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亞靜
摘要:文言文是中國古人所使用的書面語言,是我們當代中國人與古人進行交流的紐帶與橋梁,而且,文言文中包含了我國先賢的智慧,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可以說,如果今天的中國人看不懂文言文,那么就很難再將中華文明傳承下去。所以,教師應該積極構建文言文教學的高效課堂,最大程度發(fā)揮教師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文言文的水平,讓他們成為優(yōu)秀的中華文明傳承人。
關鍵詞:高中;語文;文言文
文言文是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但高中語文文言文一直是很多學生和教師的心病,因為文言文的自身難度使學生學起來無趣,很多教師在教學時又不得其法,導致文言文的課堂效率低下,學生理解受限。文言文的地位重要且特殊,不僅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高考成績,更是對學生未來的文學素養(yǎng)、審美水平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語文文言文的教學方法探討教育界一直在進行。本文,筆者就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高中文言文教學方法講述一下自身的理解。
一、熟練背誦全文,理清文章脈絡
熟練背誦法,即我們平常所理解的背誦,很普通但有時頗為有效的辦法。很多學生不喜歡背誦,因為這是一個枯燥無味的過程。當然,作為教師的我們提倡的是學生在理解的情況下進行背誦,而不是死記硬背。高中語文的文言文中,有些文章是不利于背誦的,像《鴻門宴》《荊軻刺秦王》等文章;但有些文章則不同,因為其極高的文學價值和教育意義我們必須背誦,像《離騷》《赤壁賦》《勸學》等等。對于這些需要學生背誦的文章,我們要從中找到竅門和刺激點,讓學生主動去背誦,從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
例如,在教學《赤壁賦》這一課時,筆者個人會背誦其中一段,“于是飲酒樂甚泣孤舟之嫠婦。”因為這一段容易上口,所以背誦時語速極快,語速快起來之后背誦也顯得更有氣勢和韻味,于是在還沒有要求時便有學生開始自覺地嘗試背誦;又如,在教授《勸學》這一課時,因文章中名言甚多,筆者首先將這些名言集中整理出來讓學生進行背誦,在背誦文章中的名言時學生會潛移默化地被感染,背誦完時這篇文章的篇幅也已過大半了。這些背誦在開始時會有些困難,但是當有學生成功之后,便會激發(fā)起更多學生的好勝心,而在熟練的背誦完后,小小的成就感在心中已經萌芽,他們便會自覺地將整篇文章進行背誦。
二、解讀文中句子,培養(yǎng)思維邏輯
句子解讀是文言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組織學生自主進行句子解讀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的邏輯性和分析能力,是促使學生思維發(fā)展與提升的有效方式之一。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以往教師單一的進行句子解讀的方式,要給學生搭建自主解讀的平臺,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相關的句子進行分析與思考,進而,為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思維做好基礎性工作。
例如,在教學《勸學》這一課時,為了培養(yǎng)學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時,筆者就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本節(jié)課的一些重點句子,如: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對于這一句話筆者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分析,對句子中運用的修辭手法,通過比較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積累”的重要性,而且,這一句子這從結構上來說比較整齊,也有氣勢,更能體現出文言文的精練美,同時,也能讓學生在自主的分析與思考中形成一定的邏輯感,進而,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做出貢獻。
三、分析中心思想,幫助自主解讀
不論是在文言文的閱讀教學還是現代文的閱讀教學,分析、總結中心思想或者說是文本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師都不會讓學生自己去“浪費時間”總結,寧愿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導致了很多學生根本不能真正地理解文本中所表達的中心思想,也是不利于三維教學目標的實現的。所以,在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大背景下,教師要相信學生,要讓學生在自主理解中掌握文本中心思想,同時,也讓學生在思考與分析中提升語文素養(yǎng)。
還例如,在教學《勸學》這一課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節(jié)課中提出的“學不可以已”這句話的含義,也為了能夠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更為了讓學生能夠用“積累”“堅持”“專一”的思想對待自己的學習,在教學時,筆者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己去分析,說一說自己的觀點和認識,目的就是要讓學生結合自身去真正理解文本所傳遞的中心思想,進而,在提升學生基本語文素養(yǎng)的同時,也能鍛煉學生的語文思維,使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歸納概括思維等都得到提升,進而,逐步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
總而言之,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中華民族只有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根本,才能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夠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所以,構建文言文高效教育課堂,不僅是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興趣和文言文素養(yǎng)的重要方式,也是傳承和弘揚我們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何曙光,張小靜.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11):129.
[2]段虹伊.高中生文言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8.
[注]本文為2019年平涼市規(guī)劃課題《農村小規(guī)模學校“同動同靜”教學模式實踐與研究》的研究成果系列論文,立項號[2018]PLG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