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書法鑒賞教育是書法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對豐富學生書法藝術知識、提升學生書法藝術素養、激發學生書法藝術興趣具有促進意義。素質教育推廣的今天,書法鑒賞教育在各大院校中備受歡迎。然而,在書法鑒賞教育開展過程中去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書法鑒賞教育質量不高。對此,本文著重分析書法鑒賞教育在書法教學中的應用現狀,提出書法鑒賞教育在書法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書法鑒賞教育;書法教學;藝術
引言
書法是我國傳統藝術瑰寶之一,具有獨特的藝術性與實用價值。隨著漢字的發展,歷代書法家也不斷的涌現,書法教育也隨著書法藝術的發展而創新與改革,當代書法教學更具有肩負學生全面發展的崇高使命。而在書法教學中,開展書法鑒賞教育,有助于促進書法藝術的進一步傳承。因此,在書法教學中,教師應重視書法鑒賞教育的開展,進而增強學生藝術素養。
一、書法鑒賞教育在書法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一)情感滲透缺乏
書法是一門藝術課程,為學生開展書法鑒賞教育,能夠增強學生審美藝術能力。情感滲透是開展書法鑒賞教育的核心內容,只有教師借助書法作品,帶動學生情感,讓學生情感與書法作品形成共鳴,進而才能夠促進學生更好的理解書法作品內涵。然而,在當前書法教學中,教師情感引領存在一定的缺失,使學生對書法作品感悟能力低下,進而導致學生書法鑒賞能力低下。
(二)理論與實踐脫離
書法鑒賞教育的開展應結合審美規律進行實踐教學,而不能夠憑借書法作品的一般性進行介紹。從書法課程體系與書法教學模式而言,書法鑒賞教學的開展容易走向重鑒賞輕實踐教學模式中。書法鑒賞教育通常是在人數較多的合班環境下開展的,很難合理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尤其是對書法用筆技巧等內容實踐受到限制,導致學生書法實踐能力培養不佳。
二、書法鑒賞教育中書法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充分認識書法鑒賞教育的目的
“為人的全面發展而藝術”理念的提出,要求藝術家在藝術創造中不僅要考慮作品對人的全面發展作用,還要求教育領域應正確引領學生鑒賞美、欣賞美、對待美,使學生在藝術鑒賞中受到多方面的教育,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人的全面發展視角而言,書法鑒賞教育應通過讓學生多欣賞、多接觸各種風格的書法作品,引領學生理解現實生活與書法藝術之間的關系,帶動學生情感,增強學生熱愛藝術情懷,使學生掌握正確鑒賞藝術方法,進而培養學生藝術鑒賞能力。
例如:在書法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講解古人五品書法方法,即逸品、神品、秒品、佳品、能品,使學生在書法鑒賞中,有方法可用,遇到不懂的書法作品能夠按照此方法進行鑒賞。同時,教師借助書法作品呈現出來的點、線要素,與其作品內容相互作用而呈現出來的藝術感情,去體驗、識別書法作品,以此增強學生情感體驗能力與情感識別能力,進而促進書法鑒賞教育運用到書法教學中。
(二)培養學生鑒賞心理
書法是造型藝術,具有意蘊美、形式美、情感美等審美因素。意蘊美,是藝術家在書法創作中呈現的意境,這種意境能夠帶動鑒賞者情感,使其情感與書法作品形成共鳴,進而增強學生對書法作品的感悟能力;形式美,體現在書法作品的線條、布局是否恰當。人們在接觸藝術的第一步應增強感受藝術審美形式,品味書法作品中的布局、線條等。情感美是藝術家通過線條、章法等形式,傳遞的情感,這種情感在書法鑒賞教育中會被他人感受與識別到,也是一種認知活動。
在書法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鑒賞心理,帶領學生去鑒賞書法作品,讓學生去感受書法作品中的情感美、意蘊美、形式美,增強學生鑒賞技能,使學生在鑒賞中形成鑒賞心理,進而培養學生書法綜合素養。同時,在書法鑒賞教育中,教師以問題為導向,引領學生去思考、探究書法作品,將學生分成小組合作模式,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鑒賞作品,增強學生對書法作品的感悟能力與體驗能力,之后教師引領學生去臨摹作品,教師發揮引領作用,規范學生書法技能,進而培養學生書法實踐能力。
(三)創新教學模式
書法鑒賞教育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己任,然而如何才能夠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一直是教育工作者較為關注的話題。本論文認為:在書法鑒賞教育中,應轉變傳統教育理念,創新單一授課模式,不僅應滿足學生對書法知識性的了解,還應該在情感、思想上帶動學生,使學生受到一定的啟發,增強學生教育體驗能力,進而才能夠培養學生書法鑒賞能力。在開展書法鑒賞教育中,教師從以下幾方面實施。首先,發現論。美學觀認為:美無處不在。正如藝術家羅丹而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可見,書法作品中美,是用鑒賞者眼睛發現的。因此,在書法教學中,教師應引領學生去發現書法作品中的美,教授學生如何去發現美的方法,增強學生發現美的意識。其次,接受論。美學觀念認為:美在于接受,在于學生主動接受由語言傳達的美的信息。因此,在書法教學中,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將書法教學中的美呈現給學生,為學生營造一種意境,帶動學生情感,進而使學生更好的接受美。
以上所述的兩種教學方法,都能夠帶領學生開展書法鑒賞活動,教師在教學中應靈活運用這兩種方法,可以將兩種方法相融合,一方面,增強學生鑒賞書法作品的主動性,另一方面增強學生書法技能,提升學生書法實踐能力,進而培養學生書法鑒賞能力。
綜上所述,書法教學是學校為學生實施美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對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藝術審美能力具有促進意義。在書法教學中,教師應重視書法鑒賞教育的開展,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根據學生發展需要,為學生提供多樣化風格書法作品,以情感為導向,帶動學生情感,增強學生對書法作品的感悟能力,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斌.“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模式在大學書法教學中的探索[J].藝海,2018(08):110-112.
[2]張萍.試析書法作品的情感因素與鑒賞教學的情感把握[J].美術教育研究,2017(04):108+110.
作者簡介:
張梓真,女,漢族,1999-1-31,山東濟南人,曲阜師范大學,大二學生,班長,研究方向:書法學。
(作者單位:曲阜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