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承梅 胡艷玲 蘇紹玉 程紅 劉春華 陳濤蓉 時小丁


摘要:目的:探討新生兒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的研究趨勢。方法:利用共詞分析法,在PubMed中檢索關于PICC的論著,將符合納入標準的文獻導入書目共現分析系統(BICOMB),通過BICOMB系統確定主題詞的詞頻,生成高頻主題詞的詞篇矩陣。將高頻主題詞的詞篇矩陣導入SPSS軟件進行系統聚類法以得到主題詞聚類樹圖。最終對比不同時間區間的高頻詞和主題詞聚類樹圖。結果:通過PubMed數據庫進行檢索后,共命中符合納入標準的文獻2958篇。對比分析2013年以前和2013至2017年之間的高頻主題詞和共詞聚類分析結果后發現,2個研究時間區間大部分的研究熱點相同,但2013年以后部分研究熱點消失并且出現新的熱點。結論:共詞分析法能夠實現對PICC相關研究的變化趨勢的把握。
關鍵詞:經外周靜脈置入的中心靜脈導管;共詞分析;新生兒
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采用引導針經外周靜脈穿刺,將一根由硅膠材料制成、標有刻度、能以放射顯影的中心靜脈導管插入并使其頂端位于上或下腔靜脈內的深靜脈導管置入技術[1]。國內于20世紀90年代開始將PICC技術應用于新生兒,輸注有刺激性的藥物和靜脈營養[2],由于其具有操作簡單、成功率高、插管過程出現合并癥少、相對安全、術后易于固定等優點,目前已成為新生兒安全靜脈通路和高效腸外營養方式[3]。因此關于新生兒PICC技術的研究受到了持續地關注[4]。全面了解該操作的研究主題和研究趨勢,是醫務人員和科研人員開展新的研究課題的重要基礎,而借助于共詞分析(co-word analysis)可以較好地實現這一目的[5]。共詞分析是一種較新的文獻計量學方法,其原理是通過統計分析一組詞兩兩出現在同一篇文獻中的頻率,來反映這些詞之間關系的遠近,進而分析出這些詞所代表的文獻的主題[6] 。通過共詞分析,可以了解某時間段內一個科研主題的研究熱點,結合對不同時間段研究熱點的對比分析,就能夠把握研究主題的變化趨勢[7]。目前國內外均有文獻報道利用共詞分析進行學科熱點追蹤的研究,比如患者依從性的研究熱點[8]、癌癥護理的研究熱點[9]、限于某一期刊歷年報道的研究熱點[10]、限于某種藥物的研究熱點[11]等。但是已有研究多數在納入研究對象時,沒有將二次信息文獻比如綜述等排除,這就造成了納入信息的重復和干擾。另外,尚未見到利用共詞分析法來闡述PICC研究趨勢的報道。因此,本研究擬利用共詞分析法對PICC的研究趨勢進行闡述,并強調在文獻納入時應選擇一次信息文獻。
1 材料與方法
1.1 文獻檢索及納入
在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PubMed中進行檢索,檢索策略為:("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 [MeSH Terms])AND "infant,newborn"[MeSH Terms],檢索的時間為自數據庫建庫至2017年12月31日,檢索的語種限制為中文和英文。文獻納入標準:文獻的主題詞中有經外周靜脈置入的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和新生兒(infant,newborn),并且文獻的類型為論著。
1.2 方法
將符合納入標準的文獻以XML的格式導入書目共現分析系統(Bibliographic Items Co-occurrence Matrix Builder,BICOMB)[12],通過BICOMB系統可以確定主題詞的詞頻,并進一步兩兩統計高頻主題詞在眾多文獻中同時出現的頻率,最終生成高頻主題詞的詞篇矩陣。然后將高頻主題詞的詞篇矩陣導入SPSS 19.0軟件進行系統聚類法以得到主題詞聚類樹圖。聚類法中采用平均距離算法的組間連接(between-group linkage),并選擇Ochiai系數的計算方法。
2 結果
2.1 文獻檢索情況
通過PubMed數據庫進行檢索,共命中符合納入標準的文獻2958篇,逐年發表的文獻數量。其中2000年至2013年命中文獻共1552篇,主要主題詞/副主題詞1203個,選取詞頻≥12的30個主要主題詞/副主題詞為高頻詞(keywords with high frequency);2013年至2017年命中文獻共1406篇,主要主題詞/副主題詞1026個,選取詞頻≥12的30個主要主題詞/副主題詞為高頻詞。
2.2 PICC 領域高頻詞的變化趨勢
