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克
摘要: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居民樓消防安全和質量的要求隨之不斷升高。據統計,我國居民建筑火災一直呈逐年上升趨勢,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鑒于此,文章通過對居民樓火災特點進行研究,將筆者親身經歷的火災案例作為目標深入分析當前階段我國居民樓火災逃生所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居民樓實際居住、人口、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一系列居民樓火災應急對策,進而從根本上實現對居民樓火災逃生的有效預防。
關鍵詞:居民樓;火災逃生;現狀;對策
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居民樓、小區的覆蓋面在不斷地擴大,入住的居民人數眾多,一旦發生火災,自救才是重要的逃生手段。筆者希望通過結合自身在日常工作中的經驗,能夠給出相關提示和建議,盡量減少居民樓火災傷亡事故的發生。
一、居民樓火災逃生所存在的問題
筆者從事工作以來,親身經歷過工作地兩起居民樓火災,過火區域均發生于居民樓一樓臨街門店,過火面積也只有20平方米左右,火災卻分別造成樓上住戶3人和5人死亡,原因均為吸入過量的一氧化碳窒息而死,救援人員發現亡者所在樓梯間入戶房門均呈開啟狀態,大量火災濃煙涌入房間。悲劇的發生值得我們深思。近年來,通過大量的居民樓火災案例,發現當前居民樓火災逃生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成為火災發生以及人員傷亡的直接原因,具體如下:
(一)消防通道堵塞,消防車輛無法靠近著火建筑
通過調研發現,消防車無法在短時間內到達居民樓火災著火點的原因主要包括三個因素:第一,居民小區車多位少,消防通道被私家車擠占。第二,小區物業部門為有效降低小區管理費用,關閉小區大門只保留一個車庫入口,消防車在進入小區時,如果入口在另一方向需繞道而行,在某種程度上拖延了救援時間。第三,小區物業為避免中大型車輛的進入,在入口或者其他地方設置了磚墻或者水泥墩等路障或者限高標志,部分居民小區尤其是老舊小區,存在消防通道嚴重阻塞的情況,消防車輛難以進入,舉高車的作用無法有效發揮,消防專用回車場被其他車輛擠占,使得消防車輛不能隨意移動,從而耽誤最佳火災救援時機。
(二)破拆、救援器材不能及時到達現場
當消防車輛達到起火建筑時,消防人員從下車趕到起火部位,中間耗費大量時間,相關救援器材或者破拆器材需要人工運送至火災現場,在時間上消耗較多,對居民樓內人員的疏散和救援產生直接影響。
(三)樓道堆放雜物,堵塞救生通道
通常情況下,一些老舊居民小區在樓道設計上與現代居民樓存在較大差異,整體較窄,且由于樓道內堆放有大量雜物,對居民逃生路線形成嚴重的堵塞。當發生突發性火災時,樓道內被濃煙充斥,空間內能見度整體偏低,樓內逃生人員處于異常驚慌混亂狀態,不具備事態發展的辨別能力,逃生概率較低,且在某種程度上不利于消防人攜帶消防器材和裝備,救援工作難以順利開展。
二、居民樓火災應急對策
(一)學會運用自救戰術
當居民樓內發生較大火災時,樓內相關人員的自救尤為關鍵,在這一過程中應當學會消除緊張心理冷靜報警,向其說明火災發生的地點位置、火勢蔓延情況以及人員傷亡情況,求助消防部門進行滅火救援。如果火勢過大,無法通過消防通道逃生,這時候最好的做法就是將室內的可燃物體盡量清除,大量放水,消除明火對門窗的威脅,然后緊閉與燃燒區相通的門窗,防止煙和有毒氣體進入,等候火勢熄滅及消防人員的救援。
(二)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
對于居民而言,預防火災是消防工作開展的基礎,需要居民消防安全意識作為支撐條件。若要實現對居民樓火災頻發現象的降低和預防,首先要確保居民自身消防安全意識的全面提升。作為居民樓主體管理部門,開發商和物業管理單位應當恪守相關法律法規,正確履行自身職責和義務,將消防宣傳教育作為日常工作內容之一,通過對各種手段和形式的靈活應用,開展具有當地居民小區自身特色的消防宣傳教育,全面普及最新消防知識,使居民掌握消防常識,進而從根本上提升居民自防自救能力和消防安全意識。消防、文化、教育、廣電等部門也要嚴格按照各自的職責,充分發揮行業優勢,認真協助做好消防宣傳教育工作。
