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忠元
“學習數學的惟一正確方法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的東西自己去發現或創造出來?!焙献鲗W習為此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它打破了課堂上學生個體學習之間的隔閡,給予他們合作、交流的機會,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會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在親身經歷學習的過程,體驗數學的奧秘。
實踐中發現:選擇合作學習的恰當時機是有效合作的重要保證。在備課時,我能深入研究教材,通過新課導言的設計,問題情境的創設,喚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讓學生產生了合作學習的沖動和愿望,選擇恰當的時機組織學生進行了合作學習。
一、當學生個人操作困難時進行合作學習
在教學讀統計圖時,我給同學們提了下列問題:請小朋友注意,只有三秒鐘時間,你能知道二(1)班同學最喜歡看什么節目的人最多,喜歡看什么節目的人最少?(1,2,3秒,老師馬上關閉多媒體課件
有的學生說,“我看到了喜歡卡通片的人最多”,有的學生說“我還沒有看清楚呢”,還有學生說,“老師,太快了,記不下來,可以再看一遍嗎?”。從學生的回答可以看出,短短的三秒鐘時間,學生確實不能把所有信息仔細地看清楚,又何談讓學生馬上說出二(1)班同學最喜歡看什么節目的人最多,喜歡看什么節目的人最少呢?學生焦急的心情溢于顏表!
沒有老師的要求,同學們開始自發的結成小組,有的當記錄員,有的記新聞節目的人數,有的記卡通片節目的人數,有的記體育節目的人數,有的記電視劇節目的人數,有的記歌舞節目的人數,學生分工后教師再演示課件,一分鐘后,學生順利完成了學習任務,回答出了二(1)班同學最喜歡看什么節目的人最多,喜歡看什么節目的人最少。
在上述的學習活動中,教師從學生主體的認識特點出發,巧妙地運用了學生之間的互動,把時間和空間留給了學生,使他們有機會提出自己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小組分工合作學習”。通過合作學習小組,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培養創造性思維。
二、當學生需要他人幫助時組織合作學習
在教學“小熊購物”時,我利用這一學生熟悉的具體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參與興趣,然后圍繞解答提出的“買4個面包和1瓶飲料需要多少錢?”先獨立思考,后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展開討論和交流,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當教師提出“假如你就是小熊,你會怎樣買?”這一個問題,生活中的購物對學生而言,并不陌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家表達自己的看法,提出了不少的數學問題。但也有同學眉頭緊鎖,面露難色。此時,我馬上給孩子們支招——“小組的同學可以合作,大家一起出主意,想辦法?!蓖瑢W們一聽,立刻分小組活動起來,教室里頓時又活躍起來,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流著各自的看法,合作學習就這樣在學生的有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產生了。
三、當學生意見難以統一時進行合作學習。
在學習觀察物體一課時,我的問題是“請同學們想一想、猜一猜,如果你的面前有一個正方體的紙箱,你能看到它的幾個面?!保瑢W生的猜想都不一樣。于是我引導學生觀察紙箱。每一個小組的桌面上都有一個紙箱和一張統計表,小組長負責記錄觀察的結果。同學們在觀察紙箱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觀察時不能移動擺放在桌面上的紙箱;第二,觀察時既可以在紙箱的前面站著看或坐著看,又可以站在紙箱的一個角上看,還可以任意選擇一個位置看;第三,每次觀察完紙箱后,都要把觀察結果告訴小組長并記錄下來。
在匯報時
師:仔細觀察各自小組的統計表,你能發現什么?
第一小組代表:我們小組經過觀察、討論,決定改變注意,應該說可以看到一個面、兩個面還有三個面。
師:為什么呢?
第一小組代表:我們站在紙箱的前面看時能看到兩個面,坐在紙箱的前面只能看到一個面,從紙箱的角上看就能看到三個面。
師:其他小組聽完后有什么想法?
(之后陸續有學生加入第一小組)
第二小組代表:我們的觀點和第一小組大部分一樣,但有一點不一樣,我們覺得應該這樣說,不管從哪里看,只多能看到三個面。
師:第一小組的同學們,你們認可他們的看法嗎?
第一小組:同意。
(又有學生贊同他們的看法,這時全班學生分成兩派,一派觀點是不管從哪里看,只多能看到三個面,為正方;其余為反方)
反方:我們不同意,我們覺得可以看到4個面:前面、上面、再加兩個側面。
正方:不可能,你們怎么能同時看到兩個側面呢?(反方展示自己是怎樣看到兩個側面的)
正方:老師,我們發現他們錯誤的原因了,觀察時不能搖頭晃腦的,身子不能動來動去。
師:對,同學們的觀察真仔細。站在不同的位置看紙箱,最多就能看到三個面。就像正方說的那樣,觀察時身子不能動來動去。
反方由底氣十足到服氣地站到了正方的隊伍里。老師緊緊地握著正方同學的手說:祝賀你們,你們精彩的發言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又深情地握了握反方同學的手說:謝謝你們,正是因為你們問題的出現,才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場有意義地爭論!
在這場別開生面的辯論會中,既有緊張激烈的辯論,又有相互間的尊重與理解,課堂氣氛緊張卻又其樂融融。可見,意見不統一時,組織合作學習,即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又可以增強競爭意識,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地基礎。教師的預設,通過充滿激情的、極具個性的、富于想象的合作探究,使學生對有了質的飛躍。這樣的教學不僅使學生在自主的合作探究產生了有效生成,而且形成了自主的動態的課堂。
課堂上合作要抓住時機,不能單憑教師個人的愿望,不痛不癢地為環節而環節。以上幾個教學片段中教師選擇合作學習的時機分別是:當學生個人操作遇到困難時;當一定數量的學生解決問題需要他人幫助時;當學生的意見難以統一,需要共同探討時。這時的分組合作,才有效益,才能調動小群體集體的智慧,才能讓學生感受合作的意義,享受合作成功的愉快。
多給孩子一片空間,讓他自由地去飛翔;多給孩子一些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多給孩子一些問題,讓他獨自去探索。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獨特的感受,走進課堂,同教師、教材、同學對話,在小組合作中自主探索,親身體驗,生成自己個性化的理解和獨特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