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祺
摘要: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內蒙古自治區憑借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應該緊緊抓住這一發展戰略的契機,揚長避短地發展自己的優勢產業,積極做好各方面工作,全方位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促進內蒙古經濟的繁榮穩定發展。本文以此為視角,闡述了“一帶一路”的內涵,重點分析了內蒙古地區的優勢以及經濟面臨的契機和挑戰,最后“探究草原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的優化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一帶一路”;內蒙古;經濟;契機;發展
“一帶一路”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合作倡議,其中“一帶”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是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該倡議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旨在促進市場深度融合、資源高效配置、經濟有序自由流動,從而推動區域合作更加多元化、更深層次、更高水平,是沿線國家和地區實現合作繁榮的共贏道路。內蒙古自治區作為我國西北之窗,具有自身差異和區位優勢。“一帶一路”為內蒙古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為此應該探索自身發展模式,建設更加開放的窗口,進而實現地區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一、“一帶一路”倡議的基本思路
“一帶一路”倡議一經提出,便引發了各國的高度關注。該思路的宗旨是為了實現區域經濟共融,促進我國與周邊國家進一步開展科技、文化、經濟方面的深度合作,進而帶動并擴大與歐洲和太平洋國家的經濟往來。借助“一帶一路”有望達成與周邊國家實現經濟共同體,促進貨幣流通、民心相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政策溝通。其中“一帶一路”的遠景目標為貿易暢通,戰略基本保障為道路聯通和政策溝通。
二、“一帶一路”倡議下內蒙古地區的優勢分析
內蒙古自治區橫跨西北、華北、東北與蒙古國、俄羅斯交界,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自古就是草原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內蒙古應該充分利用中蒙俄經濟走廊的優勢,積極做好各方面工作,全面推進草原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下面就其集中優勢作簡要的分析。首先,內蒙古是我國向北開放的橋頭堡,國境線長達1221公里,對外開放口岸眾多且地域遼闊,作為中蒙俄經貿合作的重要平臺,應該充分利用地緣區位優勢,發揮橋梁與紐帶的作用。其次,中蒙俄三國貿易不斷擴大,內蒙古經濟互補性優勢進一步凸顯,逐漸成了最為密切的對外貿易伙伴。最后,中俄蒙三國雙邊關系良好,文化交流、地區合作、經貿往來不斷升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優勢為建設對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內蒙古經濟面臨的契機
(一)基礎設施建設勢必會日趨完善
目前內蒙古地區基礎建設方面雖然處于相對落后的階段,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引導下,道路橋梁建設、排水、防沙等基礎設施建設將會更上一個臺階,尤其是生態環境將會引起重視并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二)經濟發展將趨于平衡
內蒙古自治區跨越我國地理三個階梯,區域經濟發展相對緩慢,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區域發展將會逐漸趨于平衡,分層經濟發展現象將會得到徹底改變。
(三)口岸建設不斷健全
內蒙古地區重要的口岸包括二連和滿洲里口岸,雖然這兩個口岸十分重要,但是目前基礎設施建設仍有待于提升。而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內蒙古地區將會承擔大量進出口任務,進出口交易比例會不斷提升,為此需要口岸建設隨之跟進并不斷健全。
(四)降低供給側改革壓力
內蒙古地區同樣存在產能過剩問題,為此進行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而“一帶一路”倡議下,使得供需關系問題得到改觀,尤其是所輸出資源和勞動力將會承擔產能過剩問題,進而促進產業鏈條不斷協調。
(五)加快合作開放契機
針對“一帶一路”倡議,內蒙古地區必將會與鄰國加深合作共贏,在投資引進和對外投資中具有很大的契機。通過合作開放契機,內蒙古會得到一系列人力、技術、資金、政策的支持,進而全面提升內蒙古經濟發展。
四、“一帶一路”倡議下內蒙古經濟發展策略
第一,應該以公路為重點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綜合服務功能、標準和等級,完善路網布局,形成連接和輻射周邊區域的干線運輸網絡;第二,聚集各生產要素拓建產業合作區,極搭建合作平臺,實施配套產業和財政稅收政策,促進生產要素、服務、產品的聚集流動;第三,加大農牧業合作,共享農林經濟效益和技術成果,推進與俄羅斯、蒙古國的優勢互補和合作配置,有效實現互利雙贏;第四,結合地區優勢及特色推進金融合作,發揮互聯網功能創新發展商業模式,完善雙邊金融合作機制,改善資金不足現狀;第五,明確指導思想,堅持政府主導加強文化交流,定期舉辦民族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動,建立才培養合作機制,重點制定行動綱領、基本藍圖、發展目標、戰略定位、指導思想。嘗試推進文化產業以及內蒙古文化特區建設,加快綜合發展文化領域的開發。
五、結語
總之,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對于內蒙古自治區經濟來講,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為此自治區政府應該時刻做好準備,有效利用區位優勢,響應支持國家戰略號召,從長遠規劃人手,穩抓穩打,依托境內外兩個市場,投入國家戰略部署當中。此外,還應樹立危機意識,加強建設,促進沿帶貿易昌盛,最終實現口岸與腹地優勢互補,促進地區整體經濟實力的快速提升。
參考文獻:
[1]王玉紅.“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背景下以援助方式促進內蒙古與蒙古國的經貿合作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130-132.
[2]李加洞.構筑絲綢之路右翼——草原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可行性分析與內蒙古的路徑選擇[J].前沿,2015(3):15一19.
[3]崔雪妍,董佳宇.“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內蒙古經濟發展策略[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15):48-49.
[4]豐華.“一帶一路”下內蒙古經濟發展的機遇與挑戰[17.商業現代化,2016(26).
作者簡介:
陳瑞棋,中共通遼市委黨校,內蒙古通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