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健全
摘? ?要:目前所提出的可持續發展觀念,是包含生態、經濟和社會3個方面的新型發展觀念。而其中的生態可持續發展,就是指人類一直以來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在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當中,林業的建設又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而林業建設重中之重的基礎就是苗木的種植。想要達到較高的苗木種植成活率,種苗的培育和種植是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工作。在對林木種苗的質量把控上,國家相關部門除了要嚴格地保障質量、不斷提高品種單位數量以外,還要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和最少的投入,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簡述了林木種苗在林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林木種苗;林業;可持續發展;重要性
目前,我國林業的發展主要依靠樹木的種植和維護工作,也就是所說的營林造林工作,這一工作的物質基礎是林木種苗,其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了營林造林工作的效果。所以國家為了提高林木種苗的質量,投入了很大的資金,并逐漸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發展體系,其對于林木種苗的研發和應用,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1? ?林木種苗的研發和培育在林業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1.1? ?林業建設事業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
想要不斷擴大我國的森林覆蓋面積,提高林業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就必須要從林木種苗這一源頭抓起。在長期的林業種植實踐中不難發現,品種和質量較高的種苗能夠保證整片森林的良好生長,這對于整個林業的發展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林業資源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也由林木種苗的質量決定。而林木對于林業的發展影響,是一個長期、連續的過程,所以國家相關部門要盡可能地把好林木種苗的質量關,保障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建設。
1.2? ?對林業建設可持續發展起導向性的作用
林木種苗的質量直接決定了林業生產的質量。具有良好品種性狀的林木種苗,能夠保證樹木在自然環境下的抗性和耐性,提高種苗的成活率,使林業資源呈現健康增長的狀態。林木種苗質量可以提高林業資源的數量和質量,這對于生態的建設和平衡,以及社會的發展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我國所種植的林木種苗,是可以產生巨大經濟價值的林業產品,而林業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唯一的來源就是林業種苗優良的品種優勢。所以必須不斷對林木種苗的品種培育進行投入,并配套完備的繁育設備。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國家更好地研發和培育林木種苗。除此以外,相關部門還要在提高培育水平和技術的基礎上,改進和提升培植技術,保證種苗的質量和品種能夠適應種植區域的土壤與環境,最終能夠保障林木種苗的持續健康發展。
1.3? ?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林業資源的發展離不開當地的自然環境和土壤環境,所以在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因地制宜的發展策略是必須要遵守的原則。國家想要培育出良好的種苗,就必須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和土壤環境選擇相應的種苗品種。例如:環境濕潤、多雨的地區,可以選擇耐水性的品種;環境干燥、少雨的地方,則需要選擇耐旱性的品種,這樣能夠保證林木種苗的存活率,而且在后期樹木增長也能夠有很好的效果,能夠大大地降低補植補種的負擔,減少造林的成本,提高林業資源產生的效益。所以,林木種苗在林業建設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當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1]。
2? ?林木種苗在林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性
2.1? ?充足的種苗來源,能夠滿足林業發展的需求
如今的地球大環境正面臨惡劣的變化,嚴峻的氣候環境對于林業的建設事業產生了消極的影響,但是國家也在不斷地根據環境的特點大力發展林業。我國的“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了林業建設加強也是國家重要的發展戰略之一,是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的基本要求,這樣才能滿足人類對于生態文明的建設需求。想要大力發展林業建設事業,就必須要有充足且質量較高的種苗作為物質基礎。
2.2? ?促進林業產業體系的發展
大力發展林木種苗的研發和培育,是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策略。多樣化的林木種苗能夠提高林業產品和木材的產量以及品種的多樣化,提高林業資源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促進林場所在區域的地方經濟發展。在以林業產業為基礎的林業事業建設中,國家需要根據林業衍生出一些高新技術產業,為傳統的林業資源插上科技的翅膀,使林業的發展越來越現代化。如今中國的很多國有林場,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經擁有了相對完整的林業產業體系,能夠幫助林場保證持續的發展動力,從林木的種植到林木的維護、從林木的砍伐到利用加工,有一套完整的產業鏈,幫助林場實現林業資源的利用最大化,最終提高林場的經濟效益。當然這一切都開始于林木種苗栽種的那一刻,所以說林木種苗的質量和數量是保證林業資源與林場經濟效益的重要基礎。
2.3? ?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林木種苗的培育和研發工作,是林木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這種影響將直接決定營林造林的樹木成活率以及樹木生長的速率,最終決定造林的成本。換句話說,林木種苗的研發和培育直接影響林業發揮生態功能的效果,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是林業可持續發展觀念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在針對林木種苗產品的研發和培育上,除了要不斷地引入新的設備和技術,還需要根據實際的研發工作創新出更多的培育和繁殖技術,甚至是改良出更優良的品種,這樣才能大大地提高營林造林的樹木成活率,提高樹木增長的速率,降低營林造林的成本,最終能夠為生態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2]。
2.4? ?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貢獻
人類長期的資源開發和森林砍伐,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極其嚴重,如今自然環境在不斷惡化,人類為了延緩環境的惡化態勢,不斷地進行著各種努力。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就是要提高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程度。而提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目前能做的事情主要就是植樹造林,逐漸通過森林的生態功能改變整個環境。而在植樹造林過程中,林木種苗作為其中主要的物質基礎,起到了極其關鍵的作用。優良的林木種苗品種,能夠有較好的抗性,并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生長發育,最終逐漸改變該地區的土壤環境甚至自然環境,提高當地的生態環境,從而為我國生態文明的建設作出貢獻。
3? ?在林木種苗建設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必須要做到依法進行林木種苗的研發和培育工作。我國根據實際情況頒布了《種子法》,在林木種苗的培育和研發過程中,必須要接受全面的監督和管理,從而規范我國林木種苗的市場。
在林木種苗的研發和培育過程中,科研人員和科研管理者一定要不斷地引進新技術,或者創新出適合自身特點的技術,也就是國家所提倡的“科技興種”,幫助林木種苗得到更好的培育和研發。當然,做好研發和培育工作,只是為林木種苗的未來發展打下了基礎工作。除此以外,國家還應當注重市場的需求,將自身研發的林木種苗能夠推廣到市場上,從而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也能反過來促進林木種苗的研發工作。
對于林木種苗事業的發展來說,一定要把握重點,統籌規劃,在整個工作流程當中注意每一個環節的管理,幫助林木種苗的研發和培育工作做得更好。林木種苗的發展會伴隨著一定的經濟效益,而這就需要國家能夠將這一事業與當地的其他行業體系協調統一,融入整個市場環境下,帶動當地的人員就業,從而提高整個地區的種苗從業人員數量,并且通過不斷的培訓和理論實踐教學,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最終促進整個林木種苗事業的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 1 ] 金有福,季成海.林木種苗在林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性探析[J].科技資訊,2011(15).
[ 2 ] 曹曄,吳蕾.林木種苗與林業的可持續發展[J].北京農業,2013(18).
(收稿日期:2019-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