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有倉
摘? ?要:馬鈴薯是民和縣北山鄉的主要特色種植作物,常年種植面積占耕地面積的50%以上,是該鄉農業收入的主要來源。重點從北山鄉馬鈴薯生產現狀出發,利用自然、技術、人力資源等,分析和探討了如何發展壯大該鄉馬鈴薯生產,為類似地區的政府及科研部門提供決策依據。
關鍵詞:馬鈴薯;生產;現狀;發展;對策
北山鄉位于民和縣北部,近年來,該鄉始終把馬鈴薯作為主導產業去開發,年種植馬鈴薯367 hm2,年產量約1.1萬t,已成為民和縣最大的馬鈴薯生產基地。但是,隨著該產業的迅猛發展,現只停留在初級鮮食和部分繁種的現狀上,很難形成產業化。為此,要客觀分析當地馬鈴薯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這一現狀提出發展對策,加大本地區馬鈴薯產業化開發步伐。
1? ?發展現狀與存在問題
1.1? ?發展現狀
全鎮(鄉)有在冊耕地787 hm2,2017年栽種馬鈴薯367 hm2,實現總產1.1萬t,其中商品薯0.71萬t、種薯0.39萬t,產值1 200萬元,去掉成本550萬元,獲純收入650萬元,人均單項收入1 316元,占農民總純收入的15.6%,收入1 200元/667 m2。
1.2? ?存在問題
近5年來,北山鄉的馬鈴薯生產無論在種植面積還是在產量提高上,都有了穩步的發展,但與省內外其他地區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1.2.1? ?馬鈴薯病害時有發生
由于種植戶土地面積有限,且馬鈴薯連年重茬栽種,不能輪作,病毒、病菌積累嚴重,致使馬鈴薯晚疫病、病毒病病害有加重的趨勢。
1.2.2? ?栽培管理粗放
主要表現在施肥單一,只施化肥、不施農肥,更不注重微量元素和菌肥的施用,致使土壤質地板結,影響了產量和品質。
1.2.3? ?產品價值低
迎合加工市場型的品種少、種植規模小,產品附加值低。
1.2.4? ?儲藏實施落后
馬鈴薯是一種鮮活、易爛原料,貯藏是馬鈴薯生產需要解決的一個突出問題。目前,北山鄉種植戶在保鮮貯藏技術方面比較落后,基本上是以農戶為單位的分散貯藏,且多是地窖、山洞等傳統的貯藏方法,遠遠不能適應規模化生產的需要。由于貯藏和運輸不當,每年造成的損失可達25%~35%。
1.2.5? ?馬鈴薯產銷基本上還停留在傳統的流通方式
種植戶在馬鈴薯收獲后的分級、包裝、保鮮、貯運等方面能力和意識較差,馬鈴薯經營作為初級的農產品經營模式,用大麻袋一裝就進入市場,沒有包裝,沒有標志,質量難以保證,不僅喪失了競爭能力、市場機遇和商業信譽,而且喪失了經濟利益。
1.2.6? ?缺乏領頭企業
缺少龍頭企業、科研機構的密切對接,谷多傷農、聽天由命的困惑依然伴隨著種植馬鈴薯的農民。
2? ?北山鄉馬鈴薯產業開發的有利條件
2.1? ?自然及資源優勢
北山鄉地處民和縣北部,屬干旱氣候地區,海拔在2 400~2 660 m,年降水量350 mm左右,無霜期147 d左右,且集中在每年的7、8、9月,雨熱同季。土地資源豐富,人均占有耕地1 833.3 m2。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在4.76%左右,pH值在6.2~7.5,非常適宜栽種馬鈴薯。交通、通訊便捷,為馬鈴薯產業化提供了物質資源。
2.2? ?商品優勢
全鄉連續多年栽種面積達333 hm2以上,占耕地總面積的75%,規模化生產連片種植面積占1/2以上。從品種的品質上看,近幾年引進選種了一批適銷對路的品種,如青薯9號、青薯2號、民薯2號等,該品種淀粉量高、口感好、耐貯藏,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收獲時間正趕上南北大市場的時間差,當地馬鈴薯收獲時,南方的商品薯已經售完,從收益上分析,其優勢更為明顯,純收入達1 000元/667 m2以上。
2.3? ?智力與人才優勢
當地有幾十年的栽培歷史,在栽培技術上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配方施肥、隔離繁種、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全鄉近70%以上的農戶種植馬鈴薯,家家都有懂技術人,涌現出馬鈴薯種植專業合作社8個。
3? ?發展對策
3.1? ?大力發展制種基地
北山鄉是天然的種薯生產基地,生產的種薯因具有無污染、病爛少等特點享有盛譽。單純擴大種植規模來增加產量為極不現實的情況下,瞄準外省地高溫高熱、病毒種類繁多、傳播途徑廣泛等屬于不宜留種地區,每年需從北方大量調種的機遇,充分利用當地優越的自然資源,大力生產脫毒種薯,以優質優價爭奪種薯市場,提高單位面積的經濟收益,符合民和縣農業生產的現實條件,也是馬鈴薯發展最為有效的捷徑。
3.2? ?創建綠色馬鈴薯品牌化建設
馬鈴薯產品作為一種鮮活商品進入市場,質量好壞是其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的先決條件,應創建綠色馬鈴薯品牌,以產業化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增強馬鈴薯及其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以統一包裝、統一商標、統一質量標準,擴大產品知名度,不斷拓寬銷售市場,是馬鈴薯發展的根本出路。
3.3?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馬鈴薯貯運條件差、技術落后,馬鈴薯貯藏仍以一家一戶分散貯藏為主,雖然部分貯藏窖和貯藏技術經過不斷的改進,但仍存在很多問題。可控的貯藏設施很少,貯藏難度大,現有的貯藏窖遠遠滿足不了生產的需求,加大儲藏基礎設施是發展壯大馬鈴薯生產的關鍵。
4? ?總結
將馬鈴薯產業化生產作為一項長期的任務來抓,做好產前、產中、產后服務,搞好信息和技術等方面的服務。充分發揮馬鈴薯專業技術協會的作用,加強扶持和資金投入,使之在技術指導、知識培訓、營銷服務等方面進一步發揮主體功能作用。培育建立馬鈴薯批發銷售市場,搞活產品流通,是走向產業化的切入點,產品有了銷路、有了市場、有了效益,是馬鈴薯發展良性循環的主要舉措。
(收稿日期: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