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莉莉
教學背景
本案例以生活中的“KTV點播”情境為切入點,結合學生喜聞樂見的誦讀形式,將電子繪本與古詩詞結合起來,讓學生分小組體驗聲音復刻技術,利用Scratch軟件錄制聲音,搭建“漢字語音庫”,運用“詢問—回答”“如果—那么—否則”“廣播消息”模塊,模仿實現“KTV點播”的功能,在作品制作中培養學生計算思維,體驗創作的快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參照輔助學習視頻完成漢字語音的錄制與剪輯;使用“漢字語音庫”,實現詩歌《江南》的誦讀;綜合運用“詢問—回答”“如果—那么—否則”“廣播消息”模塊,實現點播。
過程與方法 體驗聲音復刻技術,利用其原理構建“漢字語音庫”;通過討論與合作,完成點播臺的搭建。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構建并使用“漢字語音庫”的過程中,培養計算思維與工程素養;在詩歌作品的制作過程中,陶冶情操,激發對中國詩詞文學的熱愛。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聲音的錄制與裁剪,聲音文件的命名。
教學難點 “詢問—回答”“如果—那么—否則”模塊的設置。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以“KTV點播”為切入點,請學生描述KTV點播歌曲的過程。接著,出示“某歌曲文件缺失,點播失敗”的圖片,讓學生分析為什么點播失敗,引導學生認識到原因在于“歌曲數據庫缺失該歌曲文件”,初步認識“文件庫”。最后,提問“用Scratch可以模仿KTV點播嗎”,引導學生進行猜想。
二、講授技術原理
教師帶領學生體驗復刻技術。將學生分為4人一組,每組配備一個安裝有復刻軟件的平板電腦,快速體驗聲音復刻的步驟。
討論交流復刻原理,請學生討論并回答“為什么僅錄制10段話就能復刻自己的聲音”,分析“錄制”與“還原”人聲的原理。
提出“漢字語音庫”的概念。啟發學生思考如何用Scratch軟件建立“漢字語音庫”,進而拼湊一首“詩歌”。
三、需求分析與模型構思
本案例以復刻詩歌《江南》為例,組織學生討論并分析詩歌,提取詩歌中的漢字,去重之后為14個漢字建立對應的“語音文件”,構成數據模型;按照詩歌內容,有序提取數據模型中對應的數據,最終“還原詩歌”。
KTV點播中人機互動是關鍵,為了使互動更加便捷,可以設立一個互動小精靈,利用偵測類“詢問-回答”模塊及控制類“如果—那么—否則”模塊實現編程。
四、編程調試
(一)個性化設計
伴隨背景音樂的誦讀可以烘托情感,而帶有詩情畫意的舞臺背景則能提升作品的美感,為作品加分。
在Scratch2.0軟件中導入舞臺背景,從本地資源包挑選圖片素材并導入。
在Scratch2.0軟件中導入背景音樂,從本地資源包挑選背景音樂并導入。
制作與導入角色“江南”。Scratch2.0軟件不支持中文輸入法,為此,需要在PPT中寫好文字,將其另存為png格式的圖片,再導入到Scratch的角色中。文字的排版可以自由設計,實現個性化。
(二)聲音的錄制與剪輯
新建聲音文件,并用漢字名稱為文件命名,如“江”;剪輯聲音文件,對聲音進行優化,如去除頭尾的空音和雜音;為幫助學生更高效地完成聲音的錄制與剪輯,提供輔助學習視頻(聲音的錄制和剪輯.mp4)。
(三)再現詩歌《江南》
根據詩歌的內容,為角色“江南”使用“播放聲音”和“等待×秒”功能模塊完成整首詩的語句,每個字播放之后等待多少秒需要根據聲音文件的效果來設置。或者利用“播放聲音直到播放完畢”功能模塊來實現同樣的效果。對所有漢字語音庫的文件進行排序播放,還原整首詩歌。在誦讀完成之后,可以設置等待幾秒之后“停止全部”。
(四)實現點播功能
1.添加點播臺背景
將設計好的點播臺圖片導入舞臺背景,類似KTV選歌界面。
2.添加并設置互動精靈角色
(1)添加精靈
從角色庫中選取某個奇幻或人物角色添加進舞臺作為互動精靈,這里以Gobo為例。
(2)讓精靈提問
利用“偵測”類目下的“詢問-回答”功能模塊,并添加文字“Hello!你好,請點播一首想聽的詩”。
(3)為精靈設置點播功能
在“事件”類目下新建消息“廣播江南”,利用“控制”類目下的“如果-那么-否則”模塊進行選擇,如果回答是“1”,則廣播消息“播放江南”;否則,說“您播放的歌曲還在更新中……”。輸入就是詢問之后的“回答”(在“偵測”類目中)。
3.設置角色“江南”的啟動方式
把角色“江南”的啟動方式設置為“當接收到‘播放江南’”(“事件”類目中),并設置此時角色顯示,而當綠旗點擊時角色為隱藏。
4.設置舞臺切換
舞臺背景有“點播臺”和“江南”兩種。為舞臺設置切換效果,當綠旗被點擊時,將背景切換為“點播臺”,當接收到“播放江南”時則將背景切換為“江南”,并播放背景音樂。
教學反思
“個性化詩歌點播臺搭建”并不是一個封閉的課例,而是一個開放可擴充的課題,可以讓學生嘗試添加更多漢字語音文件,實現多首詩歌的編排與點播,還可以為不同詩歌的誦讀添加背景音樂、背景圖片,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資源包和輔助學習視頻,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完成作品。制作的步驟可以不固定,語音的錄制也不指定人員,由學生自己推選,給那些聲音好聽但不善于發言的同學發聲的機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結合“KTV點播”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制作的過程中感受創作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