次即可保持血藥濃度,增加給藥次數并不能增加療效,還可能促進耐藥性產生。在臨床靜脈使用香菇多糖時,開具處方為每日一次靜脈滴注。但香菇多糖易發生嚴重的副作用,故應該一周使用一到兩次。
3. 3濃度選擇不合理
選擇合適的藥物濃度對于藥物療效至關重要,配置藥物的濃度不合理不僅會降低療效,還會增加副作用發生幾率,影響藥物的穩定性和輸注時間。例如使用依托泊苷時,應注意其最高濃度具有限制,最低稀釋濃度為0. 25 mg / ml。所以每10 mg依托泊苷至少應加入 40 ml 的溶劑稀釋。在使用吉西他濱時,由于其半衰期短,要求輸注時間要短,若超過半小時則會降低療效。在使用蔗糖鐵注射液時,由于該注射液是膠體,溶劑過多會破壞膠體穩定性,所以每毫升蔗糖鐵注射液最多加入20ml溶劑。在靜脈奧美拉唑的使用中,由于其穩定性差,易發生變性分解,故應使用專用溶劑。且有效保存時間極短,所以溶劑量要少。
3. 4藥物配伍不合理
多藥并用滴注是是臨床上常見的治療方法,通常會多種藥物一起輸注,以減少患者的負擔和痛苦。但同時不同藥物理化性質不同,如果配伍不當則會發生化學反應,增加了用藥的風險,降低療效。例如,臨床使用維生素 C 和胰島素進行配伍時,由于維生素 C 呈弱酸性,而胰島素卻是弱堿性的,這兩種藥物配伍就會導致胰島素失活。在使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時,不能與復方甘草酸苷等堿性藥物連續注射,否則會產生乳白色沉淀,導致輸液管堵塞。在這兩種藥同時使用時,可以選擇用0. 9% 濃度氯化鈉注射液進行間隔沖洗輸液管。此外,在臨床上使用10%濃度氯化鉀和脂肪乳配伍時,由于脂肪乳注射液是大豆油被乳化后形成的,實質上是水包油小滴劑,它的磷脂分子對整個微粒的穩定性起到關鍵作用,其表面有帶電負性的疏水和親水基團以及zeta電位,改變PH和電解質濃度會破壞藥物的穩定性,導致變色和脂肪粒積聚。
4 結論
綜上,我院在靜脈用藥中還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醫囑,主要包括藥物的用法、用量、使用濃度、配伍和溶劑選擇等。產生原因主要是藥品種類多、藥品信息更新不及時、臨床醫師對藥品的掌握不夠全面等。建議醫院加強對醫師用藥的培訓和考核,對性質特殊的藥物加強宣傳。通過我院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引入新的審方系統,可以有效發現和攔截不當用藥醫囑,提高用藥水平,保證患者的用藥安全。
參考文獻:
[1]郭粵霞,余微蘭,鐘洪蘭.2016—2017年靜脈用藥配置中心不合理醫囑分析[J].現代醫院,2018,18(11):1579-1581.
[2]袁芳.某院2017年靜脈配置中心不合理醫囑分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22):28-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