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銀
[摘要]目的:探究于老年口腔疾病治療中開展口腔修復手法臨床療效觀察。方法:將本院口腔科收治的86例老年口腔疾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43例患者分設為參照組(開展常規治療),43例患者分設為觀察組(聯合開展口腔修復手法),對比觀察兩組臨床療效、治療服務滿意度及復發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經口腔修復治療,其總有效率97.67%,顯著高于參照組數據,經統計校驗表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對治療服務滿意分顯著高于參照組,經統計校驗表意義(p<0.05)。結論:于老年口腔疾病治療中開展口腔修復手法,可為臨床療效增效,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關鍵詞]口腔修復手法;老年;口腔疾病
[中圖分類號]R7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21-0041-02
醫療技術持續發展,人均壽命延長,促使老齡化社會快速發展,老年患者比重增加,受到臨床高度重視。老年人由于機體免疫機制持續下降,骨鈣持續性流失,老年人繼發骨折及口腔疾病的幾率顯著高于年輕人。老年人為口腔疾病好見人群,易出現牙齒脫落、松動及磨損等情況,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隨著人們生活質量提高,人們對口腔健康的重視度提高,臨床接受口腔疾病治療患者比重增加,加強老年口腔疾病治療尤為重要。本研究筆者為了深入分析口腔修復手法于老年口腔疾病中的應用效果,特開展此項平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研究課題納入對象為筆者單位口腔科收治的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病例采集時間為2018年1月到2019年11月,共計86例,模擬隨機抽簽方式進行小組分設,43例患者分設一組,男女性別22:21,年齡60歲~89歲,中位年齡(67.85±1.88)歲,其中6例患者為牙周疾病,6例患者為牙齒松動,18例患者牙髓病,9例患者為齲齒,3例其他;43例患者分設一組,男女性別23:20,年齡61歲~91歲,中位年齡(68.33±1.79)歲,其中5例患者為牙周疾病,7例患者為牙齒松動,18例患者牙髓病,10例患者為齲齒,2例其他;統計校驗2組入組患者基線資料(P>0.05),具有比對價值。納入原則:①86例客觀對象均滿足《口腔學診斷指南》中對老年口腔疾病的診斷依據;②獲倫理委員會批準后實施。排除原則:①合并惡性疾病,其預計生存時間無法支持課題開展時間;②認知功能障礙、精神狀況異常患者,無法進行有效的語言交流;③治療依從性較差患者,抵觸研究的患者。
1.2方法參照組患者開展常規治療,予以患者口腔健康指導,予以口服維生素治療。觀察組患者聯合開展口腔修復手法,加強了解患者藥物使用史、疾病因素及口腔衛生,予以患者全面的口腔檢查,制定針對性治療干預手段;遵醫囑予以患者鎮痛藥物、消炎藥物;加強口腔衛生指導,針對牙冠修復、牙齒殘缺、食物嵌頓及咬合不良情況的發生,依據患者牙齒情況進行口腔修復;建議患者定期進行復查。
1.3評價標準依據口腔科療效評估標準為依據,若口腔癥狀改善不滿30%,則為無效;若改善超50%,則為轉歸,若改善超90%,且持續一年,則為治愈;于患者出院時評估滿意度;統計分析復發,情況。
1.4統計學分析課題借助統計學軟件SPSS23.0對組間數據進行統計校驗,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分布采用(%)、(x±s)表達表達,組間樣本檢驗,P<0.05設為統計學差異基礎表達。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分析觀察組患者經口腔修復治療,其總有效率97.67%,顯著高于參照組,經統計校驗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服務滿意度觀察組患者對治療服務滿意分顯著高于參照組,經統計校驗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復發情況分析觀察組1例復發,復發率2.33%,參照組7例復發,復發率16.28%,經統計校驗表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我國老年幸福養老政策的推行,國家于老年口腔修復中開展惠民政策,為了最大程度提高口腔修復療效,降低因口腔疾病導致進食障礙、生活質量低下等情況,緩解患者痛苦,完善口腔治療權益最大化具有重要臨床意義。口腔修復中主要包括美容修復、功能修復及治療修復等三種,其中老年口腔修復多以功能修復為主,恢復牙齒咀嚼功能,開展口腔修復主要原則是恢復口腔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質量。老年口腔疾病中以缺牙、牙冠殘缺等情況較為常見,在原發牙齒疾病的基礎上,會增加對周圍牙齒組織的損傷,于牙齒修復的同時,需要加強健康牙齒的保護。口腔修復手法通過科學的指導方式,針對口腔疾病發生因素、疾病進展危害、治療重要性及注意事項、預后情況等相關知識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提高患者對口腔健康的重視度;于口腔修復手法中提高患者舒適度,利于提高患者對疾病治療的認知,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可有效促使疾病轉歸,早期恢復口腔功能。因口腔修復預后周期較長,且預后臨床影響因素較多,與患者生活習慣、飲食喜好及刷牙習慣等均具有直接關聯,應于治療及預后期間,建議患者減少糖果等攝人,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避免炎癥侵襲口腔;飲食中加強鈣含量高的食物的攝入,多進行陽光照射,促使機體內維生素D的吸收及轉化,提高患者機體骨鈣濃度,避免骨鈣流失導致的骨質疏松情況;加強患者對口腔疾病的認識,提高患者口腔護理能力,為臨床治療增效嘲。
王秋慧,王雪學者于文獻研究中顯示,于老年口腔疾病治療中開展口腔修復,患者臨床疾病轉歸情況顯著優于未開展患者,且于診治期間,不良醫療事件及護理事件發生率顯著降低,患者對口腔修復手法的認可度較高,臨床開展效果顯著。本研究數據表明,口腔修復手法臨床開展價值更高,與王秋慧,王雪學者研究具有一致性。
綜上,于老年口腔疾病治療中開展口腔修復手法,可為臨床療效增效,臨床應用價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