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儀 徐淑華
摘要:目的:了解使用中成藥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方法: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對我院2014-2017年上報的130例中成藥發生不良反應進行數據分析。結果:在這130例中成藥不良反應中,女性患者(74例)多于男性患者(56例),老年患者居多。以口服給藥發生ADR的幾率較高,且96.1%ADR為新的報告類型。ADR累及的器官主要以消化系統居多,其次為皮膚及其附件。在此次調查中發現患有骨骼系統疾病的患者發生ADR的比例較高,其次為呼吸系統。結論:重視對中成藥的研究及論證,及加強對老年患者使用中成藥后發生不良反應的檢測,以保證用藥的安全。
關鍵字:中成藥、不良反應
中成藥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以中藥飲片為原料,按規定的處方和標準制成具有一定規格的劑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劑[1]。隨著中成藥被臨床廣泛應用,中成藥的不良反應報告也隨著增多。本文用回顧性研究方法對我院中成藥不良反應報告進行統計分析,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報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的130例中成藥不良反應報告。對患者的性別,年齡、藥品類別、報告類型、累及器官/系統等進行統計分析。ADR因果關系判斷根據《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和管理辦法》制定的標準進行。
2.結果
2.1不良反應發生的性別及各年齡段分布情況
130例不良反應報告中,發生不良反應患者中女性(74例),多于男性(56例)。不同年齡段使用中成藥的患者都有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其中以中老年患者居多。見表1。
2.2不良反應報告類型及劑型關系
130例不良反應報告中主要以口服給藥(77例)發生率較高,占59.23%,其中新的報告類型為74例,占口服給藥發生不良反應中96.1%。見表2。
2.3 發生不良反應累及部位及臨床表現分析
在130例不良反應報告中發生不良反應累及的器官(系統)主要以消化系統居多,共67例,占51.54%;其次為皮膚及其附件31例(23.85%)。見表3。
2.4發生不良反應患者的原患疾病情況
在上報的130例不良反應報告中,用藥后發生不良反應發生率最高的是患有骨骼系統疾病的患者,為36例(27.69%),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次之,為30例(23.08%)。見表4。
3.討論
3.1中成藥發現不良反應與年齡及性別的關系
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報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的130例中成藥不良反應報告中,51-60歲及 60歲患者分別是30例及43例,分別占總數的23.08%級33.08%,占了總例數的56.15%。可見老年患者是發生不良反應的高于其他人群。老年患者是一個特殊人群,老年人的特點是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均處于衰退狀態。在
生理上,老年患者肝腎功能減退,且基礎疾病較多,需要長期服用慢性疾病的藥物,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要高于其他年齡段的患者[2]。所以為了使老年患者合理用藥,應多關注老年患者的藥效學及藥動學的特點,結合其自身的特點,做到個體化給藥,合理使用藥品,減少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其次在本次調查中,女性患者74例,占56.92%,男性患者56例,占43.08%,可見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更容易發生不良反應。這可能與女性比較敏感,對不良反應的關注度比較高有關。
3.2不良反應的報告類型及劑型的關系
在上報的不良反應報告中,新的(一般的)88例,占67.69%,其中口服制劑74例,占新的(一般的)84.1%。在此次分析中,翻閱了57個藥品的說明書,發現其中有39個藥品說明書中的【不良反應】【禁忌癥】都為“尚不明確”。由于好多中成藥都是復方制劑,其中有些主要成分的藥理作用、互相的作用、不良反應、配伍禁忌等研究資料都尚不清楚,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及論證。因此,應加強臨床研究,及時更新和完善藥品說明書,為臨床用藥提供有力的依據和標準。
另外,在上報的130例中成藥藥品不良反應中,有1例嚴重的不良反應是由中藥注射劑引起的,且危及生命。中藥注射劑成分復雜,提取工藝難以提純以及制備過程中混雜的微量不純成分、存放過程中發生的變化等[3]因素都會造成使用中藥注射劑時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所以在臨床使用中藥注射劑時,臨床醫生及護士應該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使用,根據個人體質權衡利弊,應謹慎用藥。
3.3 藥品不良反應累及器官及臨床表現的關系
在本次的調查中可以看出中成藥不良反應累及器官(系統)主要是以消化系統最多,臨床表現主要以惡心、嘔吐為主的胃腸道反應,其次為皮膚及其附件,臨床表現為皮疹瘙癢等過敏反應,這與文獻[4]不一致。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本次調查中口服給藥的方式多于注射給藥,所以導致胃腸道反應發的幾率大幅提升。所以在服用中成藥后如發生上述臨床表現時,應引起重視,及時治療,避免更嚴重的不良反應發生。
3.4 發生不良反應與患者的原患疾病的關系
發生藥品不良反應的患者中以骨骼系統疾病居多,其次為呼吸系統,再次為神經系統。此三種疾病也都以老年患者發病率最高,所以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也相應的提高。由于老年患者的特殊性,所以在對老年患者治療疾病使用藥物時要慎之又慎,做到量身定制個體化,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導原則[S].2010-06-11
[2]《中國國家處方集》編委會.中國國家處方集化學藥品與生物制品卷[M].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8:12
[3] 姜慧芳,程能能,杜文民.2004-2008 年上海市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中國臨床藥學雜志,2011,20(2):108.
[4] 汪明群,李書琴,趙明琴. 114例中成藥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中國藥業.2015,24(17),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