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欣欣
【摘要】 ?筆者于2019年4月在本校的教育教學開放周承擔示范課任務,執教了課題為“Keep it up, Xie Lei—Chinese student fitting in well”的公開課。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選自于人教版選修七第五單元 “Travelling abroad”中的第一篇課文。本節課旨在學生通過閱讀語篇,了解出國求學的利與弊,并能客觀認識出國求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關鍵詞】 ?人教版英語 閱讀課
【中圖分類號】 ?G633.41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3-178-01
本節課的讀前部分以學生欣賞視頻開始。該視頻為本班部分學生出國旅游的照片配上音樂編輯而成,目的在于讓學生看到同班同學在國外的一些生活片段,使其產生親切感,激發學生對出國求學這一話題的興趣,由此進入到語篇題目的解讀,使學生形成閱讀期待。
本節課的中心內容是文本內容的閱讀。在讀中的環節中,采用略讀和精讀等方式,啟發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探究性,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揮。而精讀部分,更是精心設置填空題目,幫助學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培養學生提取、歸納和概括基本信息的能力,進而整合運用語言表達,形成自己獨立的思想,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相類似的問題。在教學形式的運用上,不僅創設學生的表現機會,有意識的設置采訪活動,使學生得以輸出文本信息,體驗作者思維過程的同時加入自己的創造性思維,更是邀請了本人自己2012屆畢業的學生錄制視頻,談出國求學的體會。一系列的活動都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因該班有學生已打算出國不在讀,故讀后的活動從出國求學所遇到的困難出發,自然過渡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給即將出國的同學提出建議和意見。這一部分的設置無疑使得學生在活動中實現語言和知識的內化,更在活動中啟發學生別出心裁的想法和標新立異的構思,挖掘學生的想象力,使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的發展。這一部分使得本節課達到升華,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成就感。本節課的最后總結回顧所學內容,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精神和為自己負責的品質。
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有以下幾點為可取之處:
1. 將新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英語課程內容所包含的六個要素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進行整合與實現。本節課的內容不僅涵蓋了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這六個方面,而且將這六個部分串成線,細化分解、交融組合,整體推進教學。如本節課所有的語言學習活動都是在主題語境:人與社會——出國求學者與跨文化交際下進行的。學生圍繞這一主題語境,基于該語篇類型——記敘文展開一系列的學習活動。在文本閱讀讀中的環節中,學生對文本意思的把握和完成細節理解題目是獲取、梳理、整合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體現,同時也是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培養的載體。因此,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的培養一直是在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掌握中進行的。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培養學生運用不同的閱讀技巧與方法是實現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的橋梁。讓學生了解出國求學的利與弊,通過活動客觀認識出國求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是本節課的文化意識目標。這不僅體現了本節課力圖促進學生自身文化內涵理解、多元思維發展和價值取向判斷,更是實現整合發展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形成學習策略的動力所在。
2. 開展合作性學習與探究學習,體現新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涉及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整個課堂的始終都是采取合作學習的形式,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互助性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增強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參與度。我從學生實際生活方面出發,與語篇主題相關聯,激發學生去探究。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復述與語篇相關內容,促進自身語言知識學習、語言技能發展,更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呈現創造性思維,為學生自主性的發揮、創造力的展示提供了自由活動的空間,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 教學各環節比較緊湊,銜接恰當。整體說來,這節課的教學環節層層落實、層層推進,教學過程流暢、有序。教學內容主要分為三個部分:pre-reading,while reading,post reading. 其中各個環節彼此之間相互聯系,讀前活動為閱讀部分的準備活動,為閱讀部分的開展做鋪墊。讀中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不僅是讀前活動的繼續延伸、豐富課堂內容,也為后面的讀后部分創造了情境氛圍。因此,整合教學環節,不拘泥于教材,充分考慮到學生聽、讀、說多方面全方位技能的培養,力求各環節之間相互支持,使教學本身更具有完整性和操作性。
本節課仍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有待于改進:
1. 對課堂上生成的內容把握不到位。如在角色扮演的活動中,學生的表達豐富多樣,很多是我預設中沒有考慮到的。對于這種情況,我只是簡單地加以點評,卻未做到用語言延伸拓展,使學生的想象空間和創造性思維發揮到更大更廣。因此,我在適時調整教學思路和進程上還欠缺經驗。課堂是一個動態的系統。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要求自己充分預設并根據變化的情形不斷調整教學行為,捕捉生成點,重視課堂的動態生成。多創設一點生成空間,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
2. 不夠重視教學細節。如板書方面。板書是對教學內容的加工和提煉,是學生有效學習的必要途徑。我在英文板書書寫出國求學利與弊兩方面并未注意大小寫的一致性,不夠規范。如時間的掌控方面。這節課整體時間的把握尚可。但是在角色扮演活動中若是給予更充分的時間,學生的發揮可能會更具有多樣性。實際上,我深知自己在教學細節其他方面的處理上還不夠成熟、精致,只有多觀察、多思考、多總結才會更加完善自己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