2013年以前的排名前10的高頻詞為:極低體質量新生兒(infant,very low birth weight);貴要靜脈(You want to vein);肘正中靜脈(elbow median vein);頭靜脈(head vein);顳淺靜脈(superficial temporal vein);早產兒(infant,premature);上肢靜脈穿刺(Upper extremity venous puncture);穿刺成功(puncture success);置管時機(Set the timing);血管選擇(vascular selection),見表1。
2013至2017年排名前10的高頻詞為:貴要靜脈(You want to vein);頭靜脈(head vein);肘正中靜脈(elbow median vein);顳淺靜脈(superficial temporal vein);早產兒(infant premature);極低出生體質量新生兒(infant very low birth weight);穿刺成功(puncture success);導管長度的測量方法(Method of measuring the length of the catheter);置管方法(catheterization method);上肢靜脈穿刺(Upper extremity venous puncture)。見表2。
其中2013年以前的排名前10的高頻詞中,有8個出現在2013年以后的排名前10的高頻詞中,有2個高頻詞(置管時機(Set the timing)和血管選擇(vascular selection))沒有出現在2013年以后排名前10的高頻詞中。提示2013年以前和2013年以后,關于PICC的研究領域大部分是相同的(8/10),只是關于PICC的病理學和代謝的研究已經不是2013年以后研究的熱點。另外,2013至2017年排名前10的高頻詞中,有8個出現在2013年以前的排名前10的高頻詞中,有2個高頻詞(導管長度的測量方法(Method of measuring the length of the catheter)和置管方法(catheterization method))沒有出現在2013年以前排名前10的高頻詞中。提示2013年以后,該關于PICC的研究出現了2個新出現的研究熱點,1個是PICC的微生物學的研究,1個是PICC的治療的研究。
2.3 高頻主題詞的共詞聚類分析結果
根據共詞聚類分析,可以看出2000至2013年之間PICC領域的研究有以下5大類研究熱點:①新生兒 PICC 置管時機(由4、16、23、29、12、26和7號主題詞組成);②新生兒 PICC 血管選擇(由5、30和21號主題詞組成);③ 新生兒 PICC 置入長度研究,導管末端最佳位置(由14和19號主題詞組成),不同穿刺部位的體表測量方法(由1、6、3和24 號主題詞組成),上肢肘部置管(由8和13號主題詞組成),頭皮靜脈置管(由2、18和22號主題詞組成);④新生兒 PICC 置管方法的改進,尤其是穿刺角度和直置式套管針替代法(由20和28號主題詞組成);⑤PICC 在臨床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具體包括導管移位、堵塞、感染、穿刺點滲血滲液等治療學研究(由10、25、17、27、9、15和11號主題詞組成)。
根據共詞聚類分析,可以看出2013至2017年之間PICC領域的研究人點有以下6點:①新生兒 PICC 置管時機研究(由4、17、10、2和15號主題詞組成);②新生兒 PICC 血管選擇,上肢肘部靜脈的選擇,頭皮靜脈的選擇,下肢靜脈的應用(由3、21、32、7、24、6、29和5號主題詞組成);③預防與控制并發癥的研究,尤其是長期輸液、多腔管路的并發癥的預防,以及針對導管移位的問題,合適的封管液和合理的封管方法(由1、16、13、31、9、18、20和27號主題詞組成);④三腔瓣膜式PICC的研究(由23、26、30、11、22、25、12、14和8號主題詞組成);⑤化學誘導物與PICC的關系的研究(由19號主題詞組成);⑥血液學研究(由28號主題詞組成)。
對比分析2013年以前和2013至2017年之間的共詞聚類分析結果,可以發現,2個研究時間區間共同的研究熱點有:新生兒 PICC 置管時機研究、新生兒 PICC 血管選擇、新生兒 PICC 置管方法的改進、新生兒 PICC 置入長度研究;不同的熱點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在2013至2017年之間出現了一些新的研究熱點,包括三腔瓣膜式PICC的研究,血液學研究與血流感染,PICC相關的膿毒血癥的預防,PICC與腸黏膜代謝的關系研究,PICC與炎癥因子的關系研究和化學誘導物與PICC的關系的研究;另一方面是2013年以前的一些研究熱點在2013年以后消失了,包括末端開口式PICC和三向瓣膜式PICC的研究。
