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利

摘要:目的:觀察老年性腦血栓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80例老年性腦血栓患者實施此次研究,時間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40例)和對照組(40例)。觀察組使用綜合性護理,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護理后 SDS、SAS評分改善程度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7.50%,對照組為25.00%(P﹤0.05)。結論:將綜合護理用于老年性腦血栓治療中,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極高。
關鍵詞:綜合性護理;老年性腦血栓;并發癥
腦血栓臨床上較為常見,多見于老年群體。該疾病發展迅速,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并且因為通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身體機能退化,并且因為疾病導致的不良情緒,增加臨床工作難度。綜合護理可對患者就診過程進行全面統籌,將患者作為護理中心,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及醫療風險[1]。此次研究中,選擇我院老年腦血栓患者,對其實施綜合護理,觀察患者好轉情況。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80例老年性腦血栓患者實施此次研究,時間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40例)和對照組(40例)。觀察組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62~82歲,平均年齡(70.21±5.68)歲;對照組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70.52±5.54)歲。兩組患者差異不大,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具體包括:(1)幫助患者辦理入院手續,安排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安置,掌握患者基本情況,告知其檢查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項,緩解其不良情緒,提升治療依從性。對患者病例資料進行整理,對隱藏的風險進行分析,制定護理措施,強化夜間巡視力度,向患者發放安全條例及健康手冊,對預防控制措施進行制定。
(2)告知患者及其家屬該疾病相關知識,使患者能夠正確面對該疾病。提升患者應急處理能力、風險評估能力及自我保健意識,家屬可在一旁進行監督。護理人員應與患者主動交流,樹立信任感,耐心傾聽患者訴求,并對其合理要求盡量滿足,告知家屬應對患者進行鼓勵與安慰,使其感受到溫暖。
(3)注意對患者補充營養,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油膩辛辣食物,具有吞咽功能障礙及手腳不便患者食用黏稠或者流質食物。避免出現嗆咳。保持患者皮膚、口腔、呼吸道清潔。禁煙酒。
(4)早期由護理人員對患者四肢進行活動,循序漸進至床邊運動,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進行鍛煉,并對其進行鼓勵。并通過讀書看報等,與患者進行交流,提升其邏輯思考能力及語言能力。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注意病情變化,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飲食護理、保持口腔及呼吸道清潔等。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SDS、SAS評分及并發癥發生情況。使用SDS(抑郁自評量表)、SAS(焦慮自評量表)評價患者心理狀況,50分以下,表示患者無抑郁、焦慮狀況,51-60分表示輕度抑郁、焦慮,61-70表示中度抑郁、焦慮,71分以上表示重度抑郁、焦慮。分數越高,患者負面情緒越嚴重。并發癥包括:壓瘡、泌尿系統感染、呼吸道感染。
1.4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17.0軟件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使用t來進行檢驗,用(x±S)表示,計數資料使用X2來進行檢驗,用率(%)來表示,(P﹤0.05)為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并發癥對比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7.50%,對照組為25.00%(P﹤0.05)。詳見表1
2.2? SDS、SAS評分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SDS評分為(41.01±5.13)分,對照組為(46.13±5.44)分,觀察組護理后SAS評分為(39.54±5.46)分,對照組為(47.25±5.61)分,經對比有統計學意義(t=4.331,P=0.000;t=6.229,P=0.000)。
3討論
腦血栓疾病臨床上較為常見,多發于老年群體。患者出現該疾病后,可造成語言及肢體障礙,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及日常生活能力。患者身心遭受巨大變化,對精神造成嚴重沖擊,影響社會及患者家庭[2]。
因此,需對該疾病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對其實施針對性心理護理,使患者能夠用正確的態度來面對現實,消除其急躁、焦慮、失望、悲觀等負面情緒,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促進患者早日回歸社會及家庭。大部分腦血栓患者生活無法自理或者生活能力差,并且需要反復住院,子女自身工作較忙,患者遭受精神與疾病的雙重折磨,導致其產生焦慮、孤獨等感受。所以,護理人員應對老年患者提供尊重與關心,盡量滿足患者要求,并幫助患者解決困難。腦血栓患者心理活動存在一定規律,初期表現為不安及焦慮,中期為急躁煩憂,后期為患者角色習慣化及依賴感,以上心理特征均會對患者康復及治療造成負面影響。所以,護理人員應全面掌握患者心理,發現不同患者之間的差異,進行個性化對待,保持患者情緒穩定,避免患者出現新的康復心理障礙。患者大部分都有個人愛好,護理人員應對患者仔細觀察,如條件允許,可以對患者進行個體化、針對性活動,例如可提供棋類、撲克、書藉報刊等,促進患者康復[3]。
此次研究中,選擇我院老年性腦血栓患者,對其實施綜合性護理措施,可看出觀察組護理后 SDS、SAS評分改善程度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7.50%,對照組為25.00%(P﹤0.05)。表明綜合護理對患者康復具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將綜合性護理用于老年腦血栓患者治療中,可改善患者負面情緒,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幾率,具有臨床使用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張建璞,李紅云,李想. 綜合性護理干預在老年性腦血栓患者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64(7):56-58.
[2]陳杰英. 優質護理干預在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3):271-272.
[3]史燕. 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在腦血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46(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