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瑛
【摘要】 ?初中音樂是一門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和音樂藝術美感的學科。初中音樂教材中選用的樂曲,一般都是交響樂或者民族樂范圍內的樂曲。近些年來,有很多教師在教學時,加入流行元素。在初中音樂教學時,將流行歌曲引入到課堂當中,引發了討論的熱潮。關于初中音樂教學該不該引入課堂教學的爭議不斷。筆者認為,流行音樂如果運用得當,可以對初中音樂教學產生積極的影響。本文對流行音樂引入初中音樂教學進行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 ?初中音樂教學 流行音樂 引入 意義
【中圖分類號】 ?G633.951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3-034-01
流行音樂作為一種音樂表現形式,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更符合現代大眾審美。加上初中生比較追求流行和時尚,在教學中加入流行元素,可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但是,由于流行音樂質量良莠不齊,其中一些歌詞和旋律會對初中生產生消極的影響,很多教師不提倡在初中音樂中引入流行音樂。筆者認為,流行音樂在教學中的運用既有優勢也有劣勢。只要教師充分利用其積極意義,就可以對初中生產生正面的影響,還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初中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現代社會中,流行音樂在樂壇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流行音樂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在初中生中的傳唱率很高。加上流行音樂的旋律朗朗上口,歌詞簡單好記,貼近生活,深受初中生的喜愛。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加入積極健康的流行音樂的元素,可以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音樂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它包含了多種多樣的內容。流行音樂也是音樂的一種表達形式,不能因為其質量良莠不齊,就將其排斥在學習的范圍之外。現代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全面素質有了更多的要求,音樂教育可以提升學生的音樂藝術修養和審美情趣。而流行音樂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更加適應現代社會的審美,緊跟時代的步伐,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
二、將流行音樂引入到初中教學中的實踐
(一)注重流行音樂的教育意義
初中音樂雖然不是初中的主要學科,但是這門學科仍然擔負著對初中生的教育責任。因此,在進行初中音樂教學時,教師要對引入課堂的流行音樂進行篩選。既要與教學內容相契合,又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中,產生心理和思想上的改變。例如: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謝霆鋒的《黃種人》、王力宏的《龍的傳人》等節奏慷慨激昂,歌詞間充滿了對中華民族的熱愛和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這種類型的歌曲,在課堂上播放以后,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心理,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學生也非常喜歡傳唱這些歌曲,教師可以對這些流行歌曲進行適當的引入。
(二)選擇符合初中生心理的流行音樂
初中生處于剛剛開始追求流行的階段,加上他們本身生理和心理開始發育,一些具有積極指導意義的流行音樂,更能夠引起他們的共鳴。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需要人生指導的特點,為他們合理的選擇流行歌曲,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使他們受到音樂的影響,對人生有所領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自己的人生方向有更準確的把握。比如周華健的《朋友》,教會了學生珍重友誼;何炅的《梔子花開》講述了同學間純純的友誼;張韶涵的《隱形的翅膀》讓學生感受到了歌曲中傳遞出的不屈不撓的信念和毅力。這些傳遞正能量,為學生的人生作出正確指導的歌曲,教師可以大膽的引入。
(三)注意流行音樂和民族元素的結合
近些年的流行音樂發展當中,有很多民族風格的樂曲脫穎而出,為聽眾所傳唱。這些樂曲經過融合以后,既有民族特色,又融入了流行因素。對這些樂曲進行研究,可以對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習俗文化等有所了解,讓學生對中國多民族的中國文化印象深刻。例如,韓紅的《青藏高原》、鳳凰傳奇的《最炫民族風》、烏蘭圖雅的《套馬桿》和容中爾甲的《康定溜溜城》等,都是結合本民族的文化創作而成的流行歌曲,傳唱度很高,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將這些歌曲引入初中音樂教學當中,不僅可以使學生產生民族自豪感,還與教學內容進行了良好的銜接,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
多媒體教學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了。通過多媒體設備,將一些圖片、視頻和動畫帶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探索的欲望。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使學生在視覺、聽覺等感官方面得到享受。在進行初中音樂教學時,將一些符合教學內容的流行音樂引入。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流行音樂的MV,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視覺上受到精美的MV視頻的刺激,提高他們的音樂鑒賞力,鞏固音樂教學的成果。例如,在引入《感恩的心》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播放,并將這首歌曲的MV在大屏幕上播放。學生在欣賞歌曲時,畫面中聾啞小女孩在大雨中使用手語反復做著感恩動作的畫面,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但提高了他們音樂鑒賞能力,還對他們產生了深刻的教育意義。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流行音樂引入到初中音樂教學當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教育意義。流行音樂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既然產生了,就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流行音樂作為音樂的一種表現形式,不應該被排斥在教學殿堂之外。教師應該采取積極的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流行音樂合理的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正視流行音樂對初中音樂教學的影響。開展初中音樂教學時,教師通過對流行音樂的篩選,選擇一些具有教育意義,與教學內容相契合的流行歌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提高他們的審美和音樂素養。
[ 參 ?考 ?文 ?獻 ]
[1]涂海花.基于初中音樂教學的流行音樂引入分析[J].現代交際:學術版,2017(17):150-151.
[2]于溫柔.基于初中音樂教學的流行音樂引入分析[J].考試周刊,2017(82):17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