3 討論
通過對比2013年以前和2013至2017年這兩個時間區間的PICC相關的高頻詞的變化,本研究發現:2013年以前和2013年以后,關于PICC的研究熱點領域大部分是相同的,但是末端開口式PICC和三向瓣膜式PICC的研究2013年以后不再是研究的熱點;同時2013年以后,出現了2個新出現的研究熱點,一個是三腔瓣膜式PICC的研究,一個是化學誘導物與PICC的關系的研究。另外,通過對比分析共詞聚類分析結果,本研究發現:一方面在2013至2017年之間出現了一些新的研究熱點,包括三腔瓣膜式PICC的研究,血液學研究與血流感染,PICC相關的膿毒血癥的預防,PICC與腸黏膜代謝的關系研究,PICC與炎癥因子的關系研究和化學誘導物與PICC的關系的研究;另一方面是末端開口式三向瓣膜式PICC的研究在2013年以后不再是PICC領域研究的熱點。
鑒于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發現了這2個時間區間的關于PICC的研究熱點,以及2個區間研究熱點的變化趨勢,說明共詞分析法能夠很好地實現對PICC相關研究的變化趨勢的把握[13]。既往文獻報道顯示共詞分析可以用于研究某種藥物的研究熱點、某種治療的研究熱點、某種疾病的研究熱點,某個領域研究趨勢的變化等等[14-16] 。這些文獻初步顯示了共詞分析這一工具在信息挖掘領域的潛力。本研究的創新點:①首次利用文獻計量學方法中的共詞分析對PICC的研究趨勢進行分析,國內外尚未見已發表的相關報道;②共詞分析中入選的文獻均為論著,排除了綜述、述評等2次文獻中的重復信息對主題詞詞頻的干擾。因為最核心的研究成果一般都是通過論著這種文章形式來展現的,在對研究熱點進行共詞分析時,如果將2次文獻也納入進來,就會造成選擇偏倚。然而近年國內外的其他主題的共詞分析在納入研究文獻時,尚罕見將2次文獻排除的描述。高頻詞數量的選擇目前沒有統一的標準[17]。目前確定高頻次的數量,一是依靠作者結合自己研究的熱點問題的具體情況進行主觀確定;一是依靠一些統計學方法進行客觀確定,但是這些指數的普適性還沒有得到學界的完全認同[18]。
本研究中,采用多數文獻采用的高頻詞數量的選擇方法,即依據PICC領域的熱點進行了主觀選擇,將出現頻率不低于12的主題詞定義為高頻詞進行了共詞分析。進行科研選題之前,必須要充分了解一個研究領域的研究現狀,尤其是該領域的近期研究熱點。傳統的快速獲取文獻信息的一個重要的常用方法是進行已有文獻的綜述或者閱讀近期發表的文獻綜述。通過回顧既往發表文獻的研究主題,能夠了解最新的行業動態,并指導研究人員進行選題和確立研究方向。高質量的專家綜述可以讓研究者快速了解行業的最新研究熱點,但是綜述的主題和具體的主題則完全取決于專家的主觀取舍,并不能保證全面的納入所有的研究的成果。共詞分析可以找出的熱點是采用的基于高頻詞匯的綜合分析;而專家綜述的熱點,是基于專家對于相關領域的熱點的主觀判斷。因此,共詞分析實現的研究熱點的判斷,是相對比較客觀的,尤其適合于那些要對此前陌生的學術領域開展創新性研究工作的人員。有學者通過對比共詞分析和專家綜述體現的研究熱點后發現,共詞分析能夠準確反映研究熱點,并且操作比文獻綜述更加簡單和高效[19,20]。
通過本研究可以看到,共詞分析法能夠勝任對于PICC研究趨勢的把握。如果要進行PICC領域的研究,必須要全面的了解PICC相關的研究熱點和變化趨勢,共詞分析法能夠實現這一數據挖掘的目的。同時,這一方法不僅僅限于某一學術領域,它可以被用于嘗試探索任一研究主題的熱點挖掘和趨勢判斷,它在其他領域的作用尚待進一步研究的證實。共詞是一種重要的方法學工具,可以被廣大科研人員和醫務工作者很好的利用,以更好地服務于自己關注的研究領域的工作。本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是一項針對PICC研究熱點變化趨勢的報道,研究的對象比較單一,結論的得出也是基于對PICC這一單一領域的趨勢研究。因此,是否具有普適性,尚待不同領域的同類研究來驗證。
參考文獻:
[1].Tauzin L,Sigur N,Joubert C,Parra J,Hassid S,Moulies ME. Echocardiography allows more accurate placement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in low birthweight infants. Acta Paediatr.2013,102:703-6.
