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锃林
摘要:“實驗”是初中物理課堂中的重要教學內容,對深化學生的物理知識認知,提高學生的物理實踐能力中具有積極作用,在當前新課改的背景下開展物理實驗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合理安排組員、借助問題引導,以及構建虛擬實驗等形式,提高實驗課程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問題
伴隨素質教育理念的發展,在當前初中物理課程的的教學中,教師不再只關注學生對基礎物理知識的認知效果,同時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的發展。而實驗的完成,不僅需要學生具有深厚的物理知識基礎,同時需要學生具備與同伴的協作能力,對物理實驗器材的操作能力等。那么在當前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如何做好教學設計,才能夠彰顯實驗教學的優勢,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呢?
一、合作安排組員
從多元智能理論中我們知道,每一個學生都是相互獨立存在的個體,在智力的發育水平和發育的方向上有著自己獨有的特點,同時,學生的生活經歷和接受的教育背景不同,造成學生在面對同樣的物理知識時,所表現出的認知效果不同。所以,在開展物理實驗課程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更好地開展交流活動,促進學生在相互合作中,完成物理實驗,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素養進行組員的安排,從而逐步提高實驗開展的效率。
例如,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這一實驗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小組成員的合理劃分,提高教學的質量。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先對班級中學生的物理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進行分析,并根據分析的結果,對學生進行層次的劃分。緊接著,教師按照學生的能力不同。對學生進行組員的安排,使得每個小組當中學生之間的物理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物理實驗實踐操作能力呈現差異化的分別。緊接著,教師讓學生以安排好的小組形式,共同開展《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這一實驗的操作,并發揮自身的作用,促進實驗的順利進行,從而提高實驗的教學效果。
顯而易見,在開展初中物理實驗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能力不同,進行合作活動的優化,從而逐步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
二、借助問題引導
在傳統物理課程的教學中,問題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的工具,教師能夠利用問題的形式,檢驗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知效果,從而基于學生的回答,獲得課堂教學反饋,進行下一階段教學策略的針對性設計。而在開展實驗課程的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利用問題的形式,促進課堂探究情境的構建,使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能夠對實驗的原理、實驗的操作步驟等內容進行思考,從而在思考中實現對實驗的深度認知,提高學習的效果。
例如,在《探究不同物質比熱容的大小》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問題的形式,促進課堂情境的構建,引導學生進行實驗的自主探究?!白寣W生進一步理解比熱容的概念,能夠通過對實驗的探究,掌握控制變量法,培養科學探究的能力”等是本實驗的教學目的,基于上述內容,教師向學生提出“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在升高相同的溫度,吸熱是一樣的嗎?”“如何開展實驗來驗證你的猜想呢?”等問題,讓學生以上述問題為導向,進行思考和分析,從而在探究問題的同時,理解實驗的原理,以及各實驗步驟設計的合理性。
不難看出,在讓學生進行物理實驗的學習中,教師能夠利用問題為媒介,引導學生進行相關思考,從而深化對本實驗的認知。
三、構建虛擬實驗
在物理教材當中所安排的實驗,有的實驗涉及的器材是學校不具備的,有的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學生不能通過親身參與的形式來完成實驗。面對這類實驗,在以往的物理課堂中,教師往往采用單向解說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實驗的學習,而單一、枯燥的實驗教學模式會逐漸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制約高效實驗課堂的構建。而現代教育資源的發展,為教師進行該實驗的教學提供了新的路徑,在針對這類實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從網絡中檢索到相關實驗的視頻并播放給學生,促進課堂直觀情境的構建,從而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逐步掌握實驗的操作流程,觀看實驗的現象,提高對物理實驗的認知效果。
例如,在《自制手搖發電機發電》的實驗教學中,由于學校的實驗條件有限,因此,教師可以在課下進行關鍵詞的檢索,從而找到該實驗的操作流程。之后,教師根據當前學生的認知結構,對檢索到的實驗進行篩選和下載。在課堂中,教師先對學生講述該實驗的原理,讓學生從理論上認知該實驗。隨后,教師向學生播放提前準備的實驗視頻,使學生在觀看該視頻的過程中,明確實驗的每一個操作步驟和實驗的現象,提高對《自制手搖發電機發電》這一實驗的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教師合理地開展分組實驗、有效地應用問題引導,以及借助現代化的教育技術等,都能夠促進高效實驗課堂的構建,但是,真正將上述教學策略的價值最大化,卻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因此,在之后物理實驗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繼續應用上述策略,促進教學經驗的積累,從而在構建完整教學體系的過程中,提高實驗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楊武賢.初中物理演示實驗的改進[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7(S2):45-48.
[2]伍仕凌.初中物理實驗的創新研究[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7(S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