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偉 王瑛 吳曉麗
摘? 要:在高等教育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大學生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的培養需要并重??茖W技術史以世界歷史為主線,闡述人類科學技術發展的成就和內在規律。科學技術史系列課程的開設有利于大學生在強化專業知識的同時獲得全面發展。
關鍵詞:科學技術史;本科教學;素質教育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唯物論指出,哲學對自然科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意義,科學只有在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下才能健康發展。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科學技術起到了最大的推動作用。
一、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聯系
在人類歷史上,每一次科學技術的爆發式進步都離不開人文思想的解放運動。13世紀末首先在意大利興起的文藝復興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反封建運動。雖然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但是人們在對中世紀經院哲學的批判過程中產生了求實態度、思維方式和科學方法,為之后自然科學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科學技術發展的成果屬于全人類,比如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傳到世界各地為當地文明的發展做出了貢獻,等等。如今,科學技術的發展更是打破了國別的限制,許多重要的科學研究成果是在多國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下做出的,而且要做好科研也越來越離不開各國同行之間的學術交流。
二、專業培養與全面發展的關系
傳授專業知識的是高校培養各類人才的重要任務,高校大學生由于受到專業的限制,他們的思維方式也可能受到局限。高中教育階段存在文理分班教學的情況,根據學生的優勢和愛好進行重點培養有利于發掘學生的創造力,也為高端人才培養打下基礎。其次,這也是為了適應高考選拔人才的需要。從高等教育的角度分析,大學階段更是需要按照專業培養人才,而且學歷培養層次越高,專業就會分的越細。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把所有學科都學好,博學多才的全才會有,但也是鳳毛麟角。但是高中的文理分班教學也對學生各學科的均衡發展帶來了負面作用。這種負面作用可以通過進入大學階段的知識拓展進行彌補。高中階段的特點是學習壓力大,要求對知識點熟練掌握,因此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中很少有大量的時間用來學習與考試科目無關的學科知識。而進入大學階段,學生擁有了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機會,除了學好專業課之外,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拓展知識領域,因此大學階段是完成知識儲備的第二個黃金時期。
三、開設科學技術史系列課程的意義
科學技術史課程定位于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旨在開拓視野、打破文理藩籬,運用科學技術史的人文思想反映科技發展的成果和觀點[1]??茖W技術史走進課堂較早的高校有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兩所學校是我國最優秀的理工類大學,無論在人才培養還是科學研究方面都走在最前沿。另外,華南理工大學將科學技術史作為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開設科學技術史的教學實踐證明,科學技術史課程對提高理工類專業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作用。對于理工類專業大學生來說,自然科學同樣是一種文化傳承,理清科學技術發展的內在規律,了解科學技術發展的歷史沿革將有利于學生把握好學科發展的方向,用一種更加開放的思維來從事科學研究。盡管文史類大學很少開設科學技術史這類課程,這并不意味著文科類大學生不需要提高科學素養,相反文科類大學生比理工類大學生更需要補充自己在知識結構上的短板。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任何人都應該對自己所處的這個物質世界有更加清楚的認識??茖W技術史課程對于提高文科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科學素養具有重要作用。
四、科學技術史的主要內容
幾千年來科學技術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動蕩展現過耀眼的光芒也經歷過漫長的黑夜。按照人類歷史的發展階段,科學技術史可以分為以下幾部分:①人類文明的起源與古代科學技術;②中世紀的科學技術;③文藝復興后的近代科學技術;④現代科技前沿與未來的發展趨勢。人類文明的出現是產生科學技術的前提條件,古代科學技術經歷了一個從萌芽到快速發展階段。但是到了中世紀,科學技術在封建制度和宗教勢力的高壓統治下發展非常緩慢。一直到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出現,才在思想和社會環境上為科學技術的發展鋪平道路,這一時期自然科學的各個分支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最終完成了科學體系的骨架建設。最后一部分內容將介紹現代科學技術的成果,這有利于全面認識世界科技的現狀,探討未來科學技術的發展方向,也將有助于著眼未來,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到來時占領制高點。
五、課程開設的方式
根據高校學科專業的設置特點,科學技術史系列課程開設的方式可以采用多種形式。隨著重視程度的增加,具體開設方式包括公共選修課、專業選修課、通識課、專業必修課等形式。首先,在本科生的公共選修課中開設,可以供感興趣的學生選修,有利于文理各專業的學生開闊視野。其次,可以在部分文科和理科專業作為專業選修課和專業必修課開設。例如,歷史學專業可以把科學技術史作為必修課學習,而大多數文科和理科專業都可以把科學技術史作為專業選修課學習。此外,還可以作為全校通識課以大學生素質教育課程的方式開設,這種形式的涉及面最廣,在全面提高本科生綜合素質方面會發揮重要作用。
綜上,科學技術史系列課程定位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它促進了不同學科之間的融合,有利于大學生用更加開放的思維來解決學術問題??茖W技術史系列課程還有助于本科生了解整個科學技術領域的發展歷程,更好地跟上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的步伐。在思想教育方面則有利于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參考文獻:
[1]張麗娟,屈春芳.略論科技史與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7(4):75-78.
作者簡介:
王大偉(1982.12-),男,漢族,山東日照人,西南林業大學化學工程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科學技術史。