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摘 要:新課改實施前,教育受傳統教學思維和應試教育模式的限制,教師教學壓力大,學生學習負擔重,整體學習效率低。新課改實施以來,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方式等方面都有重大變化,開始側重“自主、探究、合作、創新”。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英學;教學方式;轉變
科學、教育、文化、衛生建設的不斷發展,推動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前進,并出現了許多新觀念。在文化教育上,傳統的教學思想和舊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學生對于獲取知識的需求了。新課改中,初中英語教學方式開始側重“自主、探究、合作、創新”等關鍵詞。初中階段作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教學方法的改變越來越重要。
一、初中英語課堂在新課改背景下的特征
(一)學生由被動客體轉變為主動主體
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占據主體地位,課堂以教師為中心。眾所周知,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傳道受業解惑”,通過自身儲備的豐富知識和教學方法向學生傳授相關科目的知識。但是在這種“填鴨式”教學中,學生只能一味被動地接收和獲取知識。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不斷深入,廣大英語教師應該真正實現角色轉變,確保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導者,保證他們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在合作與交流、探討與反思的活動中積極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全面幫助學生提高綜合能力。
(二)明確符合學生實際發展的教學目標
新課改要求教育要“以人為本”,必須從生命的角度出發,即從長遠角度定位。除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培養外,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統籌中外不同表達方式的能力,借助課堂上有利的教育契機比對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初中新課程改革除了提出一些明確的學科核心素養外,還包括一些更高、更深層次的目標,如相應的流暢交流和流暢寫作。因此,初中教師在認真學習教材、備課的同時,必須認真了解學生的能力和特點。
(三)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與體驗
新課程改革還要求教師積極轉變角色,把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課堂上除了自我思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外,還要注重合作交流,積極主動地與其他學生溝通,接受和借鑒不同的思維觀點。中學是英語學習的塑形階段,必須樹立“學生為主體,教師來指導”的理念,由淺入深地逐步掌握知識、練就能力。當然,教師還可以實行生活化探討教學,例如以某一篇經典閱讀為例來引導學生分析思考,從不同的角度鑒賞作者寫作的文化底蘊和詞句的融合辦法,并提出各自的看法,最后進行討論交流,梳理綜合。用各種富于變化的方法啟迪學生思維、提高學習效率,為英語課堂增新添色。
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策略
(一)用英語進行對話交流,創設濃厚的英語氛圍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中重視背和寫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創設濃厚的學習氛圍,讓他們在課堂學習中大膽地用英語進行交流和對話,提高他們說英語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多用英語和學生交流,讓他們在教師的影響下說英語,逐步掌握英語詞匯和英語句型的使用。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掌握了教材中的單詞和詞匯后,教師要把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在小組中完成對話練習。通過對話練習,學生能掌握重點句型的正確使用方法,并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日常交流中,提高他們的交流能力,增強他們說英語的自信心。
(二)設計問題,發展創新思維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設計問題能夠讓學生的學習具有針對性,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深入探究和思考,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文內容。在問題情境中,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提出具有懸念和趣味性的問題,讓學生產生求知欲,主動分析課文內容,在積極思考的過程中掌握所學內容。例如,在教學“It’sraining”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How’s the weather?What’s she(he)doing?What are they(you)doing?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認真閱讀課文內容,順利找出問題的答案。在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教學方式中還不能真正體現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問,把自己有疑問的地方說出來,在教師的指導下解決這些問題。通過主動學習,學生能深刻掌握所學內容,并使所學英語知識轉換成學習能力,促進英語綜合素質的有效提高。
(三)創設多媒體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隨著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多的教師在進行創新教學時把多媒體和學科內容結合起來,有效推動教學的順利進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為學生創設直觀的教學情境,讓他們在豐富的教學內容下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在積極的人機互動下完成學習任務。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圖片、聲音、視頻等素材進行教學設計,利用趣味性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復習單詞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設計一個小游戲:在氣球上寫出單詞、詞組、漢語等,氣球從底部慢慢往上升,在上升到頂部之前,學生需要把氣球上的內容進行英漢互譯,回答正確的積一分,回答錯誤的不得分。在游戲中,學生的積極性高漲,他們快速思考和回憶學過的單詞和詞匯,并把正確答案寫下來。在活躍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學習興致高漲,有助于對已有知識的復習和鞏固,還能激發他們探究新知識的興趣,使課堂教學順利進行。
(四)注重英語寫作教學,提高學生運用詞匯的能力
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閱讀教材內容時有意識地學習詞匯和句型的使用方法,在寫作時運用所學方法,逐步提高寫作能力。在寫作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仿寫、改寫、續寫等方法進行寫作。在仿寫過程中,學生可以模仿課文中的段落進行寫作。通過模仿能有效提高學生運用詞匯和組織語言的能力,使他們的寫作能力有效提高。改寫是讓學生根據所給資料進行寫作,在改寫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寫出豐富多彩的內容。在續寫過程中,學生在掌握英語文章主旨內容的基礎上,發揮思維的創造力,進行續寫。通過多樣化的寫作練習,使學生能靈活運用掌握的英語知識進行寫作,大大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為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打好基礎。
結束語:
總之,新型的英語課堂教學是學生與教師共同構建的一種互動過程,它是開放的、動態的,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必須全面考慮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只要在教學實踐中堅持不懈地探索、改革、總結,就一定能使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黃春霓.淺析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方式的轉變[J].聚焦新課程,2010(7).
[2]秦建新.關于高中英語教與學方式轉變的實踐與思考[J].探索與發現,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