[2].Odd DE,Page B,Battin MR,Harding JE. Does radio-opaque contrast improve radiographic localisation of percutaneous central venous lines? 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2004,89:F41-33.
[3].Webster NJ,Page B,Kuschel CA,Battin MR. Digital imaging does not improve localization of percutaneously inserted central lines in neonates. J Paediatr Child Health.2005,41:256–9.
[4].Sneath N. Are supine chest and abdominal radiographs the best way to confirm PICC placement in neonates? Neonatal Netw.2010,29:23-35.
[5].Sette P,Azzini AM,Dorizzi RM,Castellano G. Serendipitous ECG guided PICC insertion using the guidewire as intracardiac electrode. J Vasc Access. 2010;11:72.
[6].Smith B,Neuharth RM,Hendrix MA,et al. Intravenous electrocardiographic guidance for placement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J Electrocardiol. 2010;43:274-8.
[7]. Pelagatti C,Villa G,Casini A,Chelazzi C,De Gaudio AR. Endovascular electrocardiography to guide placement of totally implanTable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in oncologic patients. J Vasc Access. 2011,12:348–53.
[8].Chock VY. Therapeutic techniques: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in neonates. Neoreviews. 2004,5:e60–2.
[9]. Nichols I,Doellman D. Pediatric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lacement: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technology. J Infus Nurs.2007,30:351–6.
[10]. de Carvalho Onofre PS,da Luz Gon?alves Pedreira M,Peterlini MA. Placement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in children guided by ultrasound:A prospective randomized,and controlled trial. Pediatr Crit Care Med. 2012;13:e282–7.
[11]. Abdeyazdan Z,Sheikhan-Sudani E,Sadeghnia A,Talakoub S. Effect of using static ultrasound technique on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insertion success rate in neonates in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Iran J Nurs Midwifery Res.2014,19:643–6.
[12]. Fleming SE,Kim JH. Ultrasound-guided umbilical catheter insertion in neonates. J Perinatol.2011;31:344–9.
[13].Foster JP,Dawson JA,Davis PG,et al. Routine oro/nasopharyngeal suction versus no suction at birth.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7 Apr 18;4:CD010332.
[14].Hofmeyr GJ,Kiiza JA.Amnioinfusion for chorioamnionitis.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6 Aug 24;(8):CD011622.
[15].Bruschettini M,Zappettini S,Moja L,et al. Frequency of endotracheal suctioning for the prevention of respiratory morbidity in ventilated newborns.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6 Mar 7;3:CD011493.
[16].Achermann Y,Seidl K,Kuster SP,et al. Epidemiology of Methicillin-Susceptible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a Neonatology Ward.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15 Nov;36(11):1305-12.
[17]. Jain A,McNamara PJ,Ng E,et al. The use of targeted neonatal echocardiography to confirm placement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in neonates. Am J Perinatol. 2012;29:101–6.
[18].Katheria AC,Fleming SE,Kim JH.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ultrasound-guided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compared with standard radiograph in neonates. J Perinatol. 2013;33:791–4.
[19].Tsai MH,Wang SH,Hsu JF,et al. Clinical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s caused by Candida albicans in children from 2003 to 2011.Clin Microbiol Infect. 2015 Nov;21(11):1018.e1-8.
[20].Barbedo LS,Vaz C,Pais C,et al. Different scenarios for Candida parapsilosis fungaemia reveal high numbers of mixed C. parapsilosis and Candida orthopsilosis infections.J Med Microbiol. 2015 Jan;64(Pt 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