(三)養成良好的用火習慣
居民在家時,應避免床上、沙發上用火吸煙,家長應教育孩子安全用火,對其講解玩火的危害,將家中具有危害性的物品,如易燃易爆物品等,應放置于孩子無法觸碰的地方。避免讓家中孩子隨意開啟電器或者燃氣。此外,居民樓的走廊、樓梯間最好不要堆放大量雜物,保留消防通道,當發生火災時及時對樓內人員進行疏散,減少人員因無法順利下樓而造成的傷亡。
(四)提高住宅內部消防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通過調查和了解,居民樓火災大多集中在晚上,且火災發生較為突然,火勢在短時間內迅速擴散,5分鐘后室內物品便可達到猛烈燃燒階段,極易對人員生命造成嚴重威脅。因此,在居民住房安裝火災自動報警探測裝置便顯得尤為重要,火災探測器主要具有兩項功能,一是可以探測火災,二是可以發出報警。該探測器通過對火災的探測發出聲光報警,對室內相關人員進行有效提醒,使其快速疏散和滅火。除此之外,還可以在居民樓住房內安裝自動噴水滅火裝置,鼓勵居民配置輕便式滅火器材,從根本上提高及時發現火災和有效撲救火災的能力。
三、居民樓火災逃生方法
當居民樓內廣大住戶遇到火災時,應當如何正確、快速地逃生呢?
(一)房間內住戶不要貿然開門進入煙氣中。火災發生后,產生的熱空氣會隨著煙囪效應向上升,濃煙等有毒氣體沿著樓梯間迅速竄至樓頂,這時如果想開門逃生,一旦發現樓梯間里有明火和大量煙氣,或感覺房門溫度高,應迅速退回房間內關閉門窗,同時用水淋濕墻壁和房門,阻止火勢蔓延入戶等。
(二)如遇緊急情況需在濃煙中逃生,在濃煙溫度不高的情況下可以利用透明塑料袋。在產生濃煙的場所逃生,人體如果防護不當,容易將濃煙吸入人體,導致昏厥或窒息,同時眼睛也會因煙的刺激,導致刺痛而睜不開。此時,可以選擇透明塑料袋將整個頭罩住,供足量的空氣供逃生之用。使用塑料袋時,一定要充分將其完全張開,但千萬別用嘴吹開,因為吹進去的氣體都是二氧化碳,效果適得其反。
(三)火災來襲時應當快速逃離現場,切忌貪戀財物。
(四)應對火災逃生相關知識和方法有所了解和掌握,熟悉小區樓道內各逃生路線。
(五)當居民自身受到火勢威脅時,要當機立斷將浸濕的被褥或者衣物披于身上,保持頭腦清晰,向安全出口方向逃離。
(六)遇火災不可乘坐電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七)若所有逃生線路被大火封鎖,要立即退回室內,用打手電筒、揮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發送求救信號,等待救援。
四、結語
綜上所述,居民樓火災逃生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話題,居民樓火災不僅易于對居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威脅,且容易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為進一步提升居民樓初期火災處置和逃生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和減少居民生命財產損失,相關部門可通過各類火災模擬體驗,使廣大居民學習多種消防常識,通過親身參與實踐,讓群眾走出撲滅初起火災和逃生的誤區,進一步提升群眾的自防自救能力,同時引導群眾養成良好的用火用電習慣,營造濃厚的消防宣傳氛圍,使更多的人學習了解消防安全知識,為火災防控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邱林.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工作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1(s1):91-94.
張春宇,王靜宇.居民樓火災隱患及防范應急對策分析[J].科技創業家,2017,15(10):227-228.
張香萍.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現狀分析和火災防控對策研究[J].武警學院學報,2018,13(02):29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