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思淇
目前,幼兒園的體育活動普遍存在著形式單一、材料貧乏的現狀,體育活動常常流于形式,實際活動時間和活動質量得不到保證。 為充分發揮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切實提高大班體育活動整體質量,本文從內容的豐富性、形式的多樣性、活動的挑戰性入手,激發大班幼兒的運動興趣,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求。
形式多樣化——滿足不同需求
以游戲競賽為主,根據不同的內容讓幼兒在教師的引領下選擇多種活動形式。
自由選擇難度,挑戰游戲。教師可以創設難度不同的游戲,讓幼兒自由選擇,讓能力較弱的幼兒得到自信,也讓能力較強的幼兒在游戲中應對挑戰。比如在大班活動《運水》中,重點鍛煉幼兒在手持重物情況下的平衡能力。在活動中共設置了四種難度,一級:緩坡上緩坡下;二級:陡坡上陡坡下;三級:竹梯上陡坡下;四級:竹梯上竹梯下。通過觀察發現,能力較弱的幼兒往往先從一級嘗試,成功后非常喜悅,會很有自信地嘗試二級難度,甚至在同伴的鼓勵下嘗試三級、四級。
自由選擇器械,嘗試合作。采用分散開放合作式,讓幼兒在充分自由的環境中,相互合作、自由分配。比如在練習平衡能力的活動中,幼兒可自由組合,進行“搖搖擺擺”的游戲。游戲的要求是幼兒間相互配合,選擇場地中喜歡的器械玩具設計一個游戲線路圖。在活動中,幼兒間相互合作、商議,共同搬放器材,孩子們之間也在不斷的嘗試游戲、不斷調整,幼兒表現出積極投入、敢于嘗試的狀態,讓全體幼兒在活動中都有所收獲。
內容豐富化——讓運動充滿挑戰
技能學習,“改裝”增挑戰。將具有技能、技巧要求的體育游戲進行包裝,設計成生動有趣的情境游戲,使枯燥乏味的技能活動升級為冒險與闖關活動、多變體驗活動,同時加大運動量,使幼兒在快樂游戲的過程中得到相應的技能與體能訓練。比如在練習短距離跑步的過程中,在終點處設置海綿塊,幼兒共同商議每一次跑過去后運用身體哪個部分將海綿壓扁。可以是肚子、手、腳,甚至是屁股,孩子們在如此搞笑的游戲中瞬間增加了興致,玩得不亦樂乎,技能與運動量同時達到要求。
團隊游戲,因材施教更適用。將幼兒自由分為數量相等的幾組,并明確在每組的往返游戲中所要運用的動作,組員之間可以自由商量出發順序,幼兒可根據自己的發展情況選擇適宜的動作,增加幼兒的興趣和能力。
傳統游戲,新編激活力。將民間游戲融入新元素,取其精華、古法新玩,通過改造和創編,使游戲本身煥發了新的光彩。比如在切西瓜的游戲中,以往每進行一輪只有兩個幼兒在游戲,久而久之造成幼兒不愿意參與的情況。這時便加以創新,讓一半幼兒蹲下當“西瓜”,另一半幼兒當賣瓜人,邊念兒歌邊在“西瓜”身上切,當念到最后一句兒歌時,“西瓜”起身快速去追賣瓜人,賣瓜人要快速跑回家中,成功逃脫者為勝。在新編的游戲中,讓全體幼兒共同參與,加快了游戲節奏,提高了互動性。
自由組合,讓創新滲透游戲。嘗試自由組合的形式,為幼兒提供大量的運用器械,提出活動的簡單目標,而如何組織游戲、如何分組、如何擺弄器械,全部由幼兒做主。
體育活動形式的創新、內容的豐富,使大班幼兒體育活動的質量得到了大幅提升。不僅培養了幼兒的運動能力,更是對幼兒自信力、合作力、自評力的一種綜合性培養,讓大班的體育活動更加多元化、開放化。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實驗幼兒園)
責任編輯: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