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紅艷


[摘要]目的:研究延續性護理對于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緒的影響分析。方法:選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22例冠心病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并且采用擲骰子的方式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61例患者,對照組患者給予基本的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延續性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情況以及滿意程度。結果:觀察組在治療之后的6個月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總滿意度為93.44%,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2.13%,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于冠心病患者采用延續性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且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更高,恢復情況更好,值得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抑郁情緒;延續性護理;冠心病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19~000-000
隨著人們的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導致我國患上冠心病的人群越來越多,由于這是一種老年階段中多發的疾病,且致死率較高,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導致患者患上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便是身體中冠狀血管發生了硬化,最終使其出現了管腔狹窄的情況,最終出現心肌缺氧或者缺血,而那些更加嚴重的患者則可能出現壞死,最終導致患者死亡。由于老年群體的身體情況較差,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便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并發癥情況,再加之由于此種疾病有著難以根治,且病情復雜的特點,再加之不少患者對于冠心病的了解知之甚少,患上此病之后可能出現心理壓力較大的情況,最終導致治療的依從性出現下降的情況。這將會直接影響到治療患者的效果,因此,給予患者良好的護理對于患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本次研究主要以延續性護理對于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緒的影響為主,本次研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22例冠心病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并且采用擲骰子的方式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61例患者。對照組中共6]例患者,其中男性3l例,女性30例,年齡為52~81歲,平均年齡為69.17±3.22)歲,病程為2-12年,平均(6.28±0.71)年;觀察組中共有61例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29例,年齡為53~82歲,平均年齡為(69.82±3.41)歲,病程2~13年,平均(6.37±0.74)年。兩組患者的基本臨床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1.2方法對照組患者將給予基本的常規護理,首先需要為患者發放有關健康安全的宣傳手冊,并且對其講解有關于冠心病的相關知識,在交流與溝通的過程中,需要與患者進行積極的溝通與交流,并且針對患者的心理情況對其進行心理干預。此外,還需要為其制定合理的飲食,對于冠心病患者最好是給予清淡并且易于消化的飲食,讓患者多食用一些富含高維生素的食物,但是要盡量少吃高脂肪以及高鹽分的食物,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補充患者體內需要的葉酸。此外,還需要禁止患者食用過于辛辣刺激的食物,并且讓患者進行鍛煉,運動量需要進行嚴格的控制,并且讓患者漸漸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習慣,此外,還需要使得睡眠的時間足夠充足,并且改掉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習慣。
觀察組的患者則在給予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延續性護理,具體護理方式如下。①構建延續性護理小組:在進行延續性護理的過程中,首先需要組建延續性護理小組,組員主要由護士長、護理人員等組成,并且在實施護理的過程中需要對各成員進行延續性護理培訓,醫護人員合格之后則可以上崗護理。②對患者進行隨訪家訪:開展延續性護理之后需要每一周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1次,從而達到了解患者病情控制情況的目的,此外,在進行電話隨訪過程中還需要強調患者的飲食以及用藥、鍛煉等方面的重要性,并且解答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問。除了進行電話隨訪,每個月還需要對患者進行1次家訪,并且通過家訪來了解患者的心理情況,并且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從而使得患者能夠得到更加良好的康復。③發放病情追蹤卡:為了掌握患者的用藥情況,需要對其發放病情追蹤卡,從而達到了解患者用藥情況的目的。④創建病友群:醫院可以為患者創建一個病友群,并且讓患者加入到群中,通過QQ群以及微信群的方式來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并且通過群來了解患者的情況以及狀態,并為其進行答疑。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分數越低則表示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越低,觀察兩組患者入院時以及經過治療后6個月的評分,觀察兩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
1.4統計學方法本次的數據錄入以及計算采用SPSS23.0軟件實現,計數資料則采用(%)來表示,以t與x檢驗,計量數據則采用(x±s)表示,如果計算結果為P<0.05,則表示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對比觀察組在治療之后的6個月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觀察組的總滿意度為93.44%,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2.13%,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導致患者出現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而引起的,硬化之后患者的血管腔將可能出現狹窄或者阻塞的情況,最終將會導致患者出現心肌供血不足的情況。由于此種疾病,治療時間長,可能引發多方面的并發癥,嚴重情況下患者可能死亡。由于此病的治療難度較大,采用延續性護理則能夠了解患者的病情,使得患者有計劃地進行修養。由于不少患者的健康意識較差且依從性不高,這將會直接降低治療的效果,而采用延續性護理則能夠讓患者真正有意識地進行護理,并且這一護理模式還具有著計劃性、明確性、連續性以及有效性等特點,能夠有效幫助患者進行快速的恢復,有著非常有效的臨床應用價值。且采用此類護理,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負面情緒,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更高。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在治療之后的6個月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這一結果說明采用延續性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且觀察組的總滿意度為93.44%,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2.13%,這一結果說明,采用延續性護理,患者的滿意度更高,值得應用與推廣。這一結果與劉曼等人在延續性護理對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緒影響的系統評價一文中的數據一致。
綜上所述,對于冠心病患者采用延續性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且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更高,恢復情況更好,值得應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