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文
【摘要】 高中物理是一門涵蓋知識面廣泛,設計客觀規律豐富的理學學科,在高中素質教育環節中占據較大比重。因其對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又被認為是“看穿世界的重要法門”。高中物理影響深遠,無論是為了課業目標的完成還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開展良好的物理教學工作都是高中教學階段的重要任務。而在高中的物理學習中,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解題能力更是對教學質量的考驗,本文以當下高中物理教育為論點,簡單闡述提升物理解題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 高中物理 解題技巧 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6-092-01
0
在高中教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方式與智力發展已經基本定型,外界的過多干預對于學生的課業提升意義不大。加之課程緊張,課業任務繁重,學生需要更多的時間吸收消化所攝取的知識。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仍不應放松警惕,須知與初出茅廬的高中生相比,教師豐富的教學經驗是學生的制勝法寶。在物理課程的開展階段中,教師如果能夠講述解題技巧,分析重點難點,將會使學生的思維產生新的跨越,完成從“老師講解”到“自主摸索”最終“融會貫通”的解題方式的轉變。
一、認真審題,解題思路清晰化
高中物理課程具有鮮明的專業特色,學生在進行目標學習的過程中,不難發現高中物理對當下教育方式提出的一系列要求——更高效的課堂效率,更靈活的解題思路,加之其涵蓋知識面十分廣泛,設計多種定義及常識,更在學生學習物理的道路上增添了一大阻力。對學生進行解題技巧的訓練與專項教育,在幫助學生提高書面成績的同時,能大幅提升其思維活性,在日后的物理學習教育中,也能表現出良好的綜合素質。
要做題,先審題,這是解決問題所在的關鍵,也是理清解題思路的必要環節,教師在高中物理授課進程,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注意力與判斷力,避免因為疏忽而錯失題干中包含的關鍵因素。有效審題,高效利用已知條件,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解題速度,還能培養其專注的研究態度。
高中物理教學中所包含的力學板塊是學生必須攻克的高峰,也是最容易因為身體疏忽而產生丟分的環節。這里以普通的追及問題為例:
一輛汽車在十字路口等綠燈,當綠燈亮起時,汽車開動,以4.0m/s2的加速度開始行駛,恰在此時一輛自行車以8m/s的速度駛來,從后面追趕汽車,問:
(1)自行車在多長時間的騎行之后追上汽車?
(2)自行車追及汽車時,兩者的最高速度?
這個問題作為例題舉出,旨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學生在瀏覽題干之后,應形成以下解題思路——加速度問題,追及問題,4.0m/s2加速度以及8m/s勻速行駛的自行車,所求問題為追及時間,及二者的最高速度。
對于較為簡單地問題可以一閃而過,對于復雜的問題更要強調審題工作的重要性。通過反復閱讀題干,選取合適的解題方式,在收集有效信息的同時,大膽假設,小心論證,學生需要在腦海中形成清晰的解題思路,收集問題中的有效信息。通過對物理情景和物體運動過程的分析,找到臨界值,求出臨界狀態,并進行自主求解。在“讀題”的過程中將解題思路重新回顧審視。良好的審題習慣是滿分答卷的開篇,只有不遺漏任何細節,才能使學生的解題技巧得到較大的提升。
二、五感并用,解題方法更高效
在對當下教育引入新的教育理念之后,學生應充分調動自己的全部感官,積極有效的參與到課堂環節,在全面接受并消化知識的前提下,逐步磨練解題技巧。在人體的各項機能中,眼,耳,口,手,腦擔任著幫助人類認識世界,形成主觀意識的重任,經過多項機能的緊密配合,便成了物理學習過程中的看,聽,讀,寫,記。在解題的過程中,學生應結合已有條件,調動全部感官,形成更有效率的解題技巧。在高中階段開展的一些物理實驗,在幫助學生拓寬視野的同時,能夠有助其形成具體化思維,在引發學生學習興趣與探索欲望的同時,能夠早期的五感開發打下良好的基礎。
打點計時器結構簡單,對實驗環境要求較低,可選取作為幫助學生鍛煉五感思維的前期道具。作為高中階段接觸勻變速運動的初始器材,也是調動學生全部感官參與到活動課程中的靈光乍現,打點計時器通過設立勻速打點,勻加速打點,勻減速打點以及非勻速打點方式,引導學生積極觀察,從“看見”打點計時器在進行打點,“聽見”打點計時器不同速度的聲音,“說出”其可能存在的內在原因,“計算”點之間的距離變化,“思考”并得出結論。
教師應在這一環節合理設置思考問題——點與點之間的間距有什么特點,它們的運動方式是否遵循某種規律?教師可結合v-t圖像,幫助學生形成具體思維,學會計算點速度及加速度。通過早期的五感思維鍛煉,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才能有更好地運用全身感官,在有效收集信息的同時進行精密運算,并在其后形成深層記憶,做到穩固成績與鍛煉思維的雙項提升。
通過對各項感官的科學鍛煉,學生將在解題過程中產生更良好的回應——能夠理清并運用已知條件,運用多種解題思路,產生較為優秀的運算能力,將學生全身心的調動起來,才是對其解題能力的真正提升。
結束語
在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的適當引導式學生跨過高考大門的不二法門——教師應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邏輯思維,從“無”看見“有”。由“少”看出“多”,培養其優秀的邏輯思維與運算能力。在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教師要結合課堂有機資源與豐富的教學經驗,幫助學生擺脫解題過程中的誤區;更要積極探索有利于課程改革的教學方式,盡最大可能使學生取得最高效率的學習成果。
[ 參 考 文 獻 ]
[1]徐錦瀚.高中物理電學知識的學習心得與解題技巧闡釋[J].物理通報2019(05):113-115.
[2]趙邦原.高中物理力學學習策略及解題技巧[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1):57.
[3]石作青.高中物理解題過程中的常用技巧與方法歸納[J].中國校外教育,2018(33):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