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亞偉
本報訊 近日,全國第二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課改項目與課例展示活動在江蘇省常州市舉行。鄭州高新區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踐探索,受到教育部專家高度贊譽,榮獲優秀實踐項目獎,8個課堂展示課例獲獎。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副主任張國華、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正春、山西省教育廳原正廳長級督學張卓玉、江蘇省教育廳原副廳長朱衛國、黑龍江省教育廳副廳長姜同河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教學專家、知名學者、一線名師參加了活動。鄭州高新區管委會社會事業局教研和智慧教育發展中心負責人呂娟娟帶領小學道德與法治、小學科學等8個學科教研員及骨干教師共計63人參加研討。
活動中,實驗區課改項目和課例展示活動分別在9所學校、25個分會場同時舉行。呂娟娟匯報了鄭州高新區的優秀項目,從宏觀立意、實施途徑、取得成效、面臨困惑等五方面介紹了鄭州高新區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踐探索,特別是“一校一特色”做法以及基于實物、基于量化評級、基于主題課程、基于學生潛能開發等進行的特色綜合素質評價,都受到了專家高度贊譽,榮獲優秀實踐項目獎。
與此同時,在學校分會場,來自鄭州高新區不同學校的8位學科教師分別通過現場授課、說課反思、現場答辯展示了實驗區課改建設成果。其中,鄭州中學第二附屬小學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孫藝芳執教“走近我們的老師”,華中師范大學附屬鄭州高新區萬科城小學科學教師授課“形狀改變了”,鄭州高新區創新大道小學體育教師授課“花式運球—原地雙手運球”,鄭州高新區第一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師陳楚授課“深深淺淺話友誼”,鄭州中學物理教師李文影授課“動能 勢能 機械能”,鄭州市第五十八中化學教師董江華授課“探秘水的組成和構成”,鄭州中學生物教師黃振華授課“細胞分裂與分化”,鄭州中學體育教師羅敏授課“體能訓練”。這些課程聚焦核心素養和課程標準在課堂教學的落地,充分體現出鄭州高新實驗區正確的課改價值導向和先進的教育理念,共獲得6個教學實踐課堂獎、1個教學效果課堂獎、1個教學創意課堂獎。
張國華對展示活動進行了系統總結,并對全體參會教師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他表示,本次活動作為一項具有全局性影響的重要活動,是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的重要舉措,是充分發揮課程改革實驗區示范引領作用的重要抓手。聚焦課堂深化改革,應成為實驗區工作重中之重的使命,課堂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關鍵在課堂。
張卓玉和課例展示協調組專家董洪亮分別就實驗區課改項目、各學科課例展示概況進行了總結,8個學科組的專家代表分別就本學科展示課例的整體情況進行了點評。專家從整體層面對16個項目和140個課例的特色和亮點做了深度解讀,并進一步從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發展方向的高度提出建議,為實驗區基層一線教育工作者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確立了目標、指明了道路。
此次活動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契機,鄭州高新區參會教師通過觀摩、聆聽、吸收深深受益,為接下來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