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輝
摘 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是一門必修課程,對于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和道德修養都具有很好的推動作用。但是實現這樣的育人目標需要教師首先提升學生的參與素養。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結合初中生的特點,開展相應的教學實踐,提升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認同,提升他們的思想認知,將道德與法治課程真正滲透在學生的生活中,提升他們的社會參與力度。本文結合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實踐,提出了一些教學策略。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公共參與素養
新課標指出,要在“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重視“公民意識”教育,而實現學生“公民意識”的基本前提是提升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的認同,提升他們的參與度。每個初中生是社會中的一員,提升他們的公共參與性是擺在教師面前的重要任務。為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認識到公共參與的重要性,并采取積極的教學措施激發學生的參與度,提升學生的公共參與素養。
1.營造輕松氛圍,引領參與興趣
初中生的模仿心理依然很重,他們大多喜歡模仿教師的舉動和言行,為此,教師應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在平時的言行舉止中為學生做好榜樣。并且教師要做牢自己的專業知識,平時注意積累生活常見的知識,將之應用到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比如,教師要多關注法治與道德方面的新聞,并將它們分享給學生。教師要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發言機會,讓學生因為愛上道德與法治的課堂而愛上生活,從而提升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意識。教師在課堂中像維持社會和平那樣為學生創設和平和輕松的課堂氛圍,在講到一定的話題時,允許學生將自己的親身體驗和感受講述出來,讓學生獲得主人翁的地位,從而提升學生的公共參與度,加深學生對某一領域知識的領悟。比如,在講到“揭開情緒的面紗”內容時,因為當前的初中生正處于人生的青春期,他們的情緒大多都不穩定,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真心話大冒險”,讓他們說說自己是如何控制自己情緒的。因為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沒有硬性的任務要求,只要他們分享自己的切身經歷和感受即可,所以,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激發出來,大家都踴躍參與到有關話題的交流中。
2.創設課堂情境,培養參與習慣
傳統的“道德與法治”課堂,主要以老師“照本宣科”的講解為主,課堂形式呆板,學生聽得索然無味,學生參與力度較低。而在新的課程改革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課堂的魅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公共參與度。
比如,在學習“深深淺淺話友誼”這一章節時,我結合學生對于友誼的理解而組織了別開生面的辯論會。將不同見解的學生組成了幾個不同的辯論小組。為了讓學生辯論起來更有理有據,我給予了每個小組一定的時間進行討論和組織論據。如此,每個小組的成員都積極活躍起來。他們為了在辯論中“打敗”對方而彰顯出全組成員的一致意見。在這樣的課堂中,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的情境中提高了自己的公共參與意識,并意識到公共參與的樂趣和意義。
3.巧用社會實踐,提升學生素養
鍛煉學生“公共參與”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多多參加社會實踐,因為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提升學生學習動力的基本,也是加深學生體驗的動力,更是提升學生素質的基本保障。因為道德與法治課堂本身是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的,教師讓學生參與實踐可以加深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了解公共參與的具體程序,最終提升學生的基本素質。教師應在確保學生安全的前提下,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學以致用,完善從教材所學的內容,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比如,在學習“豐富的社會生活”這一課時,我組織學生參加了一些公益活動,其中有保護社區環境的活動。要求學生發現社區存在的環境問題并提出解決環境問題的方法。還組織過學生參加身邊“新聞紀實”的活動,讓學生用攝像鏡頭記錄下身邊的好人好事,將他們的事跡整理成“手抄報”,或撰寫成校園新聞稿。也曾組織學生關心身邊的老人,讓他們走進敬老院,與老人聊天,關心他們的生活起居和精神生活,幫助他們回憶之前的生活并寫成回憶錄等等。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能夠培養學生“關注生活,關注文明”的意識。在實際生活中,教師讓學生進行的實踐活動還有很多,只要利于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展,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師都可以進行有效的嘗試。
總之,“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初中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這門功課對于學生的思想品質和精神生活都有重要的影響。但是要想將“道德與法治”的思想滲透在學生的腦海,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需要教師采用多樣而多元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參與度。教師不僅要為學生提供活躍的課堂氣氛,更要為學生創設富有生活氣息的教學情境,還要帶領學生感受真實的生活,進行相關的實踐。在這些環節中,都需要學生真實參與到學習中,將他們的“公共參與”素養真正體現在教學中來,最終將學生培養成有責任、有擔當的好公民,進而實現道德與法治課的育人目標。
參考文獻:
[1]左健.培養公共參與意識,提升道德與法治素養[J].江西教育,2018(33):12-13.
[2]茍昭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41):70.
基金項目:
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培養學生公共參與素養的課例研究》(課題編號:JCJYB1909123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