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洋
摘要:卷草紋是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占有很大地位的一種裝飾紋樣,其紋樣的形式則是取材于自然界中的植物,形成圓潤卷曲的優美造型。在此論述卷草紋自漢朝至唐朝時期的發展與演變。對于卷草紋演變歷史的研究,不僅僅是對其自身的研究,也是對我國工藝美術裝飾歷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紋樣;裝飾;工藝美術
卷草紋其花葉之中點綴相互纏繞的枝葉花果,形成圓潤卷曲的優美造型。再將這一基本造型通過連續、重復等手法表現,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占有很大地位的一種裝飾紋樣,多用于染織、陶瓷、石塑續等手法,作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呈現出一種枝葉繁茂,相互纏繞的優美植物紋樣,具有流動的意境美。
卷草紋其優美圓潤的造型被廣泛的運用在中國工藝美術史的造物之中,然而隨著時代的變化與發展,受到時代的經濟、政治、文化等的影響,又產生了許多不同的變化,演變出許多不同而又相似的形態。總而言之,卷草紋的產生與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一、漢朝卷云紋
卷草紋最早并不是中國傳統原創的工藝裝飾紋樣,而是早在古埃及誕生,通過長時間的傳播與演變,形成了忍冬紋,并成為卷草紋的基本樣式。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國。但是在忍冬紋傳入中國之前,早在秦漢時期就有一種卷云紋,其中國傳統的卷草紋也被認為深受卷云紋的影響。
卷云紋是漢朝工藝美術中運用最為廣泛的裝飾紋樣,云紋在具體的工藝美術中主要由飄逸律動的卷曲線條組成。卷云紋的主要造型為弧邊渦卷,由多根或一根彎曲的線條為主,在邊角處彎曲為一個渦紋,由多個略有變化的不同云紋進行組合,將簡單的形式自由組合,就可以演化出風格統一而變化豐富的卷云紋。卷云紋蜿蜒而舒展的自由造型與繁復而和諧的藝術形式在卷草紋中有著很深的體現,尤其是弧邊渦卷的形式是其基本形式。綜合的看中國傳統主流紋樣,有許多的紋樣都有卷云紋的影子。
漢朝的卷云紋對中國傳統的工藝裝飾紋樣有著深遠的影響,在隨后的魏晉南北朝中,卷云紋則是與外來的植物紋樣,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忍冬紋,隨后在唐朝進一步形成了蓬勃豐富的卷草紋。
二、魏晉南北朝忍冬紋的傳入與演變
忍冬紋是伴隨絲綢之路的興起,與佛教文化的傳播而出現的一種外來工藝裝飾樣式。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卷草紋具體表現為忍冬紋。忍冬是一種蔓生植物,俗稱”金銀花”,通稱卷草。忍冬是在東漢末期開始出現在佛教的工藝裝飾上,因為忍冬有耐寒、生命力頑強等特點,所以其成為具有佛教寓意的紋樣。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戰亂的年代,此時戰爭不斷,政權更替頻繁,多年的戰爭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巨大的痛苦,精神上的迷茫使得人們把注意力轉向佛教,去尋求安慰。同時外來佛教文化的影響,使得這一時期誕生了大量的佛教文化藝術品。
南北朝時期,蓮花紋和忍冬紋成為最具有代表性的工藝裝飾紋樣,廣泛的出現在繪畫、建筑、刺繡等的裝飾中。此時的忍冬紋樣大概上還是采用弧邊渦卷的方式,從卷云紋中繼承了大量優美具有運動感的曲線,以曲線組成植物的藤蔓,兩邊則為多個葉瓣。大多數為三個或者一個葉瓣分列藤蔓兩邊,葉子有單葉、雙葉等形式。此時忍冬紋樣常常是一個基本單元通過反復的形式作為建筑邊緣的裝飾,如藻井等,或者以二次連續的形式裝飾于表面或者陶器腹部、肩部等位置,具有連續性和既有統一又有變化的特點。
三、唐草紋的發展
唐朝的卷草紋則是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隋唐和初唐時期受外來文化影響比較深,經濟文化政治達到鼎盛的唐朝,有統一、上升、自信、開放的社會特點,文化相互融合,并且經濟相對發達,以傳統動物紋樣為主流的的審美被打破,人們的審美由以動物紋樣為主轉向以植物紋樣為主,使得卷草紋逐漸發展,加上當時開放的社會氛圍,形成開放、自由、浪漫的具有特色的中國傳統紋樣。唐的裝飾紋樣經過前朝以來對于外來文化的吸收與融合,終于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工藝美術裝飾紋樣。
卷草紋在唐代非常盛行,也被日本成為“唐草”。卷草紋在漢朝與魏晉南北朝時期則多是比較簡樸,唐朝的卷草紋則是出現了繁復豐富的風格,歸根到底還是受到社會穩定、繁榮昌盛的盛世的影響。雖然是經歷了從秀美到豐滿再到簡樸的階段性變化,但是卷草紋的還是主要采用了弧邊渦卷的表現形式,并且受當時審美影響,造型更為夸張,更富有運動感。工藝美術的審美為之一變,唐草紋的植物形態多是以牡丹為原型,的造型更為夸張,整體造型更為卷曲,其間點綴更為繁復,具有強烈的動感與茂盛的生機。早期的唐草紋還基本為忍冬為主的簡約造型紋樣,到了盛唐時期,卷草紋的弧邊渦卷造型就與傳統的卷云紋結合起來,其間點綴的裝飾紋樣也開始變的豐富起來,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忍冬花紋,此時的唐草紋更多的是以寶相花為主體,牡丹、葡萄等多種植物紋樣交匯一體,其中鸞鳳、孔雀等各種動植物點綴其間,儼然一副真實表現了唐代生活的繁盛的花鳥畫,形象寫實,造型豐滿,色彩華麗。唐草紋豐滿富麗的造型、流暢生動的畫面節奏與華麗的色彩達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
唐草紋在具體的工藝美術運用之中則是對用于染織工藝、建筑裝飾、金屬工藝等之中。在染織工藝中唐草紋形成了一種裝飾紋樣類型,以“S”型的弧邊渦卷為大體骨架,其間點綴豐富內飾,具有飽滿豐富的特點。在金屬工藝如銅鏡、金銀器的裝飾制作之中一般不作為裝飾的主體出現。一般金屬制品多以人物、動物等的造型紋樣為主,在其四周裝飾以忍冬卷草等紋樣,豐富畫面的氛圍。在建筑、壁畫之中也一般作為邊飾,根據其建筑結構或者壁畫內容,裝飾以唐草紋來進行裝飾和隔斷,大多采用以牡丹為主體的,葡萄、海棠等植物紋樣為輔,鸞鳥、獅鳳飛舞于花卉之間,具有奔放的氣勢與流暢的節奏。
四、結語
卷草紋是我國傳統工藝美術發展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纏枝紋優雅、婉轉、圓潤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并且對于卷草紋演變歷史的研究,不僅僅是對其自身的研究,也是對我國工藝美術裝飾歷史的研究,卷草紋不僅僅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體現,也反映出中國傳統審美以及傳統優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