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信息技術與教育行業的融合越來越深入。其中微課作為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學模式已經被引入了多種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小學科學實驗課程的教學而言,微課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學難度,增加了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既方便了教師教學工作的進行,又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本文將從三個方面對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有關微課應用的問題進行探討,在表明問題的同時又凸顯作用,提供策略。
關鍵詞:微課;小學;科學實驗教學
引言:
微課是指一種結構化數字資源,它利用信息化技術將所學內容按照認知規律進行了整合重組,使知識的呈現方式更為多元化。對于小學的科學實驗課程而言,微課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小學科學實驗教育的發展,提高了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 ?微課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作用
1.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科學實驗課程雖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但是相對小學生而言依然是科學性較強的一門學科,課本上對某些專業名詞和實驗現象的講述太過于生硬死板[1]。科學實驗課程雖然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但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課的引入,可以將生硬死板的課本知識變得較為生動形象,在滿足學生好奇心的同時,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青島版科學教材三年級《有趣的磁鐵》一課時,學生根據課本呈現內容難以掌握磁鐵的基本性質,此時教師可以引入微課,采用視頻教學方式呈現有關磁鐵性質的視頻片段,使學生對知識了解的更為全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2 ?優化科學實驗課程內容
微課在小學科學實驗課堂中的應用很大程度上優化了課程內容。較為科學性的知識在課本上的呈現大多都是比較規整的,因此它有其自身所要遵守的原則,用語必須嚴謹。微課的引入使科學性知識更容易被學生理解掌握,使課堂呈現的學習內容更為全面,彌補了課堂知識的不足。例如,在學習有關《凸透鏡》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將課本所呈現的有關凸透鏡的實驗原理、實驗過程利用動畫呈現在電子白板上,使學生使知道凸透鏡有成像作用和成像大小的規律,了解凸透鏡的應用。
2 ?微課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應用中所存在的問題
2.1 ?小學生自制力較差
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小學生好奇心強,思維較為活躍,這對其在課業的學習上是有很大促進作用的。但是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接觸學校教育時間短,導致了大多數小學生的課堂自制力較差,在課堂教學中難以集中注意力。而科學實驗課所涉及的學科知識較為寬泛,課堂氛圍也比較輕松。當教師引入微課進行教學后,課堂的趣味性和自主性增加,這對于一些課堂自制力較差的學生而言,難以長時間參與到課堂內容的學習中,導致其學習效果下降。
2.2 ?微課的設計難以符合課程要求
由于科學實驗課程的實驗探究性較強,導致教師在進行微課的設計時難以兼顧到課程要求的每個部分[1]。而且小學階段的科學實驗課程所面對的學習人群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師在進行微課設計時,微課內容既要尊重客觀事實,又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這個這兩者之間的平衡是很難把握的。
2.3 ?教師對微課的應用技術掌握不全面
對于部分教師而言,自身對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方法掌握不到位,難以合理的將微課應用到課堂知識的學習中。在小學科學實驗知識教授方面,其對微課的要求更高,無論是微課設計,還會微課講授內容,都需要與課程主題相貼合。
3 微課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3.1 ?微課內容要與課程內容相匹配
在將微課應用到小學科學實驗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時,教師要注意微課內容與授課內容的匹配度。
在很大程度上來說,學生所有的知識不可能全部通過實驗或實際行動來獲得。對于一些在課堂教學中實在無法完成的實驗,才可以充分利用微課,間接性地較為直觀地解決科學實驗。在很大程度上來說,學生所有的知識畢竟不可能全部通過實驗或實際行動來獲得。如在青島版科學教材三年級下冊關于《生長與繁殖》單元科學教學中,以鳳仙花為例而進行的植物的生長過程,如果以真正的實驗,雖然不是沒有可以完成的可能,但至少需要比一個學期還長的時間,如果選擇微課進行教學,就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完全整地讓學生感受鳳仙花生長的全過程。可以說,微課內容只有與授課內容相匹配才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3.2 ?善用微課分享,提高互動參與積極性
老師可以將學生分組進行實驗,并將實驗中所形成的圖片或視頻,配合上文字,制作成5分鐘以內的微課,課上由各小組派代表來介紹微課。小學科學實驗難度不大,只是需要長期觀察、記錄,學生在家里就可完成,學生興致很高,都積極地投入到實驗中。所以,課堂上學生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自主得出結論,還可以對彼此的實驗方法和操作中不嚴謹之處提出意見和建議。這種利用學生實驗過程為素材錄制的微課,學生的參與度高,課堂互動性強,滿足師生教學活動需要,提高了學生的科學興趣,效果好。這種實驗型的微課,非常適合探究時間比較長的實驗。比如,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植物的生長果實的形成等,將這些需要長時間觀察、記錄的實驗制作成相應的微課,除了課堂上播放、講解外,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預習。
3.3 ?掌握制作方法,制作更加通俗易懂的微課
微課的制作,至關重要,整個制作過程主要包括選題,教案編寫,制作課件,教學實施與拍攝,后期制作,教學評價反思。微課的選題是微課制作最關鍵的一環,良好的選題可以事半功倍的進行講解、錄制。要適合用多媒體表達。因為微課本身也是一種多媒體,內容的設計要適合使用多媒體特性,適合加入豐富的圖形圖像、多姿的動畫、聲色兼有的視頻。對于微課制作的設施設備,主要也就是計算機,攝像機或利用智能手機。教師要懂得使用計算機,其實許多有用的資源完全可以從網絡中獲取,包括截圖、動畫圖片、視頻資源,最關鍵的是需要教師進行有機的組給和合理的配置,完成對微課的制作。另外,微課設計要符合學生需求、微課的設計要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的實際需要,不能只是對課程內容的動態呈現。在微課設計上,教師不僅要考慮課程需求,更要考慮學生特點,使微課更加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微課在小學科學實驗課程中的引入,推動了小學科學實驗課程更快更好的發展,它不僅滿足了課程要求,又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效率,更是滿足了學生的實際需求。本文對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有關微課應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分析了微課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應用中的現存問題,后續又對微課對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重要作用做了說明,最后提出了可供參考的應用策略,希望能對小學教師關于微課在科學實驗課程中的實際應用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占龍鳳. 微課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科學(教師版), 2018(5):43-43.
[2]試論信息技術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 劉東.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7(11)
[3]羅本農.小學科學微課在實驗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 2018(19):25-25.
作者簡介:
李光水(出生年月),姓名,民族,籍貫(省市),學歷,研究方向:小學科學教學工作。
1980年7月畢業于山東濟南師范學校,從事初中教學工作,1984年9月一一1985年7月參加山東省教育廳在萊陽農學院舉行的師資培訓1995年10月一1998年7月在山東青年干部學院文秘專業夜大學習,現在從事小學科學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