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娜
摘? ?要:以大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為研究對象,首先對大豆需肥特點進行了簡單的介紹與分析,隨后針對如何進行大豆測土配方施工技術的應用,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施肥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豆種植;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應用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指的是通過進行大豆土壤檢測,在充分了解土壤實際肥力基礎之上的一種施肥技術。相對于傳統施肥,該技術更具有針對性,能夠有效提升施肥效果,節省施肥成本。通過對大豆種植時采用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進行探討分析,對于提高大豆肥料利用率、推動大豆種植產量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
1? ?測土配方施肥的意義
大量的試驗研究和應用結果表明,大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一項實用的農業技術,其科技含量高、操作性強,具有明顯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1.1? ?轉變施肥觀念,提高經濟效益
隨著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普及,“施肥越多越好”的傳統觀念正在被逐步改變,大豆種植戶學習科學施肥技術的熱情越來越高。通過對土壤養分的測定,了解大豆對各種營養元素的需求,然后根據大豆的需求確定肥料的種類和用量,從而獲得理想的產量和效益。
1.2? ?降低污染,保護農業環境
測土配方施肥肥料種類、配比、施肥量等都是基于土壤供肥狀況和大豆需肥特點來確定,既能使有限的肥料資源得到合理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也能減少化肥的使用,降低肥料的揮發和流失,減少地下水的硝酸鹽積累和面源污染,從而保護生態平衡,保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3? ?改良土壤,提高作物品質
測土配方施肥不僅能直接顯示大豆增產的效果,而且能提高土壤肥力,消除土壤養分障礙。在實施過程中,應以有機肥為基礎,將土地利用與土地耕作相結合,這樣才能長期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另外,測土配方施肥可以調節氮營養,提高磷、鉀與中、微量養分的供應能力,滿足大豆在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求,從而達到平衡的吸收,顯著提高大豆抵抗寒冷和干旱的能力,大大減少病蟲害及倒伏現象,改善大豆品質[1]。
2? ?大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應用
2.1? ?做好基肥實施
在大豆開始種植前,應先施好基肥,在基肥選擇方面,以農家肥為主,施肥量為2 000 kg/667 m2,同時在基肥中還可以混入一些磷肥(磷酸鈣)和鉀肥(氯化鉀),磷肥的施用量為10 kg/667 m2,鉀肥為15 kg/667 m2。如果目標土壤相對比較貧瘠,農家肥量比較少,那么在施基肥時,可以在原本的基礎上增加一些氮肥,施肥量占總氮肥施肥量的50%,剩余的50%氮肥量用于追肥。在選擇具體確定磷、鉀基肥用量時,可在上述施肥量基礎上,結合實際土壤肥力進行適當調整,若土壤肥力比較高,可適當減少磷、鉀肥的施用量,反之則可以適當增加。
除了上述基本肥料的實施,如果經過大豆測土發現土壤缺少鋅、錳等微量元素,那么在實際施肥時,可以在農家肥中混合添加一些微量元素肥料作基肥施用。正常情況下,可施硫酸鋅1 kg/667 m2、硫酸錳2 kg/667 m2。施大豆基肥要趁早,最好是配合春翻或秋翻進行,更有利于土壤肥力吸收。此外,在基肥的實際實施過程中,還應注意采用一些具體的配方,測土配方的原則是農家肥與化肥的混合施用,并采用全層深施肥方法。在具體的有機肥與化肥的施用數量控制方面,應以測土配方要求為依據確定,在進行混合施肥時,施用量通常為農家肥1 000 kg/667 m2或精制有機肥50 kg/667 m2;在化學施肥方面,根據氮、磷、鉀肥的施肥比例,可采用19-15-19、19-11-19或5-13-17配方進行施肥[2]。
2.2? ?做好種肥實施
為保證產量,在大豆正式播種前還應做好種肥實施,在實際施肥時,用量比基肥要少很多,一般采用的是牲畜糞便或秸稈產生的發酵肥,并配合適量的磷、鉀及微量元素肥料實施。大豆種肥一般不施氮肥,在施種肥時,注意不要與大豆種子直接接觸,避免燒根問題。若實際土壤立地條件較差,可適量施用一些氮肥,施用量為過磷酸鈣10 kg/667 m2+尿素5 kg/667 m2,氯化鉀肥料15 kg/667 m2;若土壤肥力保持在中等水平,可施種肥過磷酸鈣8 kg/667 m2+尿素3 kg/667 m2,氯化鉀肥料10 kg/667 m2;若土壤比較肥沃,可施過磷酸鈣5 kg/667 m2,氯化鉀肥料5 kg/667 m2。在微量元素實施方面,可施入硼砂0.3 kg/667 m2。在進行種肥實施時,除了要注意深施,施肥位置還應距離種子10 cm,保證種子正常發芽生長[3]。
2.3? ?做好追肥實施
俗話說:基肥金,追肥銀。在大豆測土配方施肥過程中,做好追肥也非常重要。在實際進行大豆追肥時,需要選擇在大豆分枝期到開花初期時間段與大豆結莢期到鼓粒期時間進行兩次追肥,從而為大豆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供應,有效提高大豆產量。尤其是針對土壤肥力低,或者大豆幼苗生長比較羸弱的地塊,更需要加強追肥實施。一般追肥尿素施用量為10 kg/667 m2,尿素可以直接進行撒施,最好結合中耕和灌水進行施肥,以確保肥效;磷肥的施用量為23 kg/667 m2,應在大豆鼓粒期進行追施,最好采用根外噴施;鉀肥應早追,選擇大豆初花期追施最好,施用硫酸鉀10 kg/667 m2。若土壤比較肥沃,前期基肥和種肥比較充足,大豆植株生長健壯,可降低追肥用量,以免造成徒長倒伏。在具體進行追肥時,每次每 667 m2可施復混肥19-15-19或19-19-19或25-13-17或27-16-12,用量為7.5~10 kg/667 m2。
3? ?總結
綜上所述,為有效解決大豆“高投入、低產出”的施肥問題,需要加強對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應用,通過對土壤肥量的檢測,結合大豆生長需肥的特點,開展針對性施肥,從而有效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充分發揮肥料的實效性,促進大豆更好地生長,降低大豆種植成本,有效提高大豆的生產種植產量。
參考文獻:
[ 1 ] 李冬梅,李偉.測土配方施肥在大豆生產中的應用[J].農技服務,2015,26(1):62-63.
[ 2 ] 汪平.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與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16,34(13):3127-3128.
[ 3 ] 肖煥祥,李家貴.低產田大豆測土配方肥效試驗初報[J].貴州農業科學,2017(6):80-82.
(收稿日期:201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