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經濟社會飛速發展,事業單位同樣面臨改革與轉型,隨著事業單位的業務范圍以及管理職能的不斷延伸,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而當前我國事業單位因為對內部審計工作重視程度不夠以及內審工作開展稍晚,許多方面存在需改進之處,這對行政事業單位發揮職能,管理單位內部風險與應對外部風險有著積極的作用。本文主要是針對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結合當前政府提出的要求以及形勢發展需要提出建議來提升內部審計工作,并在文中探討提升內部審計工作價值的方式。
關鍵詞: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價值
一、當前事業單位內審工作現狀
(一)對內部審計缺乏重視
審計工作通常是對被審計單位的財政、經營活動、財務狀況以及相關資料的真實性、合理性、合法性進行審查與監督。而內部審計工作則是由單位內部專門人員進行審計工作,目的是為了幫助部門以及單位內部管理人員實行最有效的管理。內部審計本身是一種監督機制,使行政事業單位自我約束的一種機制,也是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審工作發展重點。但是,從總體來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大多對內部審計工作沒有高度重視,主要表現在領導層對內審工作不夠重視,內審工作制度不夠完善,或者內審工作流于形式未落到實處。這些現象都會導致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工作難以發揮出有效作用,總的來說,就是事業單位的內審工作沒有規范化、制度化。
(二)內審工作缺乏獨立性
審計工作通常需要保證高度的獨立性,這樣才能發表公正客觀的審計意見。而內部審計工作同樣需要保持高度的獨立性,這樣才能有效發揮出內審工作的作用。內審部門作為監督的職能部門,應當保持公正、客觀、獨立,這樣才能有效發揮監管職能。事實上,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內審部門通常缺乏獨立性,主要表現在許多管理層領導凌駕于內部審計部門之上,沒有明確內審部門的獨立性,并且許多事業單位出現一人身兼多職,既擔任管理層又擔任監管人員的現象,導致監督工作缺乏獨立性與客觀性。并且有些事業單位將財務部門作為內審部門來執行內部審計工作,這就造成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現象,但是難以評價內審工作的可靠性。
(三)內審工作質量偏低
內審工作不同于審計工作,在審計目的,審計范圍等方面存在差異。內審工作涉及方面較少,許多行政事業單位將內審工作的重點放在財務審核工作上,對財務狀況的真實性與合理性進行核查,而忽視了其他方面,比如單位內部控制執行情況以及單位經營管理面臨的風險與潛在風險等方面。而在審計工作中,許多事業單位將審計工作的重心放在查找錯誤以及舞弊現象上,沒有嚴格按照審計制度執行審計工作,沒有對內審工作執行過程記錄并形成底稿,導致內審工作質量難以得到有效保證。
二、關于提升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的措施
(一)創建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環境
在當前形勢下,事業單位要全面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就必須要具備相應的工作環境,從而有效發揮出內部審計的作用。首先,事業單位要從組織結構上進行改革,設置內部審計部門,并且提高內部審計部門的地位,最重要的是確保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與客觀性。保證獨立性是開展審計工作的前提,而審計部門缺乏獨立性,本身會受到其他部門以及領導層的干擾,導致出具審計意見以及開展審計活動都會受到干擾與影響,失去了內審工作的意義,也難以發揮出有效的監督作用。因而,只有高度的獨立性,才能確保審計部門以及審計工作能夠不受其他方干擾與制約,才能有效發揮出審計工作的公正與客觀。其次,在確保內審部門以及審計工作的獨立性之后,要完善內審工作的監督機制,這需要事業單位領導層給予高度的重視,提高審計部門的權威性,保障審計的監督職能有效發揮。并且,要在單位內部完善監督機制,不論職位大小都有權進行相互監督,并建立相應的舉報通道,保障舉報人的權益與安全,另外,對部分審計工作實施制度化與法制化,對違反制度的實施處罰,通過一系列措施來逐步提高審計部門以及審計工作的重要地位。
(二)利用內審工作來防范與應對風險
新形勢下,國家對事業單位的內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限于要充分發揮出內審的監督管理職能。相應的,內審工作要把握時代發展的要求,狠抓行政事業單位內審工作的薄弱點,否則就很可能顧此失彼。例如,在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實施以及風險方法等方面,許多事業單位的內審工作并沒有充分發揮作用。而在外部審計工作中,許多審計工作者通常會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設計與執行情況進行評價,從而找出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設計以執行存在薄弱環節,并提請被審計單位進行更正。而內部審計也應當對單位內部控制的設計與執行狀況進行分析與評價,對內部控制薄弱與出現缺陷的環節提請領導層加以關注,并對內部控制出現缺陷的環節提出建設性的改進意見。其次,要對事業單位面臨的風險進行分析與評估,要充分評估可能發生的風險與潛在風險,將事業單位面臨的風險進行歸類,針對不同風險采取不同的風險防范措施。
(三)運用先進的審計理念,采取有效審計措施
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迅速,傳統審計理念以及審計方法,難以滿足現階段內部審計工作的需求,采取有效的審計方法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升內部審計工作的效率,由于傳統審計工作考慮范圍不夠全面,不論是制定的總體審計策略還是具體審計方案或多或少存在不足,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響,造成審計效果大打折扣。對此,事業單位要與時俱進,適用不斷更新的審計準則以及審計理念,采取先進的審計措施,來完善審計工作。例如,學習外部審計工作利用他人工作或者采用計算機等智能設備來輔助審計工作。利用計算機來進行樣本篩選,并從樣本中抽取測試樣本,不僅能夠大大提高審計效率,而且還能夠降低人工抽樣造成的主觀性與隨意性影響。
三、關于提升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價值的路徑分析
(一)評價與改善事業單位風險管理工作
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開展需要保證高度的獨立性,首先,要從單位層面來考慮風險,在此基礎之上提出相應的風險應對措施,然后再從業務等層面來分析面臨的潛在風險。內部審計工作不同于外部審計工作,可以從單位的實際需求出發,進行主動的風險識別,并提出科學的風險防范方案。另外,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審計監管范圍不僅包含單位的各項經濟活動,而且包括其他業務活動,對各項活動暴露出問題實施有效的應對措施。而評價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對風險管理的狀況,能夠直觀地反映內部審計在管理風險存在不足之處以及工作的重心所在。
(二)評價與改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
評價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控制環境、風險評估、信息系統溝通與交流、控制活動、控制監督??刂骗h境是實施內部審計工作的環境,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原有的內部控制環境難以滿足現有需求,事業單位要完善內部控制環境,從而為審計工作開展提供良好環境。評價風險評估主要從風險識別、風險應對、風險防范三個方面進行評價。評價信息系統溝通與交流,主要評價事業單位內部監督機制是否有效運行,監督交流活動是否有效開展。而評價控制活動以及對控制的監督,主要是對控制是否執行以及相關控制的執行是否按照要求執行。通過對內部控制各個要素進行評價,全面了解內部控制出現不足之處,從而提請事業單位領導層進行改正,進行有效提升內審工作的價值。
四、結束語
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是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活動,通過內部審計來發現事業單位經營管理活動存在不足,并提出建設性的改進意見,從而優化事業單位的經營管理。因而,提升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工作以及內部審計工作的價值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賈皎月.審計推動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路徑初探[J].財會學習,2018,(8):78-79.
[2]曹明娟.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建設的研究[J].財會學習,2016(9)219+221.
[3]王霞.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能力的相關探討[J].財會研究,2019(11).
作者簡介:
曾珠,長江水利委員會綜合管理中心,湖北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