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 高小倩
摘要:近幾年房價的不斷上漲,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促使了該行業的上升勢頭。導致了房地產和建筑行業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同時也使得建筑行業的科學和技術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一總體來說,建筑業的發展趨于穩中求進的狀態。新技術和新科技的不斷引入也給該行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近幾年BIM技術的逐漸成熟使得造價行業的工作內容面臨巨大轉型。造價行業的人員不再拘束于單一的算量,而更多運用軟件進行預測和調控。本篇文章結合對BIM軟件的理解,論述現階段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控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它的出現和發展對行業產生的效益和影響。
關鍵詞:BIM技術;工程造價;問題;效益;影響
BIM可以視為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首字母的縮寫,但現階段根據不同人的理解,BIM中的“M”也可以是“Model”或是“Management”的首字母,將之轉化為中文則叫建筑信息模型。大多數人會認為BIM技術就是模型和數字信息的簡單綜合,這樣的概括其實是不全面的。BIM并非僅僅等同于大數據或是模型的構建,亦或是一堆復雜的數字信息。換句話說,學會構建模型只是掌握了BIM技術最基礎的東西。
不可否認,“十二五”規劃期間對BIM技術的推廣確實讓它在中國建筑業的發展領域落地生根,讓之有文件作為依據支撐,有據可循。這也提現了政府對建筑業的發展行情的重視。BIM技術在國內發展至今,期間經歷的時間雖短暫,仍處于大力推廣時期,但給建筑業帶來的效益和影響是顯著的。然而,期間伴隨著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
1.BIM技術現階段在工程造價管理上存在的問題
1.1BIM中的數據難以共享
現階段的BIM技術還并未達到企業全員精通的地步,所以,企業中能夠熟練掌握并從事有關工作的人員主要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和企業一部分新員工。因此,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工程中的其他崗位的人員不一定能夠準確讀識BIM模型中的數據,這就造成了數據無法相互共享,從而會造成建設項目各部門之間的溝通不順暢而不能高效率的協同作業。由此,默契度的降低會使得整個項目的進度跟不上,造成出現事倍功半的現象。會讓BIM技術在造價管控中不僅沒有發揮它的作用,還徒增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不利于BIM技術的推廣和發展。
1.2BIM技術發展工程中出現的“斷層”現象
幾乎每項新技術的推廣和發展過程都會出現“斷層”現象,即許多企業在使用該技術與摒棄該技術選擇之間的猶豫不決。該階段,在建筑業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的地區,BIM技術并沒有實現真正的全覆蓋。許多企業只在一定比例的工程項目中利用BIM技術來建造和管理項目。此時,就需要政府頒布相關的文件,推動BIM技術的發展,加快實施BIM技術的全覆蓋。
在BIM技術的推廣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引用BIM技術所產生的費用由誰承擔”的問題。即在工程中要使用BIM技術,必然要設立BIM小組,這就不可避免的會造成一筆新的費用的支出。然而,該由誰為這筆費用買單就成為一大問題。站在施工單位角度理解:BIM技術的引入是在招投標過程中業主方提出來的,那么產生的費用應該由業主方承擔。而業主方則認為:這項技術的引入,是施工單位在工作中應該出現的,是施工單位工作之內的事情,應該由施工方自行承擔。因而,這造成了必有一方多出錢的問題。從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來講,這并不利于BIM技術的推廣。
2.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控中所帶來的效益和影響
2.1提高工程造價的管理效率
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的管控中主要起到了提高算量準確性和效率的作用。一項工程的算量計價都是十分復雜的,人工操作容易出現失誤。因此,運用BIM技術則不僅可以減少算量工程中出現的錯誤,避免人為因素的干擾,提高算量的精確度,同時還可以加快工作進度。BIM技術的應用可以使管理者對整個工程項目的過程了解得更加透徹,也能根據外界的變化做出及時的調整。在BIM的碰撞檢測中,我們可以提前對建筑、暖通、給排水管道模型進行碰撞檢驗,檢查其是否有相互交錯碰撞的地方,并進行及時的修改。這樣就能避免施工時出現多次返工和材料的浪費以及延遲工期問題。
2.2BIM技術優化施工方案
在組織施工前,對施工項目的優化,不僅可以使項目建設工程省時省力,還能降低施工成本。利用已有的二維圖紙在BIM中進行建模,將其重要的位置進行剖切,觀察內部結構。同時,在模型的外部和三維立體圖中可以進行漫游和渲染。利用Revit結構中的相關選項,呈現出最直觀的視覺效果。再通過雙方的技術交底,規避施工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從而制定出最優的施工方案,讓施工組織更加合理。
3.結語
綜上所述,未來BIM技術在國內的發展勢頭將是勢不可擋的,并且在未來,勢必達到“全員造價”的情況。但當前,BIM技術的發展仍然有很長一段路程,只有通過政府的不斷扶持,才能使得BIM技術有據可循,才能推動BIM技術的發展。
現階段,BIM技術的的應用已經讓許多建筑企業體驗到它所帶來的利益。它使得建筑行業的發展整體朝科技化和智能化方向邁進。我國對于BIM技術的發展相對于國外來講,起步較晚,仍處于大力推廣階段,而國外的BIM技術已經十分成熟。BIM技術發展緩慢,其中較為主要的原因是:各部門之間的配合還沒有達到高度契合的狀態,只有實現真正的數據庫共享,才能使相互之間的默契度提高,從而提升整個施工過程的流暢度。
逐漸地,BIM技術將會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并且將會和其它電子產品實現兼容。到那時,人們可以通過手機等電子產品,隨時監測家中的電器產品使用情況,可以通過BIM的數據庫了解家中電器產品的使用年限等其它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