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亮
摘要:復式教學是國際教育的常見現象,在我國,由于國家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落實,土地流轉,年輕父母外出打工,致使生原向城鎮學校流動,農村小規模學校學齡兒童逐年減少。農村小規模學校復式班數量呈逐上升的趨勢,小規模學校的教育教學出現了新的特點。而且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復式教學將成為農村小規模學校基礎教育的重要模式。
關鍵詞:復式教學;同動同靜;現狀對策
一、農村小規模學校復式教學現狀
就目前農村小規模學校實際而言,復式教學基本上還處于重新探索學習階段,對于接受過師范教育的老師來說,他們在教材上還算學習過復式教學的概念,但也僅僅是有點印象,實際教學操作還是一知半解,對于沒有接受過正規師范教育的老師來說,在開始接受教復式班之前就連“復式教學”這個概念也沒有聽說過。加上絕大多數農村小規模學校人員少、課程多、任務重,大多數學校都為了便于管理和教學實行包班制,即一人既當班主任又帶該班所有課程,校長也是如此,對于他們來說,承擔起復式教學,方法不足、經驗欠缺。只能是一邊摸索一邊上課。 在二級復式課上,教師大多的是一個年級用去整節課四十分鐘的一半,平鋪直敘,平均使用力量,沒有輕重主次之分,有的是教師頻繁變換年級,一節課四十分鐘時間里,兩個年級的“動”、“靜“交換次數均在六、七次之上。看似花哨,實則是沒有主次的秋色教學,事倍功半,教學效果根本無法有效保障。
二、農村小規模學校復式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育主管部門對復式教學重視不夠。由于大多數學生就學于城鎮學校或鄉鎮中心學校,小規模學生相對較少,因此對復式教學缺乏足夠的重視,導致基層學區和學校基本上沒有開展過對復式教學的專題研究,更很少開展過對復式教學的專題培訓,對復式教學的指導和研究嚴重缺失。大部分學校的復式教學都是在打無方向之戰,百花齊放,各自為政,各干各的。復式教學看似有,實卻無。
2、教學技能不能適應復式教學的需要。大多數小規模學校都是在比較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區性,教學人員都是年齡偏大的老教師,知識老化,思想保守,方法單一,根本無法適應復式教學的需要。我認為復式教學需要多才多藝,一專多能的教師。特別是單人單校的復式班教師,單班單人的班級獨學而無友,教師必須同時具備較高的政治覺悟和過硬的教學基本功,可這樣的師資在農村小規模學校相對欠缺的。
3、復式班教師的負擔過重。目前小規模學校的教師年齡偏大,身體或多或少處于有病,甚至有的老教師是帶病上崗,加之復式班教師要教兩個甚至三、四個年級的學生,學科多,學生差異大,要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必須付出雙倍、甚至數倍的努力。教師工作辛苦是眾所周知,超負荷的工作影響了救師的身體健康。
4、復式班教學效果不理想。由于課務多,跳躍性很大,教學不是單班教學可以比擬的,教師的負擔會引起學生的負擔過重。在教學中師生直接活動的時間相對少,學習成效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學生自覺性來保障,加之生源少,學生之間缺乏競爭力,所以復式班學生成績提高是一個較大的難題。
三、小規模學校復式教學的對策
蘭州大學孫冬梅教授在研究中總結的“同動同靜”復式教學模式給小規模學校帶來了曙光。“同動同靜”模式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年級的學生在教師的合理調控之下同時進行直接教學和自動作業(間接教學)。“同動”是指在某個教學情境下,針對某些兩個或以上年級知識點具有“交集”的具體內容,教師和各個年級共同參與、共同思考、共同交流的教學過程。“同靜”是指不同年級分別同時獨立學習探究的過程,此過程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給予指導和支持,達到學習目標。“同動同靜”復式教學新模式將小組學習的合力發揮出來,又體現了“以大(高年級的兒童)幫小(低年級的兒童)”、“以小(低年級的兒童)仿大(高年級的兒童)”的學習互動狀態,這一模式改變傳統的“動靜搭配”為“同動同靜”的課堂組織形式。“同動同靜”復式教學新模式,成功克服了年級間的聲浪干擾,便于教師對復式課堂的組織與管理,有利于激發復式教學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這給農村小規模學校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只有從自身實際出發,開展復式教學的研討和實施,推進復式教學進程。我認為小規模學校復式教學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1、加強復式教學的培訓和研討。教育主管部門和科研部門要,積極開展復式教學的培訓研究,培訓一批熟悉復式教學模式的骨干教師作為復式教學的先頭兵,開展教學實踐,摸索適合學校、適合學情的方法。在實施復式教學的學校,校長尤其要把此項工作當做課改的重中之重來抓,成立成立復式教學教研組,開展專項教研活動。對復式教學多幫助、多指導,讓復式教師夠勝任復式班教育教學工作。
2、認真落實復式班教師配備。選派思想進步,甘于吃苦,樂于奉獻,工作能力較強,教學水平較高的老師擔任復式班教學工作。以校為單位進行培訓,使其掌握復式教學的基本理論和教學方法,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盡快適應復式教學工作。
3、出臺適應復式教學的評價方案。正視復式教育教學中“勞”“效”難以直接對等的問題,以客觀公正地評價調動復式班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4、搭建復式教學新模式推廣平臺。21世紀教育研究院的推廣模式值得借鑒,在各縣區、各校區建立推廣平臺,提供廣大農村教師交流做法,學習教法,借鑒經驗,展示成果的場所,使全新的復式教學模式在小規模學校全面推廣,是廣大學生和一線教師真正成為復式教學新模式的受益者。
5、出版復式教學系列資料。有的學習哦怕由于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很難使用媒體網絡,信息獲取的途徑缺乏,況且學校也沒有成套的理論書籍,就是想學習,只能是聽聽看看,摸著石頭過河,往往一葉障目,一知半解,不是全面的、系統的理論體系。所以建議專家教授站在為了農村孩子的明天和農村教師夢想的角度,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組織偏寫適合復式教學的系列書籍,指導農村小規模學校復式教學的推廣,真正讓復式教學新模式在農村小學生根開花。
總之,復式教學給農村小規模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但是我們必須知難而進,積極探索確保復式教學成效之路。
參考文獻
[1]《復式教學支持》 ?蘭州大學西部教育研究中心 ? ?孫冬梅 ? ? ? ? ? ?2016年
[2]《同動同靜復式教學教學的實踐研究》 ? 西部教育研究中心 ? 曾濤 ?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