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林
摘? 要:進餐環節是幼兒一日生活中保育工作重要的環節之一,幼兒時期也是良好進餐行為養成的重要時期,良好的進餐行為有利于幼兒自身的發展。通過對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進餐行為習慣的觀察,發現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進餐存在進餐獨立性、進餐專注性、進餐速度、挑食偏食四個維度的問題。因此對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進餐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分析和研究,并從家庭、園所、幼兒自身能力三個方面提出相關解決策略。
關鍵詞: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進餐行為
一、引言
農村村辦園幼兒是幼兒園新入園的群體,是3-6周歲幼兒從家庭到集體生活的轉折點,是塑造良好進餐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下面將其歸結為以下四個方面:進餐不主動、進餐不專注、進餐速度不均衡、挑食偏食。根據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進餐普遍存在的四個問題,從家庭、幼兒園、幼兒自身方向出發找出其可能影響幼兒進餐行為的原因,并提出針對性、可行性的解決策略,改善其問題,從混齡班開始培養良好的進餐行為習慣。
二、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進餐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存在被動進餐的現象
被動進餐是指幼兒擁有獨立進餐的能力,但由于某些內在或外在的原因,幼兒自己不愿意獨立主動地進餐。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基本都擁有獨立進餐的能力。但在入園第一周,就發現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中存在被動進餐問題。
(二)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進餐注意力易分散
進餐環境中很多因素都能影響幼兒進餐的專注度,不同程度的分心行為都能對幼兒的正常進餐行為造成影響,所以應該引起家長和教師的重視。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進餐過程中有四名幼兒存在分心其他行為的表現,其中一個還存在上一條不主動進餐的情況
(三)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進餐時間不均衡
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的進餐速度過快過慢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但其中大多都屬于進餐速度過慢。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進餐速度慢的人數在其他幾種問題中最嚴重。其中導致進餐速度慢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受他人行為的影響,有的是自己本身的胃容量小食量少,但又想做老師口中不剩飯的乖孩子,所以在吃和吃不下之間猶豫困惑。
三、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偏食挑食普遍存在
偏食挑食主要表現為幼兒愛吃或者只吃自己愛吃的食物。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挑食偏食基本處于兩個極端,一端是偏食葷菜嚴重,另一端是挑食某類蔬菜嚴重(例如芹菜、木耳、蓮藕等)。這一現象基本每個幼兒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四、影響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進餐問題的原因
(一)家庭教養方式及飲食觀念的影響
家庭教養方式:是在家庭生活中發生的,以親子關系為中心,以培養社會需要的人為目的的教育活動。家庭教養的效果,不僅取決于教育者,即父母的教育動機和教育內容,更重要的是取決于父母的教養方式,良好的教養方式有利于兒童的社會化。
家庭飲食觀念:是事關國民的身體健康,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物質基礎。改善國民的身體素質有利于提高民眾的生存、生活和生命質量,有利于減輕醫療負擔,有利于推進社會的進步。提倡健康飲食,人與社會才能實現和諧。
(二)園所健康教育及進餐環境的影響
在教育引導方面: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剛入園,對教師和幼兒園的環境都充滿了好奇和探索,所以當幼兒的一日生活從家庭的中心進入園所的統一狀態后會有諸多不習慣。這時候教師的教育引導就是幼兒的方向盤,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會對教師的指令唯命是從,不會質疑和反抗。
在進餐環境方面:其實園所進餐時的物質環境都有嚴格的要求,進餐環境干凈衛生,進餐氛圍也在進餐音樂的襯托下舒適安逸。但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只要出現不良的進餐行為,老師就著急糾正,結果反而會適得其反,破壞了整個進餐的好氛圍,一環扣著一環相互影響。
(三)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影響
首先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身體動作都處在初步發展階段,手指精細動作還不夠穩定,手眼不協調導致在進餐時動作緩慢。由于每個幼兒的發展差異,也就導致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進餐速度不一致;其次,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自身胃容量不同或者男女飯量差異較大,所以每個幼兒的進食量也就不同,有的幼兒就會剩飯,找理由倒飯等進餐行為;最后就是幼兒自身的氣質特點也會影響幼兒進餐,比如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對幼兒進餐專注性造成困難。
五、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良好進餐行為的策略
(一)家庭內部觀念統一,做好模范榜樣
首先,家庭成員要懂得幼兒良好進餐行為養成的重要性。3~4歲幼兒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父母要和長輩之間溝通協調好。為了幼兒有一個良好的進餐行為習慣,家庭成員之間的觀念要統一而且更要科學,行為舉止要嚴謹。其次大人們進餐時要專一,避免在餐桌前看手機、看電視、吵架等其他行為,大人們禁止用玩具或零食引誘幼兒進餐。
(二)樹立正確飲食觀,培養幼兒獨立進餐
首先家庭要樹立正確的飲食觀,科學合理地規定進餐時間,并保證與幼兒園的進餐規則保持基本一致。對于幼兒的零食供求也要有適度,不能隨意滿足。其次父母長輩在飲食上也要科學合理搭配,葷素搭配,營養膳食,不能打著為了孩子的身體著想,主觀地讓幼兒無意識地偏食。
(三)相關教學活動的深入教育和正確引導
教師應該注重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健康飲食教育。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處在一個行為習慣培養的關鍵期,塑造性比中大班容易,在混齡班培養的基礎也便于教師在以后中大班的管理。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全方面、滲透性地給幼兒講解進餐環節的重要性,不論是進餐行為、技能還是科學進餐知識,都要使幼兒深刻領悟,并付諸實踐。
結束語:
進餐環節是幼兒一日生活中重要的環節,不僅關乎著幼兒的健康發展和能源保障,還是幼兒教師重要的教育內容和責任之一,更是為農村村辦園混齡班幼兒以后的進餐行為打好基礎。為了幼兒的未來發展和方便于教師管理,家庭和教師都要引以重視。
參考文獻:
[1]孫衛民.幼兒不良飲食行為與教育[J].家庭醫學.1994(03).
[2]黃土云.297例學齡前兒童飲食行為現狀分析[J].中川兒童保健雜志.2001(06).
[3]孫吉.學齡前兒童飲食行為調查分析[J].醫藥